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店漲租到120萬,漲租將壓垮一波餐飲人?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辰溪
“漲房租了,最早的時候是40萬,后面是60萬,再后來就漲到120萬……”
近日,杭州一家生煎店引起大眾關注。老板稱,由于之前的門店租金持續上漲,表示“吃不消了”,只能搬走。
還有一些商家因為房租成本太高,被迫從商業旺地搬到了社區、菜市場等地方經營。
臨近年關,許多餐飲商家開始迎來新一輪租期。但年年上漲的房租,讓餐飲人不得不面臨關店還是堅持的選擇。
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租金、居高不下的漲幅,令許多餐飲人望而卻步。或許,一批餐飲人將因此退出行業。
翻倍暴漲、租金超百萬,
“天價租金”勸退餐飲人
“房租是餐飲最大的成本,不賺錢也要交房租”“都是在給房東打工”“太難了”……
房租,已經成為當下眾多餐飲人的“軟肋”。面對居高不下、甚至翻倍增長的租金,不少餐飲人紛紛表示被房租壓得喘不過氣。
1、租金從40萬漲到120萬,餐飲老板直呼“吃不消了”
盡管下半年餐飲消費復蘇、門店人氣逐步回升,但房租成本仍然是許多餐飲商家面臨的最大壓力。
一位杭州的生煎店商戶對媒體稱,以前在鼓樓開店,生意非常好,最早的時候生煎賣6毛一個,后面逐步漲到一塊,主要原因是房租上漲。“最早的時候是40萬,后面漲到60萬,再后來就漲到120萬,那個時候我們就不做了,吃不消了。”
在各項上漲的成本中,原本就占了大頭的房租,漲幅也居高不下,達到20%。一位西安的餐飲從業者表示,“房租漲了點,大概20%,菜價漲的是一兩塊錢。”
另一位西安的餐飲商戶也表示:“搬到這里三年了,房價翻了一番,原材料一直在漲價,飯基本上就漲了一塊錢。”
據報道,在廣州珠江新城等熱門商圈,一些旺鋪房租存在漲幅。一位商戶對媒體稱,自己過去經營一間120多平方米的堂食店,隨后租金幾乎翻倍地漲。“本來當時是7萬,到后面是15萬。”
2、扛不住房租壓力,商家把門店從商圈搬到社區、菜市場
今年,由于房租成本高昂、客流量下滑,不少原本開在商場里的餐飲品牌,紛紛選擇逃離。其中有的商家選擇在社區、菜市場等租金低同時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落腳。
據報道,近日廣州的一些餐飲商戶因房租過高,紛紛從CBD搬到社區。如曾在珠江新城開高端輕食餐廳的一位商戶表示,由于租金上漲,自己把店搬到附近社區做純外賣,只需要原房租的六分一。
“對客人來說,更有性價比,小而精的東西,成本不用這么多。”這位商戶還表示,現在大家都在降價做生意,租金高帶來的風險也比較大,雖然利潤沒有增長,但相對來說更可控。
面對高昂的房租,不少商家只能無奈選擇搬離,尋找租金更便宜的地方。一位杭州的餐飲商家稱,自己最初是在楊家門做生意,因為房租搬到了文二路菜市場。
年關到了,房租成“壓垮”部分餐飲人
的最后一根稻草
過去,面對成本上漲,一些餐飲商家會選擇通過漲價策略,來消化這部分影響。
然而隨著今年餐飲消費下滑、行業競爭走向白熱化,很多商家已經無法通過漲價來進行轉移。房租,正在成為壓垮部分餐飲創業者、中小商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熬過了疫情期間的業績低谷,如今許多餐飲企業都在等待消費復蘇、找回失去的三年。但在行業不斷內卷之下,餐飲創業者迎來了比往年更為嚴峻的時刻。
現階段,為了爭奪更多的消費者,許多企業不得不降低價格,推出更實惠的產品。于是從高端餐飲到咖啡茶飲,各個品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價格戰。然而持續不斷的低價策略,將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下降,商家也會面臨虧損。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力下滑,許多人開始追求性價比,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也在提升,如果企業因房租成本而漲價,會觸動部分消費者敏感的神經,最終導致顧客流失。
而對于創業者來說,當前的內卷形勢,使得創業的難度越來越大,品牌隨時都面臨倒閉或破產的風險。
房租加上人力、原料的不斷上漲,餐飲商家要承擔的成本越來越重,這意味著必須想方設法賺取更多盈利。
而現實是,當下餐飲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一些商戶雖然實現了盈虧平衡,但房租稍有波動,容易導致虧損,因此不得不考慮退出。
還有一部分在今年受到嚴重沖擊、業績虧損的商家,面對新一年的租期,也很難有信心堅持下去,所以也可能由此退場。
房租本身是剛性成本,并且每年都保持上漲,相比大型連鎖品牌,許多中小商家在租金上沒有議價權。于是越來越多中小商家不堪重負,索性關店退出、轉賣設備。
在閉店潮席卷餐飲業的當下,門店虧損、大批量關店的現象比比皆是。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全國餐飲累計吊銷量為105.6萬家。對于許多餐飲企業來說,只有克服高昂成本、市場競爭等重重壓力,才能行業中生存并發展。
連年上漲的租金,正困擾著許多餐飲企業。尤其是在經濟下行、收入減少時,房租大大了加重餐飲企業的經營壓力。
許多餐飲人苦苦堅持一年,最終因扛不住高額的房租,而無奈關店。
房東與餐飲商戶本是利益共同體,房東想要長久、穩定地獲得回報,應結合行業形勢和企業實際情況,適當做出調整,和商戶建立穩定的租賃關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