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上熱搜、播放量超18億,海底撈靠“科目三”贏麻了……
出品/職業餐飲網
作者/辰溪
一支“科目三”舞蹈,讓海底撈成為全網“頂流”!
洗腦的“土嗨搖”節奏、魔性的舞步,加上搖花手、扭腰等動作,“科目三”已然成為海底撈招攬顧客新的流量密碼。在海底撈的花式整活下,“科目三”已演變為一場全民狂歡。
在當下競爭激烈的餐飲業,海底撈無疑精準踩中了一批顧客的需求,并不斷制造新的話題。
從演唱會撈人、夜市擺攤、洗頭,再到如今的科目三舞蹈表演,海底撈不斷推出新的服務和體驗,刷新大眾對其認知。
此次火爆出圈,海底撈做對了什么?在一次次花式服務出圈背后,海底撈如何以創新擁抱年輕人?
01
“科目三”掀起全民狂歡,海底撈賺足流量
繼拉面舞、變臉之后,海底撈又靠一項服務火出了圈。
近日,一些海底撈服務員跳起了土味舞蹈“科目三”,并和顧客熱情互動,讓海底撈成功火了一把,不僅捧紅了員工,也帶火了海底撈線下門店的生意。
1、海底撈“科目三”刷屏,頻繁登上熱搜,僅抖音平臺兩周視頻播放量就超18億
近日,海底撈服務員跳“科目三”的視頻刷屏各個社交媒體。在海底撈門店,顧客只需要對服務員說“我要科目三”,服務員就會來上一段魔性的舞蹈。
對于顧客來說,吃火鍋之余還能夠觀看一段免費的舞蹈表演,新奇感和價值感拉滿,于是紛紛涌向海底撈打卡。顧客們還將海底撈服務員跳舞的視頻上傳到網絡,調侃起海底撈的花式整活。
短短兩周內,“海底撈科目三”的話題便刷屏全網,先后登上抖音、微博等平臺的熱搜。其中抖音關于“海底撈科目三”的話題已經不下20個,“海底撈科目三舞蹈來上分了”話題的視頻播放量,更是達到18.7億次。
2、員工跳“科目三”走紅,有人2天漲粉15萬,多地門店自發推出表演
“海底撈科目三”的火爆出圈,離不開服務員們的賣力表演,為海底撈帶來了巨大的流量關注度。
“不是‘男模’點不起,而是海底撈更有性價比”,在網友們的調侃聲中,一些高顏值、與顧客熱情互動的海底撈員工火出了圈,甚至被顧客們追捧成為網紅,門店堪比追星現場。
其中大連、福州、無錫等城市的海底撈門店,有員工因展示“科目三”舞蹈走紅,漲粉數十萬。例如大連大商海底撈門店的一名小哥,抖音賬號在2天內漲粉15萬,目前粉絲超過44萬,并開始在太原街印象店、中街大悅城店等不同門店進行“巡演”。
對于“科目三”表演的走紅,一位員工對媒體稱,跳“科目三”是門店自發行為,員工沒有提成。“公司并沒有下達過任何官方文件要求員工去學,這只是門店自發的、迎合流量的行為。”此外各門店之間存在競爭,會根據客流量、好評率、食品衛生等量化指標進行評級,店長和經理也鼓勵員工去跳“科目三”。
面對“科目三”帶來的空前熱度,海底撈在北京、杭州、廣州等城市的門店,紛紛推出“科目三”舞蹈表演,只要顧客點就會表演。一些門店更是緊急對員工進行培訓,學習這項新技能。
隨著“海底撈科目三”話題度飆升,一些明星和網紅達人也紛紛趕來“蹭熱點”,到海底撈跳“科目三”、拍攝視頻,還和服務員們花式互動,加入這場流量造勢行動。
3、表演引發爭議,部分門店暫停“科目三”,實行分區、定點表演
雖然“科目三”舞蹈推動了海底撈走紅,但也給品牌帶來不少爭議。
近日一位杭州媽媽發帖吐槽,帶娃去吃海底撈,看到“科目三”感到很惡心,表示“真的想不通這種事情為什么會忽然火”。一些網友也吐槽,海底撈服務員與顧客手貼手扭來扭去,認為舞蹈低俗、令人不適。
面對爭議,海底撈近日宣布采取調整措施,以平衡不同顧客的需求。
海底撈稱,目前部分門店不再允許跳舞,有些門店則規定了跳舞的時間段,實行分區、定點表演。
例如海底撈在昆明的門店,采用在集中劃定的區域,每天進行5場固定表演,分別為早上2場、下午3場,每場間隔半小時到1小時30分,其余舞蹈視各門店的學習情況展示。門店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也會合理安排員工工作和休息時間。
