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咖啡店,“變裝”小賣部
出品/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內參君
01
茶咖店變身“雜貨鋪”
面包甜點,烤腸盒飯,辣條辣椒醬......
2025年,茶飲咖啡賽道,開啟新較量。
近日,有網友發現,庫迪咖啡的北京佳境天城店小程序上,悄悄上線了10款熱食便當和7款早餐面點。其中包括獅子頭飯套餐、把子肉飯套餐、鮮肉包、醬肉包、廣式濃香奶黃包等產品。目前,小程序顯示產品處于售罄階段。有業內人士猜測,這或是在測試階段,庫迪官方尚未回復。
此前,奈雪的茶在深圳推出輕飲輕食模式的門店,門店整體呈現健康綠,產品除了日常飲品,主推價格從23.8-28.8的元氣牛肉泡菜能量碗、貝貝南瓜堅果能量碗、泰式青檸雞扒能量碗等輕食,以及在春節前夕上新的果蔬茶。春節期間,一款瘦瘦小綠瓶成為門店最受歡迎飲品之一。
同時,2025開年,奈雪重回烘焙賽道,并在東北、西南區域開設三家烘焙升級門店,上新近50款現烤烘焙,基本是當下的潮流爆品。從招牌茶飲到咖啡,再到蛋撻和魔法棒系列烘焙甜品,仿佛看到了十年前,那個攜“茶飲+烘焙”雙品類模式,卷土而來的奈雪。
當然,在茶飲界不斷折騰的,當屬蜜雪冰城和茶顏悅色了。
茶顏悅色已經變成了零食大賣場,直接在店里擺出了“2.5元零食專區”,橢圓芝士脆、海鹽蘇打餅干等妥妥的都是旅行必備零食,只能說太懂年輕人了;而且茶顏悅色還推出了辣椒醬,五種口味,為了方便品嘗,長沙部分門店里,茶顏悅色直接擺出了辣椒醬和電飯煲,站在大街上,領上一份熱乎乎的米飯和辣椒醬,開始炫拌飯,網友“茶顏真是太全能了。”
而全球擁有超4.5萬家的蜜雪冰城,把親民情感無限拉長,緊抓平價飲品主業務。不過有的門店倒是逐漸演變成了家門口的“鄰家小賣鋪”,在大小不一的貨架上,擺放著各種小吃零食,爽脆魔芋、香瓜子、日式小圓餅、糊辣小麻花、吸吸果凍等,價格1-2元。
當然,茶飲咖啡品牌拓展副業的案例還有很多,且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包括茶話弄也賣起了小零食,購飲品+9.9元參與游戲的零食對對碰,贏取最高39元的零食大禮包,保底也有六包,入股不虧。還有公開報道顯示,網友發現有的檸季門店賣起了烤腸......
02
茶飲咖啡熱衷產品副業,
這門生意究竟怎么樣?
茶飲咖啡擴充產品體系既是機會,亦有風險。
品牌們一直在產品創新和營銷玩法上絞盡腦汁,或是通過聯名營銷造勢,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和前來打卡;或是不遺余力的打造高顏值和口味多元化的產品,彰顯品牌的專業度和創新力。
主營產品既要經典必備又不能放松研發新品和爆品,持續做產品口味的研發創新;而面對愈加飽和的市場,茶飲咖啡的搭子越來越多,從烘焙、甜點到零食小吃,甚至出現了快餐、輕食等部分現制產品。這樣巧妙的增加產品體系,凸顯門店差異化,令人眼前一亮。
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不讓品牌深陷同質化浪潮中。
首先,從消費需求出發,緊追健康潮流趨勢,成為茶飲咖啡品牌玩家的主要發力點。
今年春節,健康飲品的低糖和功能屬性備受追捧。奈雪的茶推出的“不加糖蔬果茶”系列憑借零添加糖與滿杯超級食材的屬性,銷量穩居前三;喜茶“超級植物茶”系列推出的去油纖體瓶、羽衣纖體瓶等產品,因解膩功效和清爽口感登上銷量TOP10;茶百道則推出佐餐解膩飲用的“閃充·清體小麥草”和“耙耙柑”系列果茶飲品,春節期間售出超100萬杯。
這股健康浪潮,甚至吹到了咖啡賽道。
去年10月,憑借“咖啡+暖食”特色組合出圈的Tims天好咖啡宣布“新鮮即美味,健康低負擔”,產品將針對健康化的消費趨勢,推出更多低卡貝果套餐,小于400卡的貝果套餐。
盡管數據頗為亮眼,但是從市場反饋中其實也有不同的聲音。比如奈雪、manner門店上新輕食,庫迪咖啡上新快餐等,就目前來看尚且處于試水階段,只在某個門店推出,或者在對輕食需求更多的城市推廣,還沒有到全部門店布局的時間。
這也引發顧客的褒貶不一,有人覺得輕食產品提供了健康用餐需求和可選擇范圍,也有人認為,專業的事情就該專業的人去做,還是先把主產品做好。
其次,再來看“飲品+烘焙”模式,隨著市場持續教育和顧客接受度走高,這個模式已經是茶飲咖啡兩大賽道必不可少的產品組合。烘焙面包甜點呈現出高顏值和多口味的特點,品質感凸顯,契合消費者對新鮮感的體驗,尤其是年輕人的打卡分享帶來一波新流量,拉高門店客單價。
但是到現在,真正玩轉該模式的品牌并不多。
較早以茶飲+烘焙雙品類模式經營的奈雪,除了烘焙單獨售賣,在2021年開始推出16元早餐,到2022年咖啡+烘焙的早餐組合優惠至13元起、再到2024年最低的9.9元早餐,產品線和定價上一變再變,競爭的殘酷和走勢可見一斑。目前,內參君發現奈雪部分門店看不到9.9元早餐,正在全力重點推新品和烘焙產品,當然在產品系列中,不乏有零食茶葉。
