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退休,阿里越活越年輕了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電商君
01
阿里讓更多年輕人當高管
阿里正在不斷將年輕血液輸向管理層。
近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天集團的多位前核心管理層成員,已正式從阿里“退休”,包括汪海、劉鵬、俞峰、王明強等高管,Lastday在今年5月1日。
老一代的高管退休,接替他們位置的都是更年輕的領導者,如吳嘉、諶偉業、程道放等人。阿里正在進一步年輕化自己的核心團隊。
退休的高管中,每個都曾在阿里的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
汪海是唯一一位擁有M7職級及阿里合伙人身份的,他在阿里巴巴工作期間,負責過兩項重要的業務——1688和淘特,在B2B業務領域的領導能力和貢獻深厚。因淘寶特價版業務發展迅猛,取得了顯著成績,他晉升為了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伙人。
劉鵬、俞峰、王明強等其他幾位則是M6級別的副總裁,各自在零售、支付、產品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貢獻。
劉鵬擔任過阿里巴巴B2C零售事業群總裁、淘天集團品牌業務發展中心總裁;俞峰曾任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開發出螞蟻森林等項目;王明強則有在淘寶搜索和速賣通的領導背景。
對于退休的高管,阿里也有一定的退休政策設計。根據相關規定,合伙人在自身年齡加上在阿里工作年限大于等于60年時,可以申請退休,并成為“榮譽合伙人”,享受分紅與獎勵。
這一安排也體現了對老一代貢獻者的肯定與回饋。
阿里并非是第一次提出年輕化,只是今年的動作尤為顯著。
阿里集團CEO吳泳銘本人早在去年9月便曾表示,希望在四年內由85后、90后成為公司管理的主力軍。
在去年12月他兼任淘天集團CEO后,阿里的管理層開始年輕化,人事變動頻繁,替換掉了一批70后高管。
這些調整,也正是對當初目標的實踐。
今年4月10日,馬云發布了一篇名為《致改革 致創新》的內部信。盡管已經退休了五年,但他仍然在信中發聲:“我們向大公司病開刀”、“相信年輕人,對年輕團隊充分授權”。
他同樣認可、信任年輕一代,鼓勵公司放手給予年輕團隊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
阿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時,正在積極求變,主動擁抱年輕的力量。
02
年輕人帶來新阿里
23年末,吳泳銘發布全員信,核心管理層大變動。而通過管理層的年輕化改革,阿里也成功實施了戰略轉型,并于業務層面取得了進展。
阿里全員信
這些新高管大多是創新和執行力都十分杰出的年輕領導者。
吳嘉是“85后”,培育孵化了夸克,之前擔任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總裁,推動夸克APP、UC瀏覽器、書旗小說等多款核心產品的發展。上位后接管用戶平臺事業部及阿里媽媽事業部。
諶偉業(處端)是“80后”,此前擔任阿里本地生活集團餓了么的COO,主要負責餓了么商家端業務。同時他還是閑魚的初創人,擔任淘寶網產品運營。這次人事變動接手了淘寶事業部、淘天商家平臺部、淘天客戶滿意部。
在年輕高管的共同治理下,阿里的戰略也變得更新、更貼近時代。
時間推進至今年5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新一季度的財報,同時披露的還有蔡崇信和吳泳銘第一封聯合署名的致股東信。
信中,蔡崇信和吳泳銘指出阿里目前擁有電商和云計算兩大核心業務,并闡述了當前新的“用戶為先,AI驅動”的發展戰略。
阿里財報中亮眼的成績也正是對這一戰略的回應。
淘天的交易額和訂單量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電商板塊勢頭強勁。同時88VIP會員群體數量突破3500萬,用戶粘性和忠誠度均有提升。
圖源:阿里財報
阿里云繼續保持著強勁的發展態勢。上季度收入達到255.95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其中核心公共云服務產品的收入增長率達到了雙位數。此外,AI相關收入的三位數同比增長也彰顯了其在前沿技術應用方面的巨大潛力。
在新戰略的引領下,阿里完成了年輕化管理層的過渡,也在業務發展上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03
老牌公司不破不立
不能跟隨時代一起進步的,終究會被時代拋棄。
馬化騰曾經表示過擔憂:“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為人性就是要不斷更新,可能你什么錯都沒有,最后就是錯在自己太老了�!�
這一點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市場上更甚。過往,天涯、人人網等早期互聯網公司都是鮮明的例子。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用戶的行為模式發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用戶轉向微博、微信、抖音等即時性更強、交互更為便捷的社交媒體平臺。這些平臺往往更能精準滿足用戶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高質量的內容體驗。
天涯社區這類傳統論壇的形式逐漸失去吸引力,無法適應快速消費內容的趨勢。它的市場份額被新興的社交平臺和垂直領域社區不斷蠶食。
曾經以高質量內容和深度討論聞名的天涯,隨著時間推移,內容質量也逐漸下滑,低質量、重復性和無關緊要的帖子增多,導致用戶粘性降低,高質量用戶流失嚴重。
最終,天涯從昔日的輝煌走向衰落。
去年5月,天涯前執行總編輯宋錚在抖音啟動“七天七夜,重啟天涯”直播義賣活動;今年3月天涯要結合電商與內容、社交元素,要搞社區電商;近日又要出售海南頂級域名“hainan.com”。天涯接連自救,但是反響平平。
“七天七夜重啟天涯”直播收入僅14.99萬元
人人網也是曾經互聯網中的熱門網絡平臺,它不僅錯過了將業務向移動端轉移的黃金時期,還在互聯網金融熱潮時誤判,導致公司分散了對核心社交業務的關注,原有用戶基礎受損。
創始人陳一舟后來公開表示,自己已經不再適合做年輕人的社交產品了。
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企業最終會被市場淘汰。有了前車之鑒,一些步入“中年”階段的互聯網企業開始主動尋求變革。
近日,京東劉強東“狼性訓話”流出,他在高管會上直言:“凡是長期業績不好,從來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而在多年前,劉強東說的卻是:“京東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他從早前強調“京東大家庭”的團結一致,轉變為對員工拼搏精神的嚴格要求,這種轉變映射的,是京東內部出現的“大廠病”危機以及外部新興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
圖源:電商之家視頻號
據悉,京東員工找人代打卡居然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一次15元,一個人可替20個人打卡,每月有超過1.4萬人次參與其中。
如此大規模的代打卡行為能夠存在,可見公司的管理監管流程已經存在明顯漏洞。
也因此京東高層直面員工效率下滑、新興競爭者涌現、市值波動等等一系列內外部的挑戰,力求重拾當初年輕時的拼搏精神。
一個企業的生命周期能有多久?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市場,所有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緊迫性。
未來,只有能夠把控住時代浪潮,及時調整策略,去除沉疴痼疾的企業才能保持長期的繁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