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太原街商場頻關閉 業績不佳房租上漲系主因
沈陽大型購物中心停業
消費者倍感突然
與住宅相比,商業地產在調控中一度被忽略。其實,商業地產的增長勢頭并不遜于住宅。然而在遼寧沈陽,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百貨公司卻突然宣布自8月1號起停業閉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記者調查采訪了沈陽最繁華也是最古老的商業街之一的太原街,這里距離火車站和市政府直線距離都在一兩公里之內。從八十年代起,太原街一直是這座城市最火爆的購物消費地段。然而就在這里,上市公司大商集團旗下的新瑪特百貨卻突然關門謝客。新瑪特百貨商場經營范圍包括化妝品、金飾、
服裝等等,有加上地下車庫在內的10層樓,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開業至今已經有三年,6月中旬還曾推出大型店慶活動,而如今卻黯然停業。
記者圍著商廈走了一圈,沒有發現任何停業公告。一位商廈附近的經營戶說,新瑪特是一周前開始悄悄搬離的,一名市民在7月31號商場停業前一晚拍到的畫面上顯示,只有一個皮具品牌在門口清倉特賣。新瑪特并沒有推出大型清倉活動,很多市民還不知道閉店的消息,第二天照常站在門口等待商場開門。
停業當天早晨,記者從緊鎖的正門看進去,樓內品牌商家已全部撤離。繞到側門,發現幾個撤柜的工作人員正在裝車。
業績不佳房租上漲
多重因素導致商場停業
是什么原因導致新瑪特黯然停業呢?雖然商場方面對此諱莫如深,但記者還是從行業內部得到確切說法:原來,新瑪特停業一是由于近年來經濟一直下滑業績不佳,二是恰逢商場所租大廈提高租金。而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半年來太原街第二家停業的大型購物中心了,不僅如此,在這里仍然經營的商場日子也十分不好過。
沈陽太原街上的另一家商場負責人表示,近年商場所在的步行街一直在進行地下維修改造,對客流有很大的沖擊,商場從開業最初就沒有達到營業預期,很難支撐如此體量的商業運營。而影響更大的則是房租的上漲,漲了將近一倍。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新瑪特旁邊的日本百貨伊勢丹就宣布閉店。商圈內其他購物中心也十分冷清。步行街對面一個仍在營業的商場里,記者看到大廳內昏昏暗暗,通往樓上的扶梯前立著檢修的牌子,只有一樓幾家零星的店鋪還在營業。一家服裝店負責人說,他們目前都是在賠本經營。
太原街商圈位處沈陽市中心,全長3950米,是沈陽最繁華的商業街區,有十幾家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的大型百貨。記者站在步行街上卻發現,附近幾家商場都處于半開業狀態,只有一樓的門市大多打著促銷的牌子繼續營業。
而這種不景氣的現象已持續了近3年時間。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指出,這些商業地產、零售地產,無論是哪種模式,租也好售也好,還是采取超市經營等等,還有物業地產等等,
現在經營起來感覺都有很多難處。已經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出現一些百貨商店垮掉的現象,這邊在建,那邊在垮。
建造過剩規劃不當
商業地產生存困難
就像專家說的那樣,這邊停業,那邊卻還在依舊修建,有數據顯示,沈陽已建成購物中心415萬平方米,還有28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正在建設中,在建購物中心體量雄踞世界第四位。而這看似風光的背后,其實是商業地產過剩的隱憂。這里距離剛剛停業的新瑪特直線距離不足500米,一個新的購物廣場正在破土動工,而就在它的旁邊,一個名為衣品倉的百貨已經空置了近10年時間。這樣的新建商場在沈陽多處可見,沈陽主干路青年大街上,市府恒隆廣場即將完工,建成后它將提供超過1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然而近年,香港迪生集團投資的西武百貨以及香港九龍倉集團旗下的美美百貨都已紛紛放棄沈陽市場,去年12月以來,沈陽又有世茂百貨五里河、華聯百貨等多家商場先后轉型、轉租或停業閉店。目前,沈陽已建成的項目中,購物中心或多或少都已出現了招商、經營方面的問題。來自全球知名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平均招商空置率為10.5%,一線城市空置率則為8.4%,而沈陽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就高達24.3%,位居全國第一。當記者來到已轉型為茶城的前世茂百貨發現,這里許多店鋪緊鎖,仍然面臨招商不足、人流稀少的問題。
在沈陽設有分支機構的大型商業地產代理行世邦魏理仕認為,目前商場停業的原因在于消費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中高端購物中心體量,且商業地產同質化嚴重,多數商場經營的品牌類似、布局雷同,相互之間惡性競爭嚴重。
世邦魏理仕沈陽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業輝指出,沈陽過去兩年有13個大型百貨和購物中心開業。這個規模在全國都能排在前列的。
從消費水平來看,沈陽本地居民的收入和其他一線城市能有較大的差距。同時商業市場定位同質化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當你在進入一個商業的時候,你會看到100個商業品牌,當你進入到第二個商家的時候,同樣的品牌雷同度特別高,達到80%左右。
資料顯示,從2008年到2012年,全國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了將近40%,達7000多萬平方米。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解釋,因為住宅被限購后,投資者轉為購買商業地產,地產商因此轉為開發商鋪導致商業地產過熱。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指出,在很多城市,
商業地產已經出現泡沫化、過剩化的現象。這些商業地產發展過程中定位不準,規劃不夠, 所以造成一個城市里大量的過度, 好像一種繁榮, 但實際上開張起來熱熱鬧鬧,經營起來寸步難行的狀況。
�。–CTV《第一時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