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I:構建可持續生活方式離不開與本地化與社會貢獻
近期,MUJI 無印良品(下稱MUJI)發布了《感覺良好的生活和社會——MUJI無印良品中國2024可持續發展回顧》(下稱《回顧》)。
連續第二年發布《回顧》,MUJI的可持續敘事沒有改變,依舊圍繞可持續發展歷程、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構建、地域聯結及社會公益的貢獻、人本主義的踐行四大維度,并在以“創造良感生活”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愿景體系下,將“自然的力量”這一品牌理念,進行了更具象化的呈現。
《回顧》中四個維度都有著精彩的表述,但關于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構建依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今年的《回顧》加強了四個維度的內容聯系,也很清晰的表達了“可持續生活方式離不開本地化的發展與對現地社會的貢獻”。
自2019年起,MUJI在中國設立“本地商品開發團隊”,進行植根于中國消費者生活的商品開發,陸續推出了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寵物用品系列、涼感系列、暖柔系列等創新的商品系列,到如今,MUJI通過深入研究中國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和生產力,不僅僅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品,也讓MUJI在品牌認知和消費者互動方面與中國市場越來越近。
MUJI的本地化發展與社會貢獻賦能自身可持續發展
MUJI以良感生活為目標,構建可持續生活方式;立足中國文化特色,助力文化傳承,通過地域聯結及社會公益的實踐,積極為良感社會作出貢獻。在產品方面,MUJI不斷深化本地化開發策略,今年新推出的漢麻系列產品就是選擇中國黑龍江省種植的漢麻,從取材、加工到款式設計,帶著來自黑土地的自然力量。以趨海廢棄物通過多重工藝再生為素材的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在生產過程中,MUJI收集了105370kg趨海塑料用于該系列商品的制造。其中,OBP手編包源自山東省平度市阿姨們的手工藝,在提高當地居民文化自豪感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從整個產業鏈上來說創造了一個可持續的循環。
目前,MUJI生活雜貨商品中70%為本地開發商品。2024財年,MUJI新上市商品中在中國本地開發的商品數量為3936SKU。MUJI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和生產力,為人們快節奏的生活帶來自在輕松的愜意感。
除了商品方面,MUJI在本地的社會公益方面也有很多突出表現。MUJI堅持融入當地,成為社區的參與者與貢獻者,為人們的生活創造更多可能性。
2024年6月,在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的邀請下,無印相伴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前往大南坡村,在大南坡村完全小學,志愿者為同學們組織了美育實踐活動,使他們感受藝術與可持續生活之美。MUJI將環保教育融入日常,帶領孩子們探索人與自然的良好關系,感受、學習并踐行可持續理念。
同一時期,MUJI攜手“無境深藍”公益組織在深圳大鵬較場尾海灘開展凈灘活動,MUJI組織志愿者們清理海灘上的垃圾、塑料和其他廢棄物,并為他們普及了海洋生態保護的相關知識。MUJI致力于減少海洋污染,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并鼓勵更多人加入到海洋保護的行列中來。
2024財年,MUJI開展的社會公益類活動影響力覆蓋人群2100萬余人次,截至2024財年末,MUJI開展的社會公益類活動累計受益人群36000余人次。
MUJI的綠色運營,實現更低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
MUJI秉持匠心運營之道,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除了商品開發和融入本地的社會公益貢獻,MUJI以“為顧客、員工和社區創造更好的體驗和價值”為目標,探索在設計、建造、運營過程中,注重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空間解決方案。
MUJI將門店視為與消費者聯結的重要場所,從設計到建造均考慮門店對環境的影響。截至2025年3月,MUJI共落地27家環保材料使用門店,單店環保材料占比均達到60%以上,其中有9家是零油漆門店。在2024年,MUJI積極推廣“零油漆”門店,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購物環境,以零油漆的門店為例,簡單測算它的碳排放量,門店建筑全生命周期單位面積的碳排放量相較傳統的MUJI店鋪減碳比例已經達到30%以上。
MUJI在物流環節中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使商品運輸過程中更加綠色低碳。MUJI積極推廣新能源車輛的應用,截至2024財年末,在常溫普通商品運輸中,新能源運輸車輛在末端配送中的占比達25%,投入使用的新能源車輛到達了67輛,相比于使用燃油車輛,這一舉措減少大約有872噸的碳排放量,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MUJI善用“自然的力量”,心懷對自然的敬畏與尊重,深知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建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基石,并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企業的每一個角落。從門店的精心布局運營、資源循環利用到綠色物流的升級推進,致力于打造一個綠色、可持續的嶄新未來。
回歸原點,MUJI的企業理念,即通過著眼于“人、自然與物品的理想共生關系及身心富裕的人類社會”的商品、服務、店鋪和各項活動,為實現“感覺良好的生活和社會”做貢獻,從未改變,而根植于其中的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構建既是向萬物共生的躬身踐行,也是商業文明進化的全新注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