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發新規整治,線上美妝小樣迎最嚴管理?
3月1日,天貓平臺發布《關于新增天貓樣品商品發布規范的公示通知》(下文簡稱“新規”),明確了樣品的定義、分類、商品發布規范等內容。新規將于2021年3月8日起正式生效。
但是隨著小樣來源、真假和效果頻引質疑,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符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國家標準,內容真實、完整、準確。”
在線下,《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將小樣納入普通規格美妝產品同等監管范疇。這也意味著,難以拿到通關證明的進口產品小樣,將面臨處罰風險,這讓許多門店困惑又遺憾。
此次天貓再發文,會是線上小樣的一次肅清嗎?
01
線上賣小樣也要提供進貨憑證
在百度與“小樣”相關的搜索中,“小樣是不是正品?”“小樣和正品的品質是不是相同?”以及樣品來源等問題都是搜索熱門。而隨著美妝線上主力平臺天貓相關規則的落地,這些曾經困擾消費者的行業問題也在逐漸得到規范和解決。
天貓相關規則適用范圍包括:
適用于全行業包服飾、鞋類箱包、運動戶外、珠寶配飾、化妝品(含美容工具) 、家裝家具家紡、圖書音像、樂器、服務大類、汽車及配件、居家日用、母嬰、食品、保健品及醫藥、3C數碼、家用電器、話費通信等。
樣品商品發布要求及違規行為處理如下:
第一條 商家應當在商品或信息中明示樣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價格等要素。
第二條 樣品若發生以下任一情形,天貓將下架或刪除該商品或信息:
1、發布的樣品商品對應的正裝的商品價格,不得高于正裝量同比例價格.如:美妝、食品、母嬰、生鮮、醫藥保健等。
2、樣品與正品品質須保持一致。
3、樣品量原則上不超過正裝的30%。
4、發布的樣品中標題中應明示“試用”、“小樣”、“樣品”、“試用裝”、“體驗裝”等符合樣品信息的屬性關鍵詞。
第三條 樣品本身需要法定經營資質的(如食品類等),商家若將此類商品作為樣品,應當具備該商品相關資質且獲得天貓對應類目授權,否則,天貓將依據《天貓規則》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四條 天貓有權要求商家提供樣品的進貨憑證以供審核,若商家無法提供真實有效的進貨憑證以證明樣品的可信來源,天貓將刪除該商品或信息。若在店鋪裝修區等其他渠道發布的,每次按一般違規行為扣一分。
官方同時表示,隨著天貓業務的發展,為提高天貓平臺樣品市場的營商環境,保障樣品市場良好的試用心智,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可靠的試用商品,拓展更豐富、規范、特色的試用樣品,天貓擬新增《天貓樣品商品發布規范》。
新的規范自2021年3月1日公示,于2021年3月8日起正式生效。
02
為逃避《新規》監管,阿瑪尼變成“阿尼瑪”
化妝品小樣的風靡,正是從線上開始爆發。
小樣,又叫試用裝,一般是化妝品專柜提供給顧客試用,或者當做給顧客的贈禮,但是有人從小樣中看到了生意。多年以前,就有專業從事海外進口品和國內專柜代購的淘寶店家,在網上專職售賣從國內外專柜獲得的小樣。
因其性價比和方便體驗的特性,化妝品小樣備受消費者追捧,成為線上線下門店引流利器,甚至發展為專門的“小樣經濟”。
《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在淘寶平臺搜索“品牌名稱+小樣”等關鍵詞發現,售賣各大美妝品牌小樣的淘寶店鋪數量超萬家,且以售賣目前在市場上占比高的知名進口高端美妝品牌為主,如巴黎歐萊雅、蘭蔻、雅詩蘭黛、科顏氏、理膚泉等。
按價格對比單位容量換算,以某品牌的一款面霜為例,其官網正品售價為740元/50ml,但其15ml的小樣在網上售價僅為40-60元,幾乎是正品的2-3折扣。
但不知道是否因為新規開始發力,記者在此次新規的重點監管平臺天貓商城中看到,售賣化妝品小樣、試用裝的店家不太多。
更有甚者,一家以往售賣大牌小樣的門店,在店內阿瑪尼產品小樣的的寶貝詳情頁面中直接打出“本店銷售的是‘xxx’品牌與‘阿尼瑪’品牌聯名系列”,希望店小二不要因為新規“誤傷”。
從其頁面上可看出,該款產品確為阿瑪尼品牌粉底,店家已將其logo和名稱抹去。而該產品3月1日之前的評論中也可以看出,該店也確實曾經在做阿瑪尼分裝生意。
03
小樣難絕跡
呼吁嚴管同時兼顧市場需求
但某代運營機構的負責人認為,天貓新規對于頭部主播是一大增益。“以頭部主播為例,他所有產品的發貨渠道都是品牌旗艦店,產品的貨源和品牌授權都有保證,而新規的實施,直接導致了腰部主播等拿不到旗艦店授權的人,甚至因為涉及活動形式而沒有辦法開播。”該負責人表示,最終還是要看天貓的執行力度。
該負責人同時還表示,天貓新規覆蓋面有限,現在拼多多也開放了MCN機構的入駐,線上小樣泛濫成災或許還會繼續。
化妝品小樣成為線上美妝產業生意經的同時,線下門店也陷入小樣經濟的焦慮。
1月28日,杭州《都市快報》報道稱,經消費者舉報,一家位于杭州嘉里中心負一樓的店鋪涉嫌“走私”,當地市監管局聯系海關部門協助調查,商家無法提供涉案商品的合法來源證明。近3000件涉嫌走私化妝品(多為大牌小樣)被扣押,初步估算貨值20余萬元,已立案調查。
在《化妝品財經在線》早前的采訪,有業內人士指出,線上化妝品小樣經濟因為直播帶貨更顯復雜。“畢竟專柜流出來的中小樣數量還是有限的,目前市場上的中小樣已經遠遠超出正常配贈數量了。試想一下,按照品牌方正常配贈的話,市場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貨源?”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眼下消費者和渠道對于化妝品小樣的需求愈演愈烈,小樣監管雖然收嚴,線下線上渠道被嚴打,但是“小樣生意不會絕跡”。
華中某專營店店主告訴記者,在HARMAY話梅最早開始經營的時候,她就已經注意到了小樣經濟對門店的引流。“最近又打卡了HAYDON黑洞,小樣確實是線下引流的一個很好的手段,但都說不清這些小樣的來源。”
有代理商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其實今年《新條例》實施以來,就已經含有對所售貨物的來源必須明確的規定,但現在來看,監管力度的缺失還是使得一部分人有機可乘。“小樣經濟必須出臺更加嚴厲的措施,無論是對品牌還是零售經營者而言都是好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