再如,2024年夏季,Manner部分門店被爆烘焙產品突然不見了,內參君公司樓下的門店幾乎同時撤下所有的烘焙產品,據店員說也是聽總部安排的,之后內參君觀察隔了大約三四個月再次重新上架了,目前還在正常售賣。
不過,烘焙、輕食 、快餐等都偏于現制主食,在品質、口感、保質期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一旦出品達不到標準,不僅僅耗費人工和空間成本,也得不到顧客認可,有種費力不討好的結果。所以像是輕食、快餐這類產品,能否成功布局還是個未知數。
實際上早在2023年,蜜雪冰城在部分店里試水推出炸串-雪王炸貨鋪,現在基本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性價比較高的“零食小賣鋪”,大部分門店基本都有零食架子,或大或小。
從消費需求看,基于門店客群特點,買奶茶和零食的基本是同一批人,因此可能拉動抬高銷量和訂單,而且兩種產品既能堂食也方便帶走,適合于堂食大店和檔口小店模式。如果是品牌的自有零食小吃,基于顧客對品牌信任,容易激發其購買欲望。
茶顏悅色的淘寶官方旗艦店,粉絲量已經超過165萬,爆款干脆面包丁的銷量超過80萬+。
03
背后是行業激烈競爭
亦或是品牌的自我保護
多元化產品,為何吸引眾多茶飲咖啡品牌布局,能成為門店經營的護身符和保護傘嗎?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咖啡行業近一年新開門店62430家,凈增長16986家,即45444家咖啡門店消失;一年時間,現制茶飲近20萬家閉店或轉讓,這也表明茶飲、咖啡這兩大黃金賽道的擴張風口期已經過去,貼身肉搏的存量時代競爭慘烈。
市場飽和度增加、同質化競爭激烈、消費者偏好變化等因素,導致了茶飲、咖啡賽道的流量下滑,獲客成本的上升和顧客粘性的降低,進而促使品牌尋求新的增長點。
長達兩年的價格戰,導致茶飲和咖啡賽道遭遇沖擊。
低價促銷將主戰場降至“10元價格帶”,行業整體利潤率降低,沒有讓品牌業績大增。財報顯示,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虧損超4億元,總市值從巔峰的近300億港元跌至現在的21.99億港元。星巴克、喜茶等品牌陸陸續續宣布拒絕價格戰,拒絕低價等口號,引起市場共鳴。
競爭白熱化,咖啡和茶飲品牌互相滲透。正如庫迪咖啡的產品布局極為豐富,從咖啡、奶茶、烘焙、甜品、到現在試水的熱食早餐等,覆蓋產品體系非常廣。而像是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茶飲連鎖品牌,也通過設立咖啡子品牌,從茶飲跨界咖啡,分時一杯羹。
跨界布局茶飲咖啡者眾多。“鹵味一哥”絕味食品去年夏天在長沙的幾家門店上新奶茶并登上了熱搜,一度引發討論和爭議;海底撈則直接依托堂食門店,開設專門的“茶水鋪”小型茶飲檔口,既滿足堂食顧客,也面向其他顧客方便攜帶,并且適時推出新飲品,據說曾經的那款“莓莓抹茶牛乳”在上架半年銷售近930萬杯,“火鍋一哥”正在完成對飲品市場的精細化探索。
不止如此,藍鯨新聞報道,零食品牌一鳴食品正在苦尋第二增長曲線,并推出了“奕程咖啡”項目,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平價優質的奶咖產品。在面臨門店擴張遇阻和業績承壓的雙重挑戰下,一鳴食品這次押注咖啡紅海賽道,對品牌經營又將帶來什么貢獻?又誕生一個咖啡競爭選手?
產品同質化,研發創新的周期不斷縮短,因為消費者新鮮感的保持度越來越低,該如何破解消費者的“審美疲勞”一直是驅動品牌解決的問題之一。而且擺攤賣奶茶的不在少數。比如,據說霸王茶姬的“伯牙絕弦”被路邊攤商販以“5元復刻版”大量售賣,消費者紛紛表示“味道幾乎一樣”。這也嚴重削弱品牌形象,以至于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面對各種競爭,品牌選擇跨界擴充烘焙、零食、輕食、熱食等產品體系倒也能說得通。
正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說: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和多消費人群的“五多戰略”適用于咖啡茶飲賽道。
04
小結
朝著“雜貨鋪”發展的茶飲咖啡店,也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不是盲目跟風。
比如,跨界增加新產品的目的和初衷是什么?是否是品牌解決經營難和實現生意增長的曲線?
如果是,就意味著企業要具備新品類的強大供應鏈能力和供貨能力,克服在新領域的經驗不足問題,以確保新產品的品質和服務能夠達到消費者的期望,避免品牌形象被稀釋。
而且,不同品類之間的運營模式和市場需求可能存在差異,想要真正完成跨界,讓新品類給門店帶來實打實的訂單和銷量,往往還需要品牌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