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抄作業”:如何用訂閱體系從星巴克搶生意
在美國,咖啡已經是個競爭過于激烈的市場了,除了有“第三空間”星巴克以外,很多餐飲店鋪都提供咖啡,比如Dunkin' Donuts、麥當勞等等。
這時,通常被認為是午餐店的Panera Bread突然用Netflix般的“訂閱會員制(Subscription Model)”殺入這個市場,而且在先期測試期間,數據還相當好看。
01
Panera Bread是誰
Panera是一家面包店,成立于1987年,在2017年4月5日由JAB控股公司以75億美元收購。
截至2019年12月30日,Panera以Panera Bread或Saint Louis Bread Co.的名義,在美國48個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共經營2178家面包店。
▲Panera Bread實體店
02
8.99美元=咖啡隨便喝?
2020年2月底,Panera推出一項針對咖啡的無限量訂閱服務,消費者只需要支付8.99美元,就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隨便喝咖啡。
在聲明中,Panera是這樣寫的,支付8.99美元的月費后,“在正常時間,用戶每2小時可以免費喝一杯熱咖啡、熱茶或冰咖啡,而且可以免費續杯”,此外,咖啡的大小不限,但是不包括冰滴咖啡(Cold Brew Coffe)、濃縮咖啡、冰茶和酒精飲料。
▲Panera的宣傳海報
在三個月的先期測試中,這項訂閱服務取得了非常好的數據。Panera的首席執行官Niren Chaudhary表示,“我們正在顛覆行業,我們不覺得別人曾經做過類似的事兒”。
事實上,這項服務也是基于Panera以往的用戶存量做的,因為它之前的免費會員體系“MyPanera”已經有3800萬用戶;在訂閱制的幫助下,Chaudhary認為用戶量未來可能能達到5000萬。
03
Panera Bread的超級會員分析
我們不妨來看看數據:在前三個月時間,Panera在克利夫蘭(Cleveland)、哥倫布(Columbus)、羅利(Raleigh)、納什維爾(Nashville)的150家店鋪中進行了測試,數據喜人。
(1)測試期間,店鋪訪問量增加200%以上,很多用戶幾乎每天來一次;
(2)70%的訂單中還包括其他商品;
(3)訂閱會員的續費率達到90%到95%;
(4)測試市場中,新增了大約25%的會員,他們幾乎完全來源于此項訂閱服務。
這些數據證明,消費者確實愿意為價值付費——按照Panera一杯咖啡2.2美元的價格計算,只需要4杯,8.99美元基本就喝回來了,剩下的完全屬于“占便宜”。
這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大多數消費者不是拿起咖啡就走,而是順手買了面包等小食,這就意味著連帶率的提升,換句話說,咖啡訂閱成了“流量產品”、“低毛利引流產品”,不賺錢,就是為了拉消費者進門。
進門就是成功的一半,這是零售業的鐵律:對于Panera來說,一方面它將“消費者早上來Panera喝咖啡”變成“消費者來Panera吃早餐”,相當于直接切入了全新的市場,而且還用8.99美元鎖住消費者。
▲Panera的食品
Chaudhary表示,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方式,不僅能讓消費者對我們的咖啡平臺更感興趣,而且還能讓他們接觸到我們咖啡館里的食物,特別是在早餐時間�!�
另一方面,連帶率的提升對于Panera的銷售收入有很好的幫助,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每年平均在咖啡上消費1100美元,很多人對此是相當自責的。
8.99美元直接免除了消費者這種自責,帶來心里的寬慰,更重要的是,之前要花的這1100美元,其實已經放入咖啡的“心理賬戶”了,這下突然“憑空出現的”1100美元,就相當于“撿到的錢”。
▲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理論
人類一般如何處理“撿到的錢”呢?不是存起來,而是揮霍,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有了訂閱制后,70%的到店顧客還買了其他商品。
換句話說,粗略地講,假設1位消費者一年會在Panera買1100美元的咖啡,那么現在就可能變成108美元的咖啡訂閱+1100美元的零食,相當于將ARPU直接提升10%。
最后,這項服務其實還可以更有趣,比如所有訂閱會員在拿咖啡的同時,如果購買其他商品,會獲得積分,X積分換取1件商品;如果希望提升某個時間段的到店率,那么就可以在特定時間段設計積分翻倍等。甚至還可以抄瑞幸咖啡的作業,玩個“百萬大咖”等等。
訂閱制改變商業,Panera抄了Netflix的作業,國內零售商們,這個作業抄不抄?
(文/聯商專欄 零售威觀察王子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