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大王”又要上市了?“新匯源”會有新氣象嗎
出品/品飲匯觀察
作者/Aaron
老牌果汁飲料品牌匯源果汁,再次準備踏上新的資本征程。
7月22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國中水務對外披露了一則重磅公告,宣告將以現金支付的方式,間接收購北京匯源的部分股權,此舉標志著昔日“國民飲料”品牌有望在A股市場綻放新光彩。
國中水務發布的公告稱,國中水務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邕睿持有的諸暨文盛匯不低于23222.4萬元注冊資本,收購完成后公司將累計持有諸暨文盛匯注冊資本不低于8.16億元,占標的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不低于51%,從而成為諸暨文盛匯的控股股東及匯源果汁的控股股東。
此前,國中水務通過三次股權交易,合計出資9.3億元,實現了對匯源果汁約21.89%股份的間接持有。
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匯源果汁,將再次擁抱資本市場,只是如今的匯源果汁發生了哪些變化?
01
起起伏伏
資料顯示,匯源品牌創立于1990年代,曾被譽為中國的“果汁大王”,一度成為家喻戶曉的飲料品牌。
早在2007年,匯源果汁便在香港上市,集資24億美元,彼時創下了港交所當年最大規模 IPO紀錄。該公司市值一度超過313億港元。
然而,匯源果汁上市后并沒有迎來新的高峰。在多元化發展戰略下,匯源果汁引入多家金融機構,共同推進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康養項目等建設,此外還涉足了白酒、葡萄酒、普洱茶、牧場等非主業的領域。
然而在耗費了數億資本后,上述項目大多數以失敗告終。正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匯源果汁正是大量非主業投資并購導致資金鏈危機,進一步造成公司經營困難。
2009年,經歷過被收購失敗后,匯源果汁業績開啟波動下行之路。當年,匯源果汁凈利潤為-0.99億元。從2011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的凈利潤連續6年出現負數。
現金流吃緊、經營面萎靡,到2017年年中,匯源的負債總額已高達11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51.8%。2019年,朱新禮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當年12月,朱新禮作為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億元資產遭凍結。
2021年,匯源從港交所退市,并破產重整。
可以說,匯源果汁走到今天殊為不易,如果能順利再次擁抱資本,國民果汁大王欲東山再起也并非不可能。
廣東省食安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就表示,疫情下國內果汁行業的發展整體較好,特別是純果汁等高濃度果汁產品的需求量在上升,而匯源果汁依然是國內果汁行業的主要品牌之一,在資本的推動下,依然有翻身的機會。
02
新匯源、新征程
2023年,匯源果汁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的新年獻詞中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實現年銷售跨百億、市值超500億,聚焦100%果汁的輕資產、低負債、高盈利、高現金流的一流公司。”
2023年3月,在經銷商大會上,匯源果汁執行總裁咸曉芳透露,重組后的匯源更加戰略聚焦,已經將原有的385個SKU縮減至78個。同時匯源公司人士稱,后續匯源果汁產品的銷售結構將按照高中低濃度,50%、40%、10%配比。
匯源果汁董事長鞠新艷在會上透露,北京匯源計劃在滿足持續經營三個完整會計年度后,于2026年提交申請并選擇上海或深圳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事實上,雖然匯源果汁敗走港股,但金字招牌的影響力、完備的產業鏈以及較充裕的產能依然為其打下堅實的業務基本盤。
官網信息顯示,匯源目前已在全國建立了140多個經營實體,并在全國10多個省規劃建設了20余個農業產業園區。2018年,匯源百分百果汁和中濃度果蔬汁市場銷售量份額占比分別為43.7%、31.5%。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匯源果汁上市不是終點,更重要是產業層面上的戰略目標能否達成。
“國中水務的重組方案是現金收購,收購完成后,北京匯源將成為國中水務的控股子公司。”一位會計師事務所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北京匯源重整的資管公司正在退出,如果匯源未來業績很好,不排除國中水務購買剩余的北京匯源股份,或者將北京匯源單獨上市。在上述人士看來,市場預期國中水務或許可以靠匯源果汁轉型,但從產業角度看這并不容易,水務和消費業務完全不同,匯源業務的發展恐怕不是光靠錢就能解決的。
“匯源的產業鏈是最完整的,包括它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在同期內均屬佼佼者。”朱丹蓬表示,匯源面臨挑戰,主要源于人員、產品、渠道、團隊的老化問題,加之在華東、華南等關鍵市場的布局不足,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的匯源果汁可能不太差錢,但一度元氣大傷的企業遺留下的各種“沉疴痼疾”,還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時間成本來糾錯。“當前的市場很難出現‘一飛沖天’的奇跡,只有‘砥礪前行’的堅持。未來匯源果汁如何走得更穩、更扎實,才是回歸的關鍵。”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