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到運營,無人零售升級之路是什么?
無人零售的風刮了一年有余,中途經歷了無人貨架的小插曲。靜看,融入了RFID和AI視覺技術的兩大業態暫居主導地位,尤其是被用戶褒貶不一的RFID技術,現正成為該場景下的主流技術。
那么,無人零售接下來當如何去發展?RFID與無人零售還有多長的“蜜月期”?……就大家最關注的幾個問題,看杭州中瑞思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宏勇,且聽他如何作答:
杭州中瑞思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宏勇先生
Q:肖總,您好!首先請您談一下今年國內無人零售的技術與市場發展趨勢?與去年相比正在發生哪些明顯的變化?
A:如果說2017年是無人零售元年,那么2018年就是無人零售開始大面積落地和商業化的一年,無論技術成熟度還是市場規模都在朝良好的方向發展。無人零售市場規模較上年增長超過50%,可以看到零售界的龍頭企業天虹和蘇寧都在大規模推廣無人零售。
然而,到了2018年,普遍觀點認為已經過了炫技階段,技術可以輔助提升消費者體驗和運營效率,但它不是本質。我們參與的一些項目現在已開始大規模的運營,面臨的不再是一個個簡單的技術問題,企業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比如說商品的配送、客戶的體驗,包括一些應急的處理,例如:消費者被鎖在店內該怎么辦,等等。
相較去年,今年的無人零售將更聚焦,它不再是一個新事物只為吸引眼球,急需要實實在在的落地實施,從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入手,努力實現消費者與運營商之間的共贏。
Q:在這種趨勢下,“思創”更看好無人零售的哪種業態?看好或不看好的理由分別是?
A:無人零售的業態,暫且將其按照技術形式來劃分的話,目前市場上主要是三種:微重力感應、RFID識別、機器視覺,我們目前比較看好RFID技術。
首先看重力感應的方式。這很容易理解,它是通過重力來感應商品。其特點是成本低,因為稱重成本不高,技術難度也不大,缺點是無法識別同樣重量的商品。然而,在真實的運營場景中會造成各種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商品的選擇、放置。所以,目前普遍的重力柜,以隔成一個一個格子來彌補技術上的問題,但它不能真正實現商品數字化,因為只是重量的感應。因此,我們認為它是一個亞終端,而不是數字化解決的方案。
再看機器視覺。這是近兩年非常火的技術,特點是通過視覺讓機器學習,通過大量的建模來訓練。實際上,機器視覺沒有那么神秘,主要是圖像識別。我們知道,二維碼就是一種圖像識別,只不過比較簡單;AI識別更復雜,要通過算法來識別更多更復雜的事物。AI機器視覺的缺點也很明顯:前期的投入比較大,目前的AI芯片和GPU的價格不菲;技術成熟度是90%,對人的要求也比較高。此外,它只能實現門店端的數字化,而非供應鏈數字化。我們一直在強調供應鏈數字化的問題,這是零售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看RFID識別。這也是一種最常用的技術,它本質上是通過芯片的來識別,缺點是每一個產品都要加標簽,增加運營成本。但這并不能掩蓋RFID的優點,就是通過它可以實現全供應鏈的數字化。現在隨著RFID應用的不斷規模化,RFID標簽的價格在不斷下降,如今服裝行業已經開始在商品出廠的時候加上RFID標簽,這個方式在將來會慢慢擴展到其他商品種類。現在還有一個發展趨勢,就是RFID跟區塊鏈的結合,這會實現供應鏈全過程的透明化。
這三種技術并不能說一定哪一種是最好的,將來可能更多的會是融合。就目前實踐情況看,RFID技術更易于落地;同時,RFID技術對于零售全供應產業鏈的數字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大數據時代,這一價值不言而喻。
Q:您可以描述一下“思創”在無人零售應用的發力點和努力方向嗎?
A:思創可以算得上是國內較早開始做無人零售的技術服務商,和蘇寧、阿里等巨頭合作,一起創造了蘇寧易購Biu店和烏鎮互聯網大會的天貓無人店,也在2018年3月份的深圳中國零售數字化創新大會上展示了無人便利盒和智能售貨柜。目前,思創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主要有三種:
第一,無人值守門店方案,即店中店。此方案針對店面積稍大,大概500—1000平米,主要是在購物中心的店面,技術架構主要集合人臉深度識別和RFID商品信息識別,主要購物流程大致為微信小程序掃碼注冊,人臉識別入店,RFID技術自動結算,刷臉支付離店,整體流程便捷,真正無感支付,甚至不需要手機。
第二,無人便利盒。15-18平米的面積,300個SKU,商品的數量在1000—1500個,目前,我們主要和一些品牌商和跨境電商合作,目標選址是商務中心和居民小區,同樣也是通過人臉識別來注冊。目前我們已經做了差不多50個盒子,樂觀估計今年至少會做5000個盒子。當然,這個盒子不僅僅說是提供一種零售場景的補充,其還是打通線上線下以及廣告傳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
第三,智能售貨柜。其本質是開架銷售的自助售貨柜,主要解決目前的無人售貨柜無法提供生鮮等商品以及貨品無法開架銷售影響消費者體驗的缺陷。思創的智能售貨柜目前的技術方案有兩種,分別基于RFID和機器視覺。我們的RFID方案已經跟商業伙伴合作推出,同時我們也正在開發專門的食品柜。
Q:“思創”在實施無人零售相關項目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哪些技術優勢和成功經驗?
