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告別“榮耀”?
臨近高校開學,作為一個手機測評博主,Jason收到了很多關于挑選手機的私信,為此,他還專門做了一期講解視頻,在一眾性價比較高的手機中,售價2699的榮耀50成了年輕群體中呼聲最高的那一款。
自從去年11月份宣布獨立后,新榮耀這家自稱全中國頂級的創業公司,似乎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度。單飛之后的榮耀,前途和未來看起來都很美好,原有的品牌影響力、用戶基礎,都是榮耀的優勢。
當然,伴隨而來的,也有各種各樣的質疑,比如芯片供應鏈如何保證,以及榮耀未來的定位到底在哪里。其實,這些輿論的中心無非聚焦在離開華為這棵“大樹”后,新榮耀能不能超越榮耀自身?
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要知悉,榮耀之于華為的得與失,都有哪些。
成于華為
在華為終端的崛起史上,榮耀無疑是一位大功臣。榮耀的誕生,很大程度上幫助華為填補了中低端手機的空白,阻擋一些友商的圍攻。而榮耀的優勢,也正是來自華為強大基因。
作為華為的曾經的品牌“長子”,從硬件設施上來看,榮耀從華為那里繼承了很多財富:比如8000位員工,全國5個研發中心、100+業界一流水準的實驗室,以及中高端手機原班研發團隊等等,據了解,這些人中,他們有的是芯片設計師,有的是影像解決方案專家,還有很多是做通信出身,共同繼承了華為在芯片、影像、通信等方面的核心能力。這些都給新榮耀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保證了榮耀的研發實力。
圖/榮耀官微
此外,作為一個主打年輕群體的手機品牌,榮耀主打性價比,過硬的技術以及華為自帶的品牌好感度,成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活躍的核心用戶,Jason的粉絲們,就是屬于這一波群體。
但這些都還不是榮耀最大的優勢。
榮耀最初發端于線上品牌,其在成立一年的時間就接二連三推出了榮耀3C、榮耀3X、榮耀X1、榮耀6、暢玩等產品,10個月內總銷量超過1000萬臺。飽嘗電商模式甜頭的榮耀并未鉆進性價比的牛角尖,而是隨時代浪潮及時調整了方向。
隨著線上渠道成本的增加,從2015年起,榮耀開始在多地布局門店,渠道向下延伸。在新榮耀獨立之后,其更是改革成為了經銷商共同持股的模式,與廠商成為了真正的利益共同體,這致使榮耀在渠道上比任何一個品牌都要更加緊實。
不難預測,未來線下渠道,榮耀的銷售占比會隨之提高。加上原有在線上的基礎,榮耀的渠道勢必會成為其殺手锏。
根據榮耀CEO趙明提供的數據,2020年,榮耀中國市場份額一度達到16.7%,成為中國前二品牌,雖然該數據后來 在 華為遭遇芯片危機之后曾跌落到3%,但根據榮耀7月2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其最新的市場份額已經回歸至14.6%。
從未來的發展上來講,榮耀也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榮耀可以承接華為新推出的鴻蒙系統。
目前,華為鴻蒙系統雖然得到了眾多支持,市場也頗為看好,一些和鴻蒙有合作的概念股也大漲特漲。但是,鴻蒙能否跨過16%的市場份額生死線,最為關鍵的還是要看手機。
能否在手機市場撕開一個缺口,對鴻蒙的生存至關重要。
圖/榮耀官微
從目前的國產手機市場看,雖然小米、OPPO、VIVO都自稱華為為“友商”,但實際上,幾家公司明爭暗斗,都對華為有著很深的戒備心理。這個時候,剛剛獨立的榮耀,就顯得尤為關鍵。
也就是說,在未來,鴻蒙操作系統,可以作為榮耀最大的差異化賣點。目前,手機技術革新已經達到瓶頸,操作系統更是苦安卓和蘋果久矣,而鴻蒙系統如今能夠實現多端手機、電腦物聯網的協同,一旦技術成熟,這些全新的體驗或許會引一起一場新的消費革命。
因此,在華為芯片得到制裁時,榮耀作為這樣一個關鍵的切入口,在未來擁有很大的潛力,這是新榮耀的機遇。
能否超越華為
雖然,榮耀從華為那獲取了豐厚的“嫁妝”,但對于新榮耀來說,還是要經歷一個“打破重建”的過程。
據了解,在2019年巨量引擎手機行業白皮書里,榮耀已經與華為和 vivo 成為當年僅有三家品牌用戶凈入的手機品牌,而2020年上半年的白皮書里,榮耀再次成為少數維持用戶凈流入的手機品牌。其中,榮耀的流入用戶主要來自競爭對手小米和 OPPO,而榮耀用戶的流出,則大多丟失到華為和蘋果等高端品牌。
圖/榮耀官微
可見,從華為獨立之后的新榮耀,其在高端化方面也將受制于華為。CEO趙明也十分清楚這一點,他曾表示,未來,只有實現高端突破,把高端品牌立穩,榮耀服務全人群的目標才能成為現實。
因此,目前的新榮耀,要瞄準華為、三星、蘋果這些最佳的競爭對手,去超越他們。在榮耀50系列發布會上,趙明也向外界公開了榮耀梳理后的產品系列組合:Magic系列、數字系列和X系列,Play系列則將成為線上子品牌。
8月12日,榮耀Magic3系列新品正式發布,包括榮耀Magic3、榮耀Magic3 Pro、以及榮耀Magic3至臻版三款機型,售價從4599元起。該系列也被定位為旗艦系列。
不過榮耀要沖擊高端也并非易事。一是芯片供應的節奏,多家主流廠商已經推出搭載驍龍888處理器的旗艦產品,榮耀在第三季度才推出,競爭力如何未知;二是在品牌方面,失去華為品牌的光環,以及華為自研麒麟芯片的加持,榮耀還能否同樣受到既有用戶的青睞,還待市場反饋。
總之,要在廝殺激烈的高端市場打下一片天地,對新榮耀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此外,新榮耀還需要面對目前全球手機品牌都要面對的最大隱憂——手機市場飽和。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數據報告顯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在今年5月的出貨量僅為2296.8萬部,同比下滑32%。
可以說,目前的手機行業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這對一個剛“誕生”的品牌來說,實在有點生不逢時的意味,未來,這將會是榮耀長期要面臨的隱憂之一。
圖/榮耀官微
而其他的廠商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已經目光瞄向國外市場,比如小米、OPPO等品牌都在一些新興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榮耀在捋清戰略思路后,必須加快在海外市場部署。這對于新榮耀來說,既是全新的機遇,也是挑戰。
在Jason收集素材的時候,找到了榮耀年度戰略會議的資料,在會議中,趙明為全新的榮耀定下明確的戰略方向:以成為全球標志性的科技品牌為目標。
這當然不只是公司的期許,還包括其背后持股的渠道商,以及像Jason這樣的博主其背后的粉絲。
新榮耀到底能不能超越榮耀,或許還不能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但對于新榮耀來說,只有拋棄幻想,自己成為大樹,才能在下一個拐點中,實現突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