02
“花式整活”背后,海底撈持續瞄準業務創新
作為堪稱現象級的出圈案例,海底撈此次利用“科目三”進行整活,無疑是成功的。
許多顧客沖著“科目三”前來打卡,為海底撈帶來巨大的流量曝光,線下門店的生意也十分火爆。
作為餐飲行業的頭部品牌,海底撈一直以產品體驗和服務受到大眾認可。在這背后,離不開海底撈緊跟消費趨勢的變化,并不斷投入業務創新。
1、靠“科目三”圈粉,提升就餐體驗,海底撈用實力接住了這波“潑天流量”
當前整個餐飲業都在“內卷”,包括卷低價、卷服務、卷營銷等,變著花樣吸引消費者。根本上,對于顧客而言,進店消費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就餐需求,而是享受體驗,感受到更多附加價值。
因此不少餐廳會選擇將舞蹈、音樂和美食進行融合,并劃分專門的舞蹈表演區和就餐區。例如慫火鍋和謝謝鍋等,都曾致力于將美食+社交屬性結合,營造熱鬧的氛圍,提供舞蹈表演或者樂隊演唱等等。
海底撈走的也是同樣的路線,通過提供多元化服務,讓顧客享受到更多的價值感,以留住顧客。
與其他走紅方式不同,海底撈此次走紅靠的是全民參與。在熱點層出不窮的當下,品牌想要精準抓住熱點,趕上一波流量紅利出圈,機會可遇而不可求。而海底撈憑借一支“科目三”舞蹈,獲得巨大的關注度,其中不少是來自年輕人的自發打卡和自發傳播。
海底撈這回也是憑實力,接住了這一波突降的“潑天流量”,通過玩轉社交媒體傳播,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
海底撈還對員工設立了相應的創新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發揮才能。海底撈表示,公司一直鼓勵門店伙伴結合自身特長和顧客需求進行各類創新,并設立了相應的創新激勵機制,門店崗位實行計件薪酬,多勞多得。
2、從演唱會撈人、擺攤,到跳“科目三”,海底撈用業務創新贏得口碑
在捕捉熱點事件、不斷創新產品服務和體驗上,今年海底撈突出了一系列新嘗試,為品牌贏得不少口碑。
今年6月,海底撈員工到演唱會門口撈人的消息登上了熱搜。在上海蔡依林演唱會、武漢五月天演唱會、天津張韶涵演唱會等現場,一些海底撈員工舉著廣告牌,拿著喇叭大聲宣傳“大巴免費坐”,還在門店準備了熒光棒、話筒和音箱,設置了粉絲限定狂歡區,不少網友稱“海底撈太會了”。
8月,海底撈到夜市擺攤的消息引起關注。在青島、上海、山西等地,海底撈開設夜市攤位,賣著8元一份的茴香小油條、9.9元一份的冒血旺等平價小吃,吸引消費者排隊點餐。同樣在8月,海底撈在無錫、北京等門店推出了洗頭服務,不少顧客紛紛表示期待,建議服務推廣到全國。
如今海底撈員工跳“科目三”舞蹈,再次讓海底撈賺了一波好評。
“科目三”爆火背后,是海底撈通過體驗創新,豐富了顧客的就餐體驗,提升了價值感。借助“科目三”,海底撈精準把握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好,因而這項服務能夠快速流傳開來,并帶火了海底撈線下門店的生意。
職業餐飲網小結:
年輕人在哪兒,餐飲品牌就應該在哪兒。
如何與年輕人同頻,如何與新的流量渠道接軌,這是新時代下對餐飲品牌提出的新挑戰。
而怎樣通過這場挑戰,這依靠的是品牌背后的組織力和創新力。
海底撈,作為中國餐飲的老大哥,它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消費者面前,持續調整經營策略,跟上年輕人的步伐;在遇到爭議時,也能快速反應,并做出靈活調整。
在行業劇變下,跟上變化——這不僅是海底撈,更是所有餐企的新考題。
你如何看待海底撈“科目三”的走紅?歡迎評論區分享。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