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貨逼瘋的商家,集體關閉運費險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木易
怎么回事?商家集體關閉運費險
每當網購時,很多人是奔著運費險去的,對于沒有運費險的店鋪,他們一率不買。然而,有細心的網友發現,越來越多的店鋪開始關閉運費險功能。
比如,有網友在某電商平臺關注了幾十家提供運費險的女裝店鋪,但后來她發現這些店鋪好像事先商量好一樣,幾乎全部取消了運費險,只剩下不到5家還提供。
圖源:小紅書
而像這樣的案例并非只有一個,不少網友發現自己常買的幾家店鋪偷偷取消了運費險。
這一行為引發了諸多網友的不滿,“現在服飾列商品不僅愛玩圖片實物不一致,預售還很久,沒有運費險真的就不如去實體店了”“沒有運費險我真的不想買衣服了”
甚至有網友因為商品不包含運費險,就直接質問店鋪客服,并表明要向平臺投訴該商家。但實際上,商家關閉運費險也是出于無奈。
今年以來,電商的退貨件數明顯增多,尤其是服裝類目的退貨率能達到70%-80%,甚至更高。這種日漸增長的退貨率讓很多商家難以承受,即便是擁有幾十萬、幾百萬粉絲的大店鋪也未能幸免。
大約兩個月前,淘寶神店榜小個子女裝店鋪黑馬榜排名TOP9的店鋪“鄭百萬小個子衣櫥”宣布關店。該商家在閉店通知中坦言,由于資金鏈斷裂,高達70%以上的退款率、運費險、跨店滿減、超時賠付等,公司宣布解散,店鋪閉店清倉。
今年9月,曾被稱為“淘寶帶貨第一人”的網紅張大奕,宣布關閉其經營了十年的淘寶店鋪“吾歡喜的衣櫥”。張大奕表示,至2019年(如涵)上市,其精力消耗巨大。服裝這個品類微薄的毛利率支撐不了各項運營成本,轉平臺都要虧本,且退貨率都高于淘系。
站在商家的角度,運費險導致退貨成本顯著上升,尤其是有些消費者利用運費險進行“薅羊毛”的行為,極大地增加了商家的運營成本。
今年7月14日,一位商家在小紅書透露,由于無法承受消費者頻繁利用運費險進行退貨行為,不得不選擇關閉運費險服務。該商家指出,其銷售的是十幾元的小商品,近期發現大量因薅運費險而原封不動退回的包裹。根據快遞運單信息顯示,有一個申通快遞的包裹一次性打了66個面單,而另一個韻達快遞的包裹打了176個面單,這種情況已經開始普遍出現。
圖源:小紅書
顯然,商家取消運費險的舉措是出于無奈之下作出的決定。
“薅運費險”成為產業鏈,有羊毛黨月入過萬
近兩年,為提高用戶體驗和爭奪市場份額,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鼓勵商家開通運費險,甚至將是否提供運費險設定為商家參與雙11、618大促活動的必要條件。
然而,這項本意在于方便消費者退貨的服務,卻不幸被一些投機取巧的人當作了一種盈利手段,“薅運費險”甚至演變成了一條產業鏈。
那么,羊毛黨們是如何“薅運費險”呢?一般來說,運費險的賠付金額通常是按照寄送地的運費平均價格來確定,而羊毛黨在退貨時會選擇最便宜的快遞服務,以降低實際寄送成本,從而在運費險賠付金額和實際運費之間賺取差價。
《每日經濟新聞》曾從一位商家獲悉,如果消費者從黑龍江向浙江義烏退貨,運費險會賠付退貨人13元,但實際寄快遞的費用可能只需8元,這樣每單就能通過運費險賺取5元的差價。
這意味著,每天退貨100單,那么一天可以賺取500元,按此計算,一個月的收入就能達到一萬元以上。
另有其他媒體消息,有些人專門租倉庫做起“薅運費險羊毛”的生意。這種操作一旦規模化,假設每天下單1萬次,一單賺取4元的運費險差價,那么每天的利潤可達4萬元,按月計算則是120萬,一年下來利潤超過千萬,這相當于一家中型企業一年的盈利。
當然,為了維護交易的公平和防止欺詐現象,電商平臺都會有監測消費者退貨行為的機制。而為了躲避電商平臺對此類違規行為的系統監測,羊毛黨會通過軟件注冊大量虛擬電話號碼。
這些手段使得商家退貨率和退貨成本不斷增加。有商家對媒體表示,“以前覺得開通運費險可以方便消費者退換貨,也能提高我們的業務量,現在我們覺得那些因為關了運費險就不下單的客戶可能也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
當然,拋開“薅運費險”的現象不談,退貨率的增多與服裝類商品貨不對板的問題也密切相關。
在不少消費者看來,很多衣服貨不對板,模特圖完全沒有參考價值,購物就像賭博。要么同一個鏈接的衣服,尺碼胖瘦長短不一樣,要么同款同顏色的兩件衣服,色差明顯。
或者同一款式的衣服,價格和質量參差不齊,令人眼花繚亂。面對這種情況,有消費者琢磨出了自己的網購技巧,“所以一般我都會每家都買,買一件10元,買一件500元,再買一件5000元回來看一下是不是一樣。”
顯然,這樣的行為必然會導致商家退貨率上升。而商家關閉運費險,在保持利潤穩定的同時,還能減少運營成本和工作量。
比如有一位商家坦言,在開啟運費險服務時,每天需要發出300至500個快遞,每月的利潤大約為2萬元。然而,在關閉運費險之后,該商家的日均快遞量降至200個,工作量直接少了三分之二,而利潤仍然維持在2萬元左右。
“從概率上來說少了很多素質低下的人。挺好的,想要運費險的去找有運費險的買就行,內行人表示這個電商環境運費險商家會越來越少。”
圖源:小紅書
電商平臺升級運費險服務
長久以來,運費險成本是商家經營的一大負擔。為此,各大電商平臺陸續升級和優化運費險服務,以協助減輕商家的經營壓力。
比如今年9月份,淘寶在退換貨環節推出了全新的“退貨寶”服務,如果消費者需要退換貨且操作成功,退貨寶將為其提供首重運費的保障。而對于商家來說,這項服務可以帶來25%的成本降幅。
京東方面,在今年雙11期間,京東對商家的運費險政策進行了全面升級,旨在幫助商家減少成本并提高效率。
這次運費險的升級擴展到了退換貨過程中的包裝耗材費用,意味著商家在使用京東快遞進行上門取件時,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就能得到適當的包裝,從而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破損風險,并降低消費者的售后投訴。
另外,京東聯合保險公司,針對表現出色的商家以及不同產業帶的商家,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包括低至1分錢的固定費率以及保費優惠。此外,為了支持新加入平臺的商家,京東還提供了為期一個月的免費運費險體驗。
而針對低利潤訂單、微件商品訂單以及用于促銷吸引流量的訂單,京東實施了一項長期降保費、增保障的政策,其降費幅度介于15%至90%之間。
9月12日,拼多多也升級了商家服務費退免權益,將“先用后付”訂單的技術服務費全部由1%降至0.6%,目前已覆蓋全量商家。其中,商家參與站內活動產生的商品訂單,用戶發起退款后,平臺將向商家全額返還0.6%的技術服務費。
可見,在商家經營的爬坡期,電商平臺積極為商家提供支持。而只有雙方實現互利共贏,才能穩步前行,達到長遠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