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近千家后,“鹵味一哥”決定跨界賣4元奶茶
出品/聯商網
撰文/方舟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長沙看見絕味出奶茶了。”
近日,一些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在絕味鴨脖門店中買到的奶茶照片。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絕味鴨脖門店掛起了橫幅,印有“11.9元購3杯原葉奶茶券”字樣,據了解,該促銷活動需要消費者掃碼參與。而在絕味鴨脖的小程序中,可以看到目前絕味奶茶只有兩款產品:紅豆布丁奶茶和椰椰爆珠奶綠,均售價7元。
圖源:小紅書
雖然絕味鴨脖賣奶茶的消息最近開始刷屏,但是,7月末時,絕味就在長沙一些門店中推出了“絕味奶茶上新,1000杯贈飲免費領”的活動。不過,盡管產品上線已經1月有余,但目前絕味仍只在長沙有4、5家店開始上線了奶茶業務。
圖源:小紅書
01
業績承壓,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作為“鹵味一哥”,絕味食品為何突然看上了茶飲生意?從絕味食品8月底公布的2024年半年報中,或許可見一斑。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業收入約33.4億元,同比減少9.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96億元,同比增長22.20%。相較去年上半年,絕味食品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有所下滑。
與此同時,2023年年報中,在大陸地區的門店總數為15950家(不包含港澳臺及海外市場),而2024年半年報中,門店數量變為14969家,這意味著,絕味食品上半年的門店數量減少了981家。
無論是營收的下滑還是門店的減少,無不反映著絕味食品日子并不好過。近兩年,絕味食品多次因為“產品價格越來越貴”和“食品安全”等問題在社交平臺引發消費者吐槽。
事實上,不止絕味,鹵味巨頭們的日子都不好過。
“鹵味三巨頭”中另外兩位在上半年也迎來了營收、利潤雙下滑。財報顯示,周黑鴨上半年實現總營收12.6億元,同比減少10.97%,股東應占溢利0.33億元,同比減少67.65%;煌上煌上半年實現營收10.6億元,同比下降7.53%,歸母凈利潤0.61億元,同比下降26.59%。
頭部企業業績表現不如以往,與鹵制品行業整體增速放緩不無關系。同時,三只松鼠、百草味等零食品牌進軍鹵制品行業,也進一步加劇了鹵制品行業的內部競爭。
今年上半年,絕味董事長、總經理戴文軍曾就股價下跌,向股東們道歉。在鹵制品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絕味顯然想要盡快找到第二增長曲線,此次跨界押寶奶茶市場或許就是一次嘗試。
02
茶飲真的是門好生意嗎?
絕味進入奶茶市場其實并不讓人意外。近年來,隨著新式茶飲市場的不斷擴張,在絕味之前已經有不少品牌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涉足茶飲行業。
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絕味此時跨界茶飲并不是一個好時機,“絕味因為鹵制品行業太卷,想去新賽道找找機會,但是現在茶飲行業同樣卷的可怕。”
窄門餐眼顯示,截至9月15日,近一年新茶飲新開門店138682家,凈增長僅有12493家,這意味著過去一年新茶飲關閉了超12萬家門店,平均每天閉店300余家。
作為“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由盈轉虧,巨虧4.4億元。上市不久的茶百道也沒有交出理想的成績單,上半年營收23.96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26.61億元減少了10%,凈利潤為2.39億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95億元,下降了約60%。
于絕味而言,無論是卷產品還是卷營銷,在新茶飲賽道它都不存在優勢。從目前7元的定價來看,卷價格或許是絕味打開局面的重要手段,但在10元以內價格段,同樣有蜜雪冰城這樣的強力對手。
在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看來,奶茶不是絕味食品的重頭,同時,絕味食品雖然門店多,但很多門店面積小,要增加水吧臺等并不容易,沒法改造。
圖源:小紅書
整體來看,在茶飲行業卷生卷死的當下,絕味跨界做奶茶優勢其實并不明顯。《聯商網》注意到,在絕味鴨脖的小程序中的“鹵鹵杯”產品頁面中,出現了“奶茶配鹵味,快樂加倍”的新口號。或許,絕味鴨脖后續推廣自家奶茶的方式,很可能是圍繞“奶茶產品特別能解鹵味產品的膩”等角度展開,從而通過做產品組合增加銷量。
至于消費者是否會為此買單,跨界做奶茶又能否為絕味帶來預期中的增長?還有待市場檢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