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的故事還能講多久
北京時間8月12日,貝殼發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貝殼營業收入達449億元,同比增長達64.6%;調整后凈利潤為31.40億元。總交易額(GTV)為2.29萬億元,同比增長72.3%。
財報發布后,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貝殼CFO徐濤在電話會議上,介紹了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經營和財務狀況,關于反壟斷和數據安全方面的法規是否對貝殼產生影響,貝殼CFO徐濤澄清稱,前為止公司沒有被反壟斷調查。貝殼在5月,和其他33家企業一樣,及時提交了自查整改報告。
關于第三季度的業績預測,貝殼稱“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營收在145億元至155億元之間,較2020年同期下降約24.6%至29.4%”。
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表示,供需平衡的中性市場是貝殼長期發展的基礎。貝殼積極配合監管機構打擊虛假房源和炒作房價等行為,在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中貢獻力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這之外,彭永東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也再次提及左暉,“在第二季度,貝殼發生的最大一件事,就是我們的創始人和永遠的榮譽董事長左暉先生的離去。貝殼失去了一位奠定我們事業和使命的創始者,居住產業失去了一位始終在探索和價值創造的引領者。”“老左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為實現‘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的使命而不懈努力�!�
盡管左暉已經離去,但在租房行業中,依然是無法磨滅的存在。
01
前左暉時代
1994年7月18日,《國務院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出臺,象征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之路正式啟動。1998年房改后,國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并實行市場化,北京個人購房比例在加大,卻沒有一個可靠的購房服務平臺,房產交易信息嚴重不對稱。同時租賃需求也開始全面暴漲。
據統計,21世紀初我國住宅需求的增量中,以上海、成都和武漢為例,2001年到2010年租賃住宅占新增住宅需求的比例分別達到53.2%,65.7%和31.5%。
隨之而起的是一個魚龍混雜、充滿騙局和欺詐行為的中介市場。
在租賃市場,買賣雙方信息極端不對稱。少數連鎖中介品牌和盤踞居民區當地的個體中介把持北京租房市場的絕大部分話語權。按當時的收費模式,中介盈利靠得更多的是房東和租客的信息差價。
而彼時的左暉大學剛畢業,此后十二年里一直在租房,換了十多個房子,在這中間,他遭遇的幾乎是中國租房史上幾乎無可避免的經歷。
絕大多數租客都在租房過程中遭遇黑中介、欺詐中介費等不良中介行為。除了屢被曝光的黑中介克扣押金、額外收取租戶服務費的現象,圍繞租房者,各種新型騙局都在蔓延。其中一種常見模式為:租戶和中介簽訂租房合同之后,中介自稱被一家公寓收購,將租戶“轉”給公寓方,當租戶重新簽訂租房合同時,卻被要求使用指定的軟件按月交租。
2007年,北京最大的中介公司——中大恒基老板劉益良涉黑被警方刑事拘留。此后劉益良因尋釁滋事罪和敲詐勒索罪被海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八年。自此,一代房產中介梟雄第二次淪為階下囚。而與其一起獲刑的還有他的哥哥劉永科及原中大恒基的15名高層。
三年后的2000年,左暉正式入行,并用二十年時間改變地產行業。在今年5月20日下午,貝殼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疾病惡化于當日離世,享年50歲。
左暉的離去,留下的是中國最大的租房平臺。無數互聯網公司試圖在房地產市場建立類似的交易平臺,并以失敗告終。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都曾是嘗試者。
02
從鏈家到貝殼的擴張
2000年8月,左暉成立了北京鏈家房地產展覽展示中心,首次創建房地產個人購房房展會。展會上熱鬧到失控的畫面證實了左暉的判斷——這果然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行業。
