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飲店到便利店,卷向“24小時”夜間新戰場
出品/零售商業評論
凌晨2點的杭州街頭,茶百道門店依舊燈火通明,外賣騎手頻繁進出。深圳科技園區的羅森便利店,貨架上鮮食商品被深夜加班族一掃而空……這些畫面,正成為近年來中國夜間經濟的縮影。
近年來,隨著95后、0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夜經濟的迅猛增長,催生了更多的夜間消費需求。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中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夜間經濟”行業市場規模已從2018年的22.54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50.25萬億元,而這一數字仍在膨脹。
在這場“時間爭奪戰”中,新茶飲、便利店、商超乃至火鍋品牌集體按下“加速鍵”——從蜜雪冰城、茶百道的24小時奶茶店,到羅森、美宜佳的深夜便利店,再到巴奴、小龍坎的“火鍋夜場”,全時段經營正從“試水”變為“標配。
新茶飲的“不眠之戰”
近期,#蜜雪冰城改24小時營業#的話題引發熱議。蜜雪冰城宣布全國300余家門店試點24小時營業,網友戲稱:“沒有隔夜檸檬,只有熬夜檸檬。”
新茶飲的玩家們,在卷完價格、門店、出海、ip聯名后,開始卷時間了。不止蜜雪冰城,包括茶百道、古茗、茉莉奶白、喜茶、霸王茶姬等多個新茶飲品牌都開設了24小時門店。
新茶飲品牌開始24小時營業可以追溯到2年前,早在2022年,蜜雪冰城、茶百道等茶飲品牌就曾開設過24小時營業的門店,隨后霸王茶姬、喜茶、古茗等也相繼加入行列。今年以來,全國各地24小時營業的茶飲店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有意思報告”統計,在24小時門店領域,茶百道發力最明顯,截至目前全國門店總數已達到700家左右,霸王茶姬24小時營業門店也已超過100家。
2024年餓了么發布的《24小時奶茶消費報告》顯示,全國24小時營業的奶茶門店絕大多數集中在南方。通宵營業的茶飲門店數最多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成都、東莞、廣州等地,廣東三城市上榜前五,南方地區貢獻了全國90%的24小時茶飲門店。在經濟發達、夜生活豐富的南方城市,聚集了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和常態化加班的“打工人”,有著更大的夜間消費需求。
對于打工人來說,晚上喝奶茶不僅是為了解饞,更是為了“續命”。一杯奶茶,既是熬夜加班的精神燃料,也是都市人對抗孤獨的溫暖符號。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下午4點后到次日凌晨5點,打工人在寫字樓或園區等工作場所下單茶飲的訂單比例超過30%,其中晚餐時段(16:00-21:59)占比20.5%,夜間時段(22:00-04:59)占比9.8%。24小時茶飲店,讓打工人即使加班到凌晨三點,也能喝到一杯新鮮現做的奶茶。
我們認為,新茶飲轉向24小時營業的本質還是“紅海突圍”。
新式茶飲行業已從初期的快速擴張、激烈爭奪份額的“跑馬圈地”階段過渡至注重精細化運營的存量競爭新階段。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3547.2億元,同比增長6.4%,到2028年有望突破4000億元。
而目前新式茶飲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行業內卷加劇,市場空間趨于相對飽和狀態,窄門餐眼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奶茶門店總數達41.26萬家,但近一年門店數量凈減少1.68萬家,閉店潮倒逼品牌尋找新場景。
當聯名、價格戰難以為繼,茶飲品牌們紛紛尋求突破,24小時營業成為差異化突圍的利器。24小時門店不僅能夠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還能在競爭對手打烊時繼續運營,增加營收,搶占市場份額。
比如喜茶,喜茶24小時營業門店有專門的夜間菜單,為消費者提供涵蓋濃郁牛乳茶、清爽水果茶、熱飲、咖啡等不同品類的30多款產品。考慮到夜間消費者的需求,這些門店還配備了專門的外賣運力,門店夜間控制音樂音量,向有需要的人免費提供溫水等等。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茶飲店開設24小時門店,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時間。“有時候晚上加班想要下樓來杯奶茶續命,或者是宅在家里突然想來杯奶茶,可以隨時點到,體驗還是不錯的。”一位奶茶愛好者表示。
