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價格暴跌63.3%!餐飲人卻笑不出來?
出品/餐企老板內參
作者/余從
01
小龍蝦、牛肉、羊肉身價暴跌
成了熱搜“�?汀�
前有 #小龍蝦價格暴跌 年輕人都不愛吃了#、#小龍蝦批發價跌至5元一斤#,后有 #牛肉價格大跌#,最近,部分食材價格出現顯著波動,引起廣泛關注。
在全國最大的小龍蝦集散地潛江,不同規格的青、紅小龍蝦批發價同比去年出現最高約30%的下滑幅度。
據蝦谷360平臺數據顯示,5月25日小龍蝦青蝦價格為7.5元/斤,紅蝦為8元/斤,較3月底的每斤22元的價格下跌了63.3%。據長沙發布報道,4月底,長沙不少地區的小龍蝦整體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約20%,小青蝦批發價最低甚至為5元/斤。
小龍蝦的價格腰斬還未出現反彈,牛肉價格緊接著出現大跳水。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6月4日14:00,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牛肉平均價格為61.60元/公斤,較去年同期75.07元/公斤的價格下跌17.9%,較去年年初更是下降了21%。在多個地方市場,牛肉已經進入“30元時代”。
“牛肉30元時代”讓更多人關注到近期價格的暴跌,但牛肉的降價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差不多是去年同一時間,#進口牛肉降價后價格堪比豬肉# 話題沖上熱搜,線上平臺出現了25.5元/斤的進口原切牛腱和19元/斤的進口原切牛腩,比線下菜市場便宜了三分之一。
同命相連的還有羊肉。在今年6月份跌破60元/公斤的關口。截至6月6日,羊肉價格維持在59.7/公斤,較去年4月份的68.94/公斤,下降了13.4%。
02
總體價格趨勢
除了牛羊肉、小龍蝦外,其他幾種主要農副產品的價格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相對比較平穩。
豬肉價格從4月份開始小幅上漲,整體呈現平穩態勢。
據《今日財經》報道:今年四月份上半個月豬肉價格延續了三月份上漲的態勢,隨著壓欄生豬逐漸供應市場,下半月時價格又出現了回落。進入五月,豬肉價格又有上漲趨勢。國家統計局對全國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五月上旬,生豬價格每公斤15元。
雞肉價格“穩如老狗”,白條雞的價格從2022年年底經過一段時間的波動后,從去年開年到現在一直穩定在17元/公斤。
雞蛋價格在波動中下跌,從2023年開年的12.32元/公斤,在波動中下跌,2024年4月到達近兩年最低點8.37元/公斤。
蔬菜、水果等相關農作物,曲線穩定。據農業農村部6月4日公布消息,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40元/公斤。過去一年,該28種蔬菜平均價格基本穩定在5元/公斤。
03
專家:
牛肉、小龍蝦價格會回升
但回到高位不太可能
在主要食材價格普遍下跌的今天,為什么牛肉、小龍蝦跌得這么猛?
事實上,過去兩年全國市場的肉牛及牛肉價格普遍都在下降,牛肉價格下降是一個長期趨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國內飼養量提升,增加供給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2年以來,中國牛存欄量總體呈波動增長趨勢,2020年開始步入快速增長階段,至2022年,中國牛存欄量達10215.85萬頭。
牛存欄量的增長使得2013~2022年以來,中國牛肉產量呈持續正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牛肉產量達718.26萬噸。近9年間增量達105.17萬噸、增幅為17.15%,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7%。
2、國外牛肉進口量上升,增加供給
由于我國牛肉市場生產成本較高、自給率不足,進口牛肉始終是市場關注的一個重點。海關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我國牛肉進口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2023年中國牛肉進口數量為274萬噸。
2024年一季度中國牛肉進口量總比增幅十分明顯。1月牛肉進口量以高位開局,超過30萬噸,為自2015年至今最大單月進口量。2月短暫回落之后,3月繼續增長,其環比增幅達到7.23%。
和進口量上升一樣需要關注的數據是,進口牛肉價格下滑,計算海關統計數據可知,2024年一季度我國進口牛肉折合人民幣單價約等于34.63元/公斤。
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處副處長劉文紅接受《江淮晨報》采訪時表示,國外的牛肉到岸價格跟國內的肉牛出欄價格差不多,進口牛肉沖擊了國內肉牛養殖市場,引起價格大幅下跌。
除了長期趨勢,本輪牛肉價格下跌,有幾個即時性因素:
1、奶牛效益持續低迷,部分奶牛淘汰作為肉牛,供給增加,加劇了肉牛價格下跌;
2、需求量下降,在普遍“消費降級”的情況下,消費者對于牛肉的消費意愿降低,更愿意去購買其他單價更低的肉類替代。
小龍蝦價格腰斬也是同樣的道理。
供應端產量增加。一位在南京做水產批發生意的老板表示,除了今年氣溫適宜、小龍蝦生長快之外,主要原因是如今全國范圍內養殖小龍蝦的太多了,“有水面的地方就有小龍蝦”,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消費端的審美疲勞。目前小龍蝦的市場需求趨于穩定,正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經過過去五年的火爆發展,小龍蝦產業已經走過了跑馬圈地和“大躍進”的時期,目前進入了平緩期,“這是與消費疲勞和審美疲勞有關”。
04
成本下降
餐飲人的日子會好過嗎?
部分專家認為目前消費低迷的大環境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再加上6-9月是肉類消費淡季,所以牛肉行情在短期內都會維持下跌或者微漲的態勢;待到元旦、春節,才有可能迎來大幅回升。
農業農村部牛羊肉首席分析師朱聰對界面新聞介紹:“肉牛是存在波動周期的,只是周期較長,沒有豬肉波動頻繁。未來,牛肉價格繼續下行的可能較大,但進入秋冬消費旺季后可能會略有回升�!�
潛江市蝦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忠玲預測,從目前來看,今年全年小龍蝦的批發價格都不會很高。
在去年特殊的消費環境下,我國常見的肉類價格都有或多或少的降價,這種降價一直持續到了今年年中,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利好餐飲業。在供過于求的降價行情當中,也可以簽訂保價協議,為年底可能發生的漲價情況做準備。部分對于牛肉、豬肉是剛需性的餐飲企業也可以適當進行儲備。
原材料作為壓力餐飲人三座大山中的一座,受到市場行情影響會進行不斷波動,但相對于房租價格來講,這種風險因素也更容易控制。
當原材料價格上漲時,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講,可以簽訂保價協議,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也可以采用組合供貨方式,保持對其他供應商價格的關注;需要提高自己的話語權,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或者直接尋找供應鏈源頭等方式來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當原材料價格下跌時,對餐飲業釋放出了利好信號,餐飲人也可以進行一定量的儲備,來提振企業利潤。
今年餐飲市場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現象:牛肉相關的餐飲品類變多了,比如云貴酸湯味型的牛肉火鍋,再比如源自四川樂山的鮮燒牛肉……這些品類都出現了一些新品牌,有的在區域市場已經具有聲量。
牛肉價格下調,但對廣大消費者來說,這依然是一個品質感很高的肉類。但對牛肉品類的經營者來說,就是經營的利好因素。
綜上,食材價格由于季節性短期性因素產生的波動,需要餐飲人主動做一些控制,去維穩。而長期性來自產業鏈條的效率提升或者產能增加,可能為一些品類帶來新的機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