2001年11月,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誕生,第一家門店“甜水園店”開業,11月25日,現任大客戶經理王曉斌首開第一單。
當時鏈家投資額總共不到300萬元,左暉用了三年時間做到了安身立命。從2005年開始,鏈家進入發展快車道,從30家店面做到了300家店面。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底鏈家門店為1500間,經紀人3萬名;但到了2015年底,鏈家門店已經突破5000家,經紀人8萬名。
2010年,左暉挖來彭永東,技術賦能打造“樓盤字典”,把房子的各種信息,如房屋戶型圖、房屋坐標、樓盤環境、與地鐵距離、歷史交易數據等,通過300個字段集合成一個大數據,供經紀人調用。該項目自2009年啟動,投資了4億多元,建立了全國28個城市的7000萬套房源數據,數據容量突破1200T。
左暉直言說他當時完全不知道做這些數據的電子化到底需要什么,也尚不清楚未來如何使用,但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
勢如破竹,2015年,鏈家又在短短10個月內獲得近90億融資。2016年4月,鏈家又完成B輪融資及B+輪融資,融資額70億元。
2018年4月,起源于鏈家的貝殼作為獨立品牌上線運營,并于2020年8月13日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
如今回頭來看,左暉確是個具有遠見的戰略家,擅長為未來布局。左暉要求入駐貝殼的商家或房主發布真實房源信息,讓信息無差別分享。他希望貝殼是一個成長共同體,創造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價值。
貝殼的存在直接讓這個行業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透明、專業、標準、真實。
近三年內,貝殼憑借真房源概念在中介行業內一騎絕塵。2021年Q1財報顯示,期內貝殼已經實現成交額1.07萬億元,同比增長224.2%,其中,存量房交易為6734億元,同比增長244.2%,新房交易為3434億元,同比增長194.9%。
經歷三年奔跑,貝殼實現了扭虧。
03
離開左暉的貝殼能走多遠
左暉在2021年5月20日因病離世后,有同行悼念道,“左暉用鏈家、用貝殼在最土、最臟、最混亂的行業中種出了花。他扶正了一顆大樹。”
左暉的社會價值在于:讓一個曾經坑蒙拐騙橫行、相互敵視甚至斗毆的行業逐步建立起職業尊嚴。
采訪中,左暉經常提到 “我們這一代人”。他說過,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企業家都有一個宿命:想去創造一些東西、改變一些事情、承擔一些責任。于他自己,是 “讓中國人在房子相關的消費,服務和體驗能得到一個基本保障�!�
在世時左暉的低調也來自這個認知:當下中國企業界的種種成功,不過是在補歷史的欠賬,也就沒什么好說的。
左暉創立的鏈家與貝殼,對國內的房地產經紀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他被稱作是改變房地產行業游戲規則的人,也是房地產經紀行業的變革者。
但這個變革也一直伴隨著質疑聲。貝殼出現之后,除了被我愛我家離職副總裁胡景輝曝出疑似聯合推動房價房租上漲外。58同城CEO姚勁波也在社交平臺發文,實名舉報貝殼通過利益的不同分配方式,強制讓房企進行“二選一”,以獲得獨家房源進行壟斷,并呼吁國家反壟斷罰款貝殼40億元(4%標準)。
今年2月初,深圳公布了全市3595個小區二手房成交指導價,打開了政府調控二手房市場的“潘多拉魔盒”。隨后,成都、西安、上海、無錫、寧波甚至鹽城等城市也陸續跟進,出臺了相關政策,而在這些政策的施壓下,二手房市場降溫明顯。
4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騰訊、滴滴、愛奇藝、百度、貝殼等34家互聯網企業開了個會,要求充分發揮阿里案警示作用,讓這些企業限期全面整改問題,建立平臺經濟新秩序。
而在7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頒布的《關于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明確要因城施策,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四方面的問題也進一步讓房地產市場有所“降溫”。
這很難不說不會給貝殼帶來影響。畢竟自2021年初以來,其股價已經累跌超67%,市值也近乎跌回233億美元原點。
離開了左暉的貝殼如何講出新故事,彭永東的宿命會是如何,中國租房者未來又是什么樣,我們只能等待時間揭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