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扒皮后的羅永浩,開始反擊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楊子
01
俞敏洪20年好友曝羅永浩“五宗罪”
最近,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的正式“分手”,無疑是輿論的焦點。
然而有趣的是,其中發聲最頻繁最響亮的,反而是除了俞、董之外的第三人:羅永浩。
7月25日,東方甄選發布公告,宣布董宇輝正式離職。而羅永浩的點評也飛速而至。
26日,羅永浩在直播中稱,俞敏洪嘴上說“公司送給宇輝”,但本質上是董宇輝用自己掙的錢買回了自己的公司。并表示“董宇輝很可憐”,不愛做生意的人現在要去做生意了,自立門戶雖好,但之后未必會一帆風順。
27日,羅永浩直接在微博上發了長文,稱“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且鬧劇的結果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雙輸。
圖源:微博
他還道:“這件事走到今天這么荒唐的地步,無論是對公眾還是對員工,無論是對基金還是對股民,鐵老師肯定是要負全部責任的。”
可以看到,在這些評價中,羅永浩習以為常地稱呼俞敏洪為“鐵老師”,而這源自他此前對俞敏洪“鐵公雞”的描述。
羅永浩罵了俞敏洪這么久“鐵公雞”,一次兩次還好,大家都當他是性情中人,順帶也看個樂呵。但罵的次數太多,過了邊界,有些人就看不下去了。
繼之前錘子科技投資人鄭剛發言稱“羅永浩人身攻擊俞敏洪”,并揭露當年羅永浩的還債細節后,8月5日,一位據說是俞敏洪20多年的老友也跳出來手撕羅永浩。
他稱,和俞敏洪相比,羅永浩身懷五宗罪:第一宗罪,缺乏自律、不負責任、口無遮攔、不擇手段、人品極差的跳梁小丑;第二宗罪,一再刻意混淆挑起企業與員工個人之間正當權益的離間,造成市場秩序混亂的搗亂挑事分子;第三宗罪,毫無感恩之心、忘恩負義的小人;第四宗罪,挑撥離間,一石三鳥;第五宗罪,不學無術、完全忽視專注創業的投機分子。
圖源:雷峰網
這篇文章的情感濃度很足,一經傳播,就迅速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引起了熱議。
有些人認為,這篇文章只有情緒,卻沒有事實論據,本來還以為會爆出什么實錘猛料,結果只是在“喊麥”。
圖源:微博評論
也有人認為,羅永浩確實有點過了,總是抓著老東家俞敏洪不放,未免有點不地道。
圖源:微信視頻號評論
不管如何,作為互聯網沖浪的老選手,羅永浩當然不會干坐著挨罵。
8月6日,他直接發微博硬剛,稱該文是個通篇沒有事實,只有喊麥發泄一樣的流氓大字報。被潑了一個多禮拜的臟水,他不會再忍下去了。同時還宣布,自己會迅速寫一篇澄清稿進行回應。
圖源:羅永浩微博
02
羅永浩疑似被流量反噬
羅永浩和俞敏洪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
2000年12月,羅永浩寫了一封萬字求職信給俞敏洪,希望能加入新東方。
在經過兩次試講失敗后,俞敏洪給了羅永浩第三次機會,促使他正式成為新東方的一名英語老師。
而事實證明,俞敏洪沒有看錯人,羅永浩一躍成為新東方的明星教師,“老羅語錄”也流傳網絡,大受歡迎。
原本是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誰曾想,新東方的管理層卻在開會時提議開除羅永浩,理由是羅永浩總批評機構,甚至上課的時候當著學生們的面也這么干,影響不好。
雖然考慮到羅永浩的知名度,和給學校帶來的生源,最終這項決定沒有通過。但消息傳到羅永浩的耳朵里后,他是無論如何也待不下去了。
恰好,那段時間他本來就已經開始籌備創業的事情,干脆就順勢提出辭職,離開了新東方。
這次遭遇也讓羅永浩改變了對俞敏洪的態度。
