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公布第二批“盒品牌” 與數十家企業達成百億戰略合作
“中國零售企業,正在穿越第一個周期。大變革時代,商品力仍然是盒馬唯一的核心競爭力。”11月22日,盒馬CEO侯毅在一場面向幾百家供應商的大會上表示,新零售進入2.0時代,重心轉向提升商品價格競爭力。會上,第二批與盒馬合作3年以上、規模上億的19家合作企業,被授予“盒品牌”稱號。同時,蕓嶺鮮生、新希望、卡士乳業、今麥郎等一批企業與盒馬達成了近100億的戰略合作。
“面向中產階層的綜合食品折扣店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超市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教授、執行院長陳立平在會上表示,零供關系博弈沒有贏家,折扣店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折扣化創新是歷史機遇
圍繞提升價格競爭力,盒馬于今年7月底開始“移山價,10月中旬起推動折扣化改革,在積淀了8年的服務力、差異化能力之外,狠抓價格競爭力。
“從全球零售演進趨勢來看,折扣化模式是大勢所趨。”BCG波士頓咨詢全球合伙人、零售板塊中國區負責人章一博在會上表示,中國的中產階級比例持續走高,至2030年可達35%,但中產的消費意愿明顯收緊。
越來越多的“高購商”人群——追求高品質生活,但同時又精打細算,也造就了新興的商業機遇。
以西班牙零售商Mercadona為例,這家1977年成立的企業自2008年開啟轉型,重新進行客群聚焦,打造顧客驅動的自有品牌商品池,一路躍進成為西班牙第一大零售商,2021年在本國的市場份額達到22%;LOPIA是日本超市業界目前關注度最高的超市,它的生鮮同比增長連續6年保持全國第一,其核心經營模式就是提供高質低價商品,保持低成本高效率運營。
“轉型折扣化絕不是走廉價路線,盒馬也堅決不會放棄品質。”侯毅強調,這輪改革是基于供應鏈再造和組織變革的創新來進行,“高質低價”可以通過打造垂直供應鏈來實現:盒馬成品部以工廠為核心,鮮品部以基地為核心。
新變局中的轉型紅利初顯
“通過價格破壞進入到市場,通過先入者優勢建立競爭壁壘。”陳立平認為,折扣化的價格破壞背后,其實是可持續成長的戰略選擇。
面對盒馬率先發起的這輪變革,已經有許多供應商看好并積極展開合作,擁抱中國零售企業折扣化轉型的藍海。
“大品牌商擁有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食品安全優勢,依然是盒馬非常重視的合作伙伴,核心目標就是讓消費者獲得更高的質價比,順應消費趨勢。”侯毅在會上表示,去KA經營模式不代表摒棄KA,盒馬會繼續擁抱愿意一起順應變革的KA供應商。
精釀啤酒和鮮奶,吐司,都是典型意義上的中產商品,當950ml裝的鮮奶低至9.9元、精釀價格低至13.9元,吐司價格低至6.9元,背后是規模化、數字化帶來的成本進一步壓縮,以及垂直供應鏈打來的極致效益,也是零供雙方的攜手共贏。
為盒馬供應日日鮮、香芋奶、娟姍牛奶的四川新希望乳業,不止于每天在門店上架的鮮奶,其提供的鮮奶還被源源不斷輸送到盒馬在昆山自建的烘焙工廠,用作鮮奶吐司的生產原料,既保證了吐司的品質,還帶來了整體成本的大幅壓縮。
三年前,在精釀售價普遍高于30元的時期,浙江企業特思拉攜手盒馬率先將精釀鮮啤做到了19.9元一升。隨著合作體量的擴大和成本的進一步壓縮,今年更是將零售價打到13.9元一升,10月份的銷售同比增長了110%。
將豆腐做出花來——是盒馬與上海企業藝杏的故事。從2019年開始,藝杏為盒馬推出“一口”系列定制商品,主打小份、好吃、時尚。去年還專門引入熟漿產線——生產可直接食用的雪豆腐,香甜無腥味,比日料店便宜一半。2023年上半年,藝杏的銷售額已超去年全年。
會上,盒馬還頒發了第二批19個“盒品牌”獎——與盒馬合作3年以上,最長8年,年度合作規模億元以上的企業。去年首批“盒品牌”獎獲得企業中,已經誕生了上市公司,自2016年開始與盒馬合作自有品牌五常大米的十月稻田,今年已成功上市。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