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國:零售企業的整合與多元化發展之路
圖為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王志國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非常榮幸參加聯商網大會。因商而聯,開放融合是大會的主題,在新形勢下,要用開放的心態,整合資源,做大做強,這是一零售企業的必然選擇。借今天這個機會,我想介紹一下海航集團和海航商業,并真誠希望與業內企業開創零售企業的美好明天。今天來了500多位嘉賓都是業界的精英,我僅僅是跟各位分享一下今天的心得。
前一段時間去日本考察零售業我,引發對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思考,中國的大賣場、超市,受歐美影響比較大。但是中國的百貨業受日本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包括目前在中國大路,像臺灣系、東南亞系的百貨,百盛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本百貨業的影子。2008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對日本的打擊非常嚴重,日本的經濟下降了29.5%。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日本的百貨業也受到了重創,像服裝、家電、生活用品下降的幅度都是兩位數,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機。但是從長期來看,日本百貨的萎縮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上世紀末,日本的百貨業就在嚴重的衰退當中。日本的經濟泡沫開始破裂,發展速度衰退,第二是日本加速的老齡化,使日本的市場更小。第三,消費者的消費觀念。
拋開外部原因,從本質來看,這主要還是經營模式的問題,主要有兩點:第一,經營體制。日本的經營模式主要是派遣店員制,這造成了幾個問題,首先是低收益的盈利渠道。百貨業放棄了作為顧客代理這么一個基本的功能。百貨店的收益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現在已經不足1%了。其次是以廠計件的模式。由于規避了經營上的風險,采取了以廠計件的模式,也就是從商品的放棄到店面的放棄,以至于到滿足顧客需求的放棄。這是日本百貨店非常突出的問題,也是我們國內百貨店突出的問題。
我認為國內的百貨店存在幾個劣勢,第一,門店以單店為主,即便是比較成功的百貨店,也都是在區域內遍地開花。所以,行業有一句話: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還是位置。所以,資金巨大,市場的培育期長和市場情況的復雜,也增加了風險。而零售行業就增加了這種模式。所以,百貨店時時刻刻都存在著被替代的風險。尤其是對百貨單店來講,這種話語權逐漸散失,抵抗外部市場的風險很脆弱。百貨店有很大的風險,目前存在的壓力番幾翻。比如投資商租金。雖然近幾年行業平均銷售額有所增長,租金的支付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很多都在做商業地產。第二個威脅,運行模式與消費者的需求。在目前的狀況下,百貨業實際上是由百貨提供物業服務。在這種模式下,百貨銷售的貨品都是由品牌商提供的,各地之間的差異很少。這種角色也導致營銷上很少有其他的“絕招”。與此同時,店面也沒有特色,達不到吸引消費者的個性,消費者對同質化的接受程度越來越低。這一點在大型城市更加明確。第三,國際化的競爭越來越明顯。零售業也是中國最早的開放行業。品牌大的競爭者,嚴重威脅國內百貨業的發展。同時,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實現高速增長的趨勢。舉例說,盡管遭遇金融危機,但是還是增長了30%。同期美國零售業僅僅增長了2%。所以,我們要考察日本這種將近20年的衰退給我們中國零售業提供什么樣的形勢,我們認為放棄了金融風險,放棄了服務,僅僅依靠商品的品牌,未來很難持續。
相比較而言,歐美的模式,更傾向于塑造自己的品牌。比如說美國的切爾斯百貨等等,顧客到那里是關注商品本身的價值,而不是商品的品牌,包括性能、款式、規格等等,在這樣的商場,顧客是可以挑選自己的商品。這里的商品其他地方買不到。這種滿足感不斷吸引他們來購物,這也是國內要走的差異化的道路。中國的零售商和經營者,能不能打破現有的經營模式。第二,具不具備實現商品差異化,視覺差異化,從營銷到管理的要求。第三,這種能力要求對顧客的理解深入,是不是能夠做好顧客體驗。
現在咱們的國家80后、90后已經成為百貨業的主要消費者,這會影響中國零售業未來十幾年的發展。對新的消費階層,他們怎么理解。零售業的發展,我覺得只有跨區域的結合,通過股權,通過多種形式,突破地域限制,達到1+1>2的效果,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里,我想簡單介紹一下海航。大家都體驗過海航的服務,但是對海航并不了解。整個海航集團創立與1993年,經過17年的發展,已經從單一的地方性的航空公司,轉型為以航空旅游,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服務業三大產業鏈條為支柱,涵蓋吃、住、娛等六大產業的供應商,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海航集團是以航空為中心,產業目前已經覆蓋了航空運輸、旅游服務、機場管理、酒店管理、地產、商貿零售及相關產業的集團。海航集團目前有1600多億元,提供就業8萬個,經營著六家上市公司,近500家航線,管理著全國12個機場,近50家五星級以上的酒店,和100多家商場和超市。海航17年的歷史充滿著困難和挑戰,已經建立起規范的財務制度。“不僅在中國是一個,在世界也是一個”。胡錦濤同志也曾經說“海航發展好,海航發展快。”也是海航人17年為之奮斗最高的評價。海航實業是以現代金融服務業為主,期貨經濟,證券、進出口等業務,有12家航空公司,力求通過及時準確的,更好為客戶服務金融服務。海航立足于西部,服務全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以及各類門店00家,業態已經覆蓋了百貨、超市、旅游、零售、電子商務、商務機場等,海航機場是國內五大機場之一,經營著12家機場。海航置業是房地產開發和房地產綜合服務管理為一體的企業集團,商業地產、工業地產和旅游地產是海航的三大支柱,建立環保型的品牌,擁有國內外5星級以上的酒店50家。
再簡單介紹一下海航未來的目標。
一是要創立中華民族的實業。我們在航空領域瞄準世界級的企業工作,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創造中華民族一系列的優秀品牌。
二是要創造中華優秀的企業。我們計劃在五年以內收入達到1200億,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對社會有三大貢獻,12萬以上的工作,納稅60億元,也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骨干人員。
三是推動中國人民銷售觀念的改變。從2008年至今,由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雖然來勢兇猛,影響巨大。經濟學家在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面前也是眾說風云。我認為這是美國近百年來超前消費的結果。中國是儲蓄性消費的國家,在金融危機沖擊下,這種儲蓄性消費制約了中國的發展。如果沒有信貸消費,我們認為是推動不了發展。所以,海航致力于推動中國人民消費的轉變,展望未來,海航集團將成為中華民族的世界級品牌。海航商業立志于現代商業的綜合服務型供應商,提高消費者的綜合品質。2007年海航商業正式成為海航八大產業之一,也負責整個零售集團的資源整合和業務。依托海航集團完整的產業鏈優勢,海航商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海航商業也希望借助于集團、旅游、酒店等各個產業,建立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海航集團現在綜合運營商的指引下,海航必將在更大的品牌上取得發展。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下一步的增長就在眼前,我們也熱烈歡迎在座的優秀企業能夠與我們海航商業攜手,共同探討未來的發展之路,挖掘價值,強強聯合,共同發展,為中國零售業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
(聯商網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