拿他的話來說,“你如果是一個商人,純粹是為了錢,大大方方賺錢,當然沒有什么不好。但總是披著理想主義的外衣,把自己塑造得很高尚很純潔,就太虛偽了。后來我發現,俞敏洪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沒有原則的人之一。”
于是此后,只要是俞敏洪有關的事件,羅永浩就很喜歡插上幾句嘴,借機抨擊一下俞敏洪這不對那不對。
光是在微博上搜索,就能發現許多相關的熱搜話題。如“羅永浩說只是瞧不上俞敏洪”“羅永浩稱俞敏洪董宇輝合體直播又是昏招”“羅永浩稱俞敏洪不可能退休”等等。
圖源:微博
然而,借著董宇輝事件,幾乎實現了“懟俞敏洪自由”的羅永浩,輿論形象卻有所走偏。
一開始,有支持董宇輝的人感謝他為此發聲,給東方甄選施加了無形的壓力。也有很多路人覺得羅永浩肯幫助年輕人,仗義執言,有江湖道義。
但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浮出了水面,指出俞敏洪畢竟曾為他提供過進入新東方的機會,羅永浩這樣是不是“太過頭了”,“心胸不大”。
鄭剛也指出,在董宇輝事件中,他認為羅永浩根本就是在和稀泥,“先是鼓動董宇輝創業,拆臺東方甄選,現在又虛情假意地擔心董宇輝創業面臨的風險,實則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什么好心。”
還有網友調侃道,“羅永浩不僅創辦了錘子科技,還把自己也活成了錘子,一天到晚狂錘俞敏洪。”
甚至還有網友搞起了“陰謀論”,稱羅永浩這些舉動有蹭熱度的嫌疑:出事情的時候要蹭,沒事情蹭了,就埋怨或點評幾句俞敏洪,制造流量蹭。
圖源:截自微博
這種揣測倒也并非毫無來由。羅永浩關于俞敏洪的那些發言話題,閱讀和打賞成績都很不錯。犀利的點評不僅賺足了諸多看客的眼球,也為羅永浩乃至“交個朋友”引來了大波熱度。
產業評論人張書樂也曾經表示,羅永浩多年以來的個人風格幾乎像一個“相聲演員”,不僅罵別人,連自己也罵,更關鍵的是他的人設永遠不倒,熱度一直都在。
不過,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是王道。再加上本就素有舊怨,就算羅永浩是真的想借機引流,也無可厚非。
只不過,近期羅永浩公眾形象的下降,也告訴我們,凡事不可過度。
流量時代,也是“流變時代”。即使是利用流量的好手,在享受流量的同時,也要警惕流量的反噬。
03
交個朋友現在如何
既然談到了羅永浩,那么自然繞不開他創辦的機構“交個朋友”。
相比于東方甄選因與董宇輝反復拉扯而造成的陣痛,在羅永浩的有意配合之下,“交個朋友”的去頭部化過渡得很順利。
目前,“交個朋友”對羅永浩的依賴度已經明顯大幅下降,在多元化布局與深耕矩陣號方面,也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第一季度,交個朋友的GMV超24億,較2023年第一季度增長約25%,穩中有增。
然而,作為頭部個人IP,羅永浩的言行還是難免會影響到“交個朋友”。
近日就有消息稱,“交個朋友”向授權切片賬號發出緊急通知,稱由于近期出現較多對于羅老師談論俞敏洪的負面評論,為避免惡劣的社會輿論繼續擴散,經集團高層決定,要求達人立即下架所有此類視頻。若未及時刪除,將直接取消授權。
圖源:三言Pro
此外,“交個朋友”也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
如今年5月,該公司就因違反廣告法而遭受過行政處罰,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9.29萬余元、沒收廣告費用29.29萬余元,總計罰沒超58萬元。這暴露了它在供應商資質審核上還存在一些疏漏。
近日,“交個朋友”還因賣課被卷入“疑似割韭菜”的輿論風波之中。這讓不少人對其相關課程的服務質量和最終成效產生了質疑。
總而言之,隨著直播帶貨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以及市場競爭的逐漸加劇,面對漫漫征途,“交個朋友”不能掉以輕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