A:思創在無人零售領域已經有較多的案例,典型的就是蘇寧的無人店、阿里無人超市,以及做了50個無人便利盒,我們在這些項目實施過程中積累的主要是技術落地的經驗,能保證硬件識別系統和軟件運營管理系統的穩定。
以無人盒子為例,這并不是簡單的買單、結賬、走人,而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里面有很多的要素。一旦無人零售的規�;纬桑瑪盗看蟆o人化、商品的運維、設備的運維及門店的安全等都是大問題。我們在第一代的產品應用中發生過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某日晚間深夜12點,一位消費者被困在盒子里面,電話打到了我們的緊急客服這里,工作人員最后打車過去“救人”。通過這一事件,我們受到很多的啟發,決心把運營系統做得細致再細致�,F在的最新一代系統,是用微信小程序來做品牌開發,有幾個運營管理的子系統:消費者識別和管理,商品的識別和管理,門店設備遠程運維等,整個體系完整、操作簡便。
不久前,我們又與海信合作推出智能售貨柜,實現了很多功能:方便安全的快捷支付;無人值守全天候運營;多品類貨物運營;掃碼/刷臉開門自由選貨;超高頻RFID技術貨品精準識別;云端數據分析用戶消費習慣方便運營,從各方面考量,保證智能售貨柜的長遠發展。
Q:在未來大數據時代,我們如何才能讓無人零售中采集得來的大數據變得更有價值?
A:在大數據時代,無人零售將成為數字化零售很重要的一個數據節點,打通人貨場中的重要一環。在無人零售的場景下,每一個消費者都有會員記錄,每一件商品都有RFID標簽記錄信息,每一個無人店都是全方位的數字化管理,人貨場的數據可以大量搜集、打通、應用。
我們的一個跨境電商客戶,正在利用無人盒子來實現線上線下打通,將線下的會員數據引流至線上,由線上轉化做配送。而且,我們規劃將下一版無人盒子的玻璃做成透明的顯示屏,可當廣告位使用。這樣,商家能夠搜集到某特定區域的消費者偏好數據,和廣告投放媒介合作,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在未來,數據的價值會不斷被挖掘,而無人零售也會成為各方數據匯集、應用的重要平臺。
Q:您認為無人零售與RFID的“蜜月期”還有多長?如何讓RFID在這此應用中實現更多的價值?
A:我覺得將來RFID是無人零售乃至整個零售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其作為數據載體,除非有更好的數據載體將其替代,否則它在零售中的地位無可撼動。同時,RFID技術不斷得到突破,克服了之前在液體以及金屬上面無法使用的技術缺陷,現在還有石墨稀的天線,它可以印刷在物體的表面,做成智能包裝,每一個包裝本身帶芯片,實施源標簽計劃。
當下,限制RFID技術在零售場景下大規模應用的關鍵阻礙仍是價格,但隨著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大,RFID標簽的價格也將達到理想狀態。目前,RFID在數字化門店中的價值逐步顯現,而它在供應鏈中的價值還有待發掘。我們試想,在無人零售的配送中心,通過流水線自動化來進行商品分揀和配貨,接下來只需要將這些商品配送、上架,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將大大增加,整個無人零售的運營管理高效、簡便,進一步節省人工,實現無人零售的創始初衷。
Q:最后,請您暢想一下無人零售的未來前景,以及您對未來零售新技術的一些看法!
A:無人零售是未來零售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將是最常見的零售形態之一。在歐美國家,自動售貨柜的數量龐大;但在中國,無人零售的技術性更強、體驗感更好,有可能影響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無人零售形式。同時,零售技術也會越來越重要,零售越往數字化方向發展,技術就越將必不可少,特別是數據載體——搜集數據和傳播數據的技術手段。通過這些零售技術,零售的渠道呈現扁平化、供應鏈的效率更高,品牌商和消費者的互動更頻繁,整個零售大環境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