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都周宏春:消費、經營模式的挑戰
今天(10月20日),2012聯商風云會零售企業總裁沙龍在蘇州召開。
A組:零售非常道——新消費環境和競爭格局下的轉型與創新。主持嘉賓:步步高商業董事長王填、家家悅董事長王培桓、上海商學院教授顧國建、IBM專家。
討論話題:如何認清新一代消費者?如何把握消費潮流和趨勢?如何做一個更加智慧的零售商?應對消費趨勢企業如何更好轉型與創新?如何看待多業態、多元化競爭格局?傳統零售商如何介入電子商務?線上線下如何更有效協同?
以下為現場對話內容:
顧國建:中國的網絡商店有點像ZARA的方法,這點和我們零售業的差異還是很大。我們的網絡市場一定要合理規范,或者說國家要出臺一個,把灰色經濟帶逐步逐步減少,或者是完全規范的角度,從零售商本身來講,是需要我們思考一些問題。比如說前段時間的價格戰,其實價格戰的后面是有一個蠻大的博弈。就表示網絡零售上,開始挑戰實戰。劉強東是什么概念?就是我要告訴大家,我京東商城,也和蘇寧和國美一樣也成大家店。為什么國美、蘇寧這么快地應對第一個是表現了他們對網絡零售的進軍,第二個還是反抗,現在已經打到你的渠道,肯定是要反抗。我們實體零售商進入網絡零售商,我們可以考慮區域的零售商怎么把你的實體和網絡零售商進行整合。
安徽商之都運營管理中心經理周宏春:我們進入商業零售快20年,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尤其是近兩年,感覺到這個趨勢非常快,我們覺得這個反應在三個方面。一個是消費者變化非常快,第二個是消費模式,第三個是一個經營的模式。做商業零售要不斷地了解消費者,近兩年來看,對消費者的了解,原來的感覺還是有點底,現在沒有底,差得很快。我們現在是不是懶惰了,閑下來了。不是,是消費者走遠了這個市場變化非常快,消費者就像代工一樣,現在的消費者是不是消費者根本不是沒有消費能力,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消費者一直這種消費熱情沒有,沒有消費的一個點。我就覺得它需要一個契機給它點燃。要引爆,但是今年沒有,商業這塊,今年確實存在問題。大家都不是簡單地從晚期的數據驅分析消費者,現在是一個跨越式的變化,對消費者要進行進一步地了解。
第二個感覺現在的商業模式對我們提出了挑戰。隨著商業地產的發展,整個的商業模式發生變化了,以前我們是單純的這種專業賣場百貨就是百貨,電器就是電器。但是現在這種城市的綜合體發展的話,業面臨著前途的挑戰,這個挑戰的話,這種純粹化的賣場,確實有它一些相比較而言,在綜合能力,給消費者提供綜合的這種服務能力,這方面是有弱項,但是這方面大量的傳統的商業賣場的話,難道沒有出路嗎?這個出路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全國都必須是綜合體,單純的賣場是不是還有發展期,如果有這個機會的話,應該做什么事情?是做出自己的品牌,更貼近消費者,做專業化,細分市場,除了這些情況的話,像一個賣場,百貨店還按以前的方式的話,能不能保持這種優勢走下去。這個我想對于我們實際的這種商業企業來講的話是面臨一個挑戰。當然這個過程很痛苦,現在要進行變化,重新選址做大型的,但是這個成本不是短期能形成的,選址、投資,錢是需要的。并且以前是做商業的出身,現在做這種商業綜合體的話,能力還有待提高。
第三個挑戰就是這種經營模式的一個變化。現在普遍存在一種聯營的這種經營模式,這也是一個問題。從去年開始,零購關系一直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前期國家做了規范,但是這個收效并不理想。現在商場收費是零購關系間的大問題,現在在規范,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掉。這個聯營模式普遍存在,這么多年的發展,對商業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現在碰到一個情況,現在從我們商業,商場來講的話,我們也會反思,碰到這樣一個 經濟下行的情況的話,問題來了。作為這些商場的商品,第一個品牌不成功,第二個員工不是我們的,第三個定價權不是我們的。一個是自己的品牌,第二個就是能夠有影響力,組織自己的消費群體,但是這方面感覺是越來越弱,但是有的企業不一樣,有的企業在客戶擁護這方面做得比較好。你想做一個品牌,在面積上、條件上,位置上,自己對自己是每個聯想,這個時候你想做步態容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