線上渠道收入下滑,良品鋪子跌出雙11零食預售榜前十
出品/時代周報
撰文/郭鵬
曾在雙十一創下驕人成績的良品鋪子(603719.SH),今年沒能進入雙十一預售榜前十。
據星圖數據發布2023年雙十一天貓休閑零食品類預售數據榜單,排名前十品牌銷售額總占比達47.59%,相較去年的69.71%下降22.12個百分點。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百草味、三只松鼠和Kiri,銷售額占比分別為9.12%、 6.87%和5.61%。
良品鋪子卻未能在今年進入前十。2022年和2021年,良品鋪子曾分別排名第8和第2,占比分別為3.6%和8.01%。
今年,良品鋪子天貓旗艦店的雙十一活動包括“搶!拍1發2“、“滿199減80”、“充值購物金享全店95折”、“99元任選18件”、“149元任選17件”等活動。
針對今年雙十一預售額排名事宜,時代周報記者致電良品鋪子,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通過排行榜數據推測,今年雙十一大促,良品鋪子的積極性下降,而由于零食品類毛利不高,企業難以在堅持比較好的品質下做出太多讓利。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良品鋪子的業績今年未能保持增長,前三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線上渠道收入下滑
2006年,良品鋪子在武漢開出第一家門店,2012年成立電子商務公司,至今已11年。良品鋪子在雙十一期間曾取得傲人成績。
2015年在天貓平臺上,良品鋪子創造了雙十一當天銷售額1.23億元的成績,是2014年同期的三倍。2019年雙十一活動中,當日零點1秒,其天貓旗艦店瞬間涌入約495萬人,創造了銷售額2分08秒破千萬、27分鐘破5千萬、1小時10分全網銷量破億、14時全渠道銷售額突破4億、24時全渠道終端零售銷售額突破5.6億元的好成績,相比于2018年同期增長40%。
線上渠道一直是良品鋪子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2022年,良品鋪子電商業務收入分別為36.93億元、40.01億元、48.58億元和46.98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達48.58%、52.05%、53.13%和50.42%。
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電商會員1327萬,微信會員1645萬,支付寶會員382萬,APP會員220萬。
然而今年,良品鋪子線上業績開始下滑。今年上半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收39.87億元,同比下跌18.55%;凈利潤約1.89億元,同比下降2.04%。對此,該公司解釋稱,這是線上渠道營業收入下降所致。據中泰證券研報,該公司前三季度電商業務營收8.52億元,同比下降19.42%。
高端定位沒換來高毛利率,前三季營收下滑14.33%
良品鋪子今年業績表現不甚理想,竭力打造的高端形象并沒有帶來高額回報。
2018年,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提出高端零食戰略,并發布全新品牌LOGO,邀請迪麗熱巴擔任品類體驗官。在楊紅春眼中,高端零食定位不僅是一個傳播口號,而是要求自身產品必須滿足“高標準”、“高顏值”、“高體驗”及精神層面的滿足這四個維度,樹立更高的品質和質量標準,建立更好的口碑,在生產工藝、觀感、質感各方面更考究,管控更加嚴格。
2020年上市時,良品鋪子就被稱為“高端零食第一股”。
良品鋪子也被消費者吐槽價格過高。在小紅書上,有部分網友發出了“自己買了一點,但是結賬時卻要付款上百元”的吐槽。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天貓比價發現,1斤裝A240型紫衣腰果,良品鋪子售價為37.9元,三只松鼠價格僅為21.8元;良品鋪子去骨鴨掌110克裝價格為20.9元,百草味去骨鴨掌125克價格僅為16.9元。
良品鋪子的經營也出現滑坡。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59.99億元,同比下降14.33%;凈利潤1.91億元,同比下降33.43%。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199.84萬元,同比下降97.88%,扣非凈虧損為207.88萬元,均創造了上市以來同期最差表現。
良品鋪子的營收降幅高于多家同業競爭對手。今年前三季度,來伊份(603777.SH)和三只松鼠(300783.SZ)分別實現營收30.02億元、45.82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7.61%和14.07%。同期,鹽津鋪子(002847.SZ)實現營收約30.0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2.54%。
良品鋪子的毛利率也有待提高。據萬得數據,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毛利率為28.54%,低于同期來伊份的42.48%和鹽津鋪子的34.45%。
李成東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一般來說,高端產品的價格較高,也要有高毛利。良品鋪子的毛利率并不高,只是處于行業正常水平,問題在于產品成本高,導致線上產品價格競爭力遜于其他對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