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團長化是未來社區拼團的終極模式
出品/聯商網
作者/日照新世紀王曉鵬
圖片/聯商圖庫
最近,社區拼團如火如荼,被很多業內人士稱為“強盜打法”。網上各種批判聲音此起彼伏,也沒有終結巨頭們的這場爭奪戰。
社區拼團于2016年在長沙起源,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很多入局者屢戰屢敗,但熱度依舊不退。為何?原因無它,獲客成本低、流通成本低、復購率高等優勢又經過了疫情后各平臺及線下零售企業的趟坑驗證。一張又一張的喜報飛出,一場又一場的社群拼團大課,讓各平臺大佬們意識到這個模式真的是易復制可操作,通過各種數據分析得出的萬億市場藍海也加速的頭部玩家的入局。
很多文章、視頻每天都在非常細致地分析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戰況。所有巨頭玩家入局后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團長”。團長有三大特點:一沒忠誠度、二平臺要付出毛利、三不易管理。你爭我搶之后,最后結果是一個團長身兼數個平臺。大家都清楚自己要什么,當然是客戶。那客戶進入平臺后平臺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平臺玩法跟團長玩法的最大區別是信任度和交互效率,這兩個詞只靠平臺彈出來冷冰冰的服務通知是不行的,需要團長有溫度的消息推送與高效率的服務。
所以,在我看來團長的搶奪最后會變為去團長化,因為大家都不想被團長牽制。各大平臺中,我覺得某團的“去團長化”行動最為迅速,通過服務通知邀約顧客加入企業微信群。企業微信去年完成了與微信的深度打通,這就形成了更加高效的交互管理,一個人管理幾百幾千個群在未來是非常簡單的,活碼建群、自動回復、多群同步消息,包括群內直播等等手段將形成全新的社群玩法。當一切形成后,即使團長被其他平臺搶去也沒有關系,因為客戶確保留了下來,成了他們的私域客戶,不得不說某團的這一招“釜底抽薪”真是非常明智。
未來的社區團購,未來的零售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們無法預知。但是,從消費場景的迭代中,我們逐漸看到有溫度的經營模式會越來越多,拼價格、拼供應鏈、拼品質終將走向拼服務與用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