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現身盒馬
出品/零售圈
撰文/祖龍
《零售圈》注意到,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到訪盒馬,出現在盒馬長沙星沙萬象匯店。很多網友在小紅書,微博曬出了馬云在門店考察的圖片,并在一些檔口進行駐足互動,最后還與門店員工在門店入口親切合影。
圖源:小紅書/微博等
馬云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表明,阿里對盒馬的重視程度,也給盒馬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圖源:小紅書/微博等
如今的盒馬發展已經進入穩健期,2024財年,盒馬整體GMV超過590億,高于上一財年的550億元,其中在線交易貢獻超過63%,線下交易GMV貢獻增長2%。在嚴筱磊接任CEO后,2024年3月-6月,盒馬第一次實現淡季盈利,且進入連續盈利期。截止2024年底,盒馬已經連續9個月整體盈利的基礎上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零售圈》了解到,2024年,盒馬共開出72家新店,平均5天開出一家新店,開店速度約為2023年的兩倍。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線城市及縣城,開店數量為近五年之最。目前,盒馬全國總門店近430家,遍及50個城市,而今年新開店城市和區域共有21個。
盒馬是阿里巴巴新零售的“一號工程”,曾經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其獨創的店倉一體,獨立懸掛鏈撿貨系統,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3公里配送,無人收銀,海鮮區加工售賣,餐飲+超市等模式如今都在行業已經成為新模式的標配。
在商品層面,盒馬堅持“商品力”第一,建立盒馬村,實施源頭采購,加大自有品牌研發,開發力度,將自有品牌占比提高到30%以上,成為本土零售里面為數不多的堅定自有品牌戰略的零售企業,構筑了強大的供應鏈競爭壁壘。
另一方面,盒馬取消渠道費舉措,更是被稱為顛覆行業,改變零供關系的重大舉措,影響了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與發展,間接讓商品力更具競爭力。
曾有人戲稱,在零售業,零供關系堪比婆媳關系,是一個十分難處理的關系。“賬期+渠道費”模式在中國大陸持續了將近20年,直到2015年的盒馬的出現,從本質上改變了傳統零售賣場的經營模式,商品結構,銷售模式,配送模式和支付模式。
2018年,盒馬宣布:不再向供應商收取任何進場費、促銷費、新品費等傳統零售渠道費用,圍繞買手制打造“新零供”關系。《零售圈》認為,這是盒馬成立三年后最大的一次變革,而且這場變革直插傳統零售的“癌癥細胞”,直至今日,很多傳統零售依然被“渠道費”所困。目前崛起的很多新零售品牌,像KK集團,樂爾樂,零售很忙,趙一鳴等,都是通過去賬期,去費用的模式,構筑更為輕松的零供關系,一方面提高了供應鏈效率,降低了供應鏈成本,一方面把讓利全部給了消費者,達到了“產、供、銷、消”四方共贏的局面。
自1995年前后,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京客隆等外資零售先后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他們憑借其創新的業態形式、集客優勢,連鎖化規模,以及利用上游生產廠家的小規模化和品牌弱化等,在國內流通領域構筑起了“入場費+賬期”的盈利模式。
這一模式持續影響中國傳統超市行業將近20年。當然這也是超市在中國發展的黃金20年,很多本土超市順勢發展,像永輝,華潤萬家,大潤發,物美等。人口基數紅利,房租成本優勢,人力成本優勢,讓外資零售在中國快速發展,本土超市也迎來了黃金的發展20年。
這種經營模式下,大賣場憑借優勢地位將經營風險轉嫁給供應商;而供應商為了回避風險逐漸控制了零售商的定價權、賣場支配權、賣場促銷權等并將成本轉嫁到價格中。傳統賣場除了一些促銷品之外,整體價格虛高。零售商和供應商也就此形成博弈關系模式,博弈的終極就是兩傷。
這也是目前除了房租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同質化競爭三大要素之后,最影響傳統零售發展的根本原因,也是眾多折扣店,批發超市,省錢超市發展起來的核心原因。
盒馬,整體來看,顛覆了行業,改變了行業發展規則,觸動了一些行業利益,有人高歌,有人痛恨,但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也是我們認為本土零售最具創新力的企業之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