24小時經營確實為商家帶來了一定的業績增長。例如,甜啦啦有測試門店單店營業額提升了超200%。另一個品牌的門店,夜間能帶來1000-2000元的營收。
便利店的“24小時營業”邏輯
不同于近兩年才開始24小時營業的茶飲行業,便利店從最初就帶著24小時營業的專屬標簽。在深夜,加班結束的打工人走進便利店吃一碗關東煮已成為常態。便利店作為24小時業態的先行者,至今仍是深夜消費的核心場景。
根據餓了么數據,截至2024年7月,其平臺上每三家便利店中就有一家提供24小時服務,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數量同比增長52%,高于便利店整體門店數的增長。
據統計,深圳、廣州等地的24小時便利店在22:00-6:00時段的銷售額占比可達全日30%-40%,若鄰近夜店、寫字樓或交通樞紐,夜間需求更為旺盛。例如,全家便利店通過鮮食、咖啡等高毛利商品,夜間銷售額占比可達20%,成為利潤增長點。這種供需匹配不僅滿足即時消費需求(如宵夜、應急用品),還契合Z世代“夜間活躍”的生活方式
相比于茶飲店,24小時營業對于連鎖便利店來說幾乎是必選項。便利店的核心價值在于“便利”,而24小時營業是其兌現承諾的關鍵。若深夜閉店,可能因一次“急需無法滿足”而失去顧客信任,尤其在競爭對手堅持全天候營業的情況下,閉店品牌將面臨客戶流失風險。
即時零售成夜間消費推手
無論是茶飲店還是便利店,24小時營業背后,即時零售的發展和外賣平臺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餓了么發布的《24小時奶茶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6月以來,活躍的夜經濟帶動奶茶店營業時間拉長,平臺24小時營業的奶茶商戶數同比增長140%,對應門店的外賣訂單也同比增長近200%。
根據美團閃購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超過1.24億的用戶選擇夜間(21:00-05:59)下單。2024年1月至8月,美團閃購夜間訂單占達到26%
而就在今天,美團面向全國消費者正式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該品牌定位為“24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也就是說,不管是早上6點還是凌晨2點,消費者在美團閃購選購蔬菜水果、休閑食品、奶茶飲料等下單后平均30分鐘即可送達。
在2024年,餓了么也聯合各大商家推出了“24小時·隨便點”營銷IP。據了解,餓了么“24小時·隨便點”旨在通過細分不同時間段,聯合多個品牌與商戶,滿足用戶全天候的消費需求。這一服務不僅覆蓋了傳統的日間消費時段,更將服務范圍延伸至夜間乃至凌晨,實現了真正的全天候購物體驗。餓了么數據顯示,夜間(20:00-4:00)便利店訂單占比高達35%。
從銷量排名來看,膨化食品、酒水飲料、速食、鮮奶/純奶、冰品等品類夜間人氣最高。為此,“24小時·隨便點”特別加強了夜間商品供應,如增設夜宵專區、推出深夜折扣等,精準對接消費者的夜間購物需求。
眼下,即時零售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成為零售行業的新藍海。《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指出,我國即時零售仍保持增長態勢,2023年我國即時零售規模達到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預計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
即時零售的崛起,本質上解決了24小時經營的“流量焦慮”。通過即時配送網絡的高效運轉,將分散的夜間消費需求“聚沙成塔”。以美團、餓了么為代表的即時零售平臺,通過全天候騎手運力池和智能調度系統,將一家門店的服務范圍從500米擴展至3公里,甚至通過“全城送”覆蓋整座城市。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即時零售對24小時經營的價值不僅在于流量輸送,更在于其創造的“需求杠桿效應”——通過即時滿足消費者的臨時性、應急性需求(如加班時的奶茶、深夜的退燒藥),培養用戶對“隨時可得”的心智依賴,進而推動全時段消費習慣的養成。這種依賴一旦形成,夜間流量便從“隨機波動”轉向“穩定增量”,成為品牌對抗日間競爭紅海的“第二曲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