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店怎么開才成功?開在奶茶店旁邊
好的選址是門店成功的一半。 選對位置,就是選中了低成本高質量的線下流量。
正因此,知名品牌每年都會在選址上投入重金,高級選址專家年薪過百萬。當下,手握大量資本,線下新消費品牌攻城略地,快速擴張,線下門店的競爭更加激烈,選址失敗的代價也日益高昂。
大數據選址,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但數據往往只能提供參考依據,最核心的選址邏輯仍是知名品牌的秘密、選址專家的秘籍。那有沒有可能通過一些具有商業代表的業態數據的關聯,推測出一些這樣的選址秘籍?這個問題我們也很好奇。因此我們計劃尋找一個行業,做一些數據的關聯分析。
火鍋,無疑是線下生意中最受矚目的品類。沒有什么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根據《2021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數據,2020年火鍋市場規模已經接近6000億元,是手機市場的3倍。這一賽道不僅有海底撈、呷哺呷哺、撈王這樣的上市公司,也有不斷融資的巴奴、周師兄等新玩家,資本熱度居高不下。當然,這里還有無比激烈的競爭,2020年我國共有41.9萬家火鍋相關企業,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的火鍋企業更是達到了3萬多家。選址,對這個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知名火鍋品牌的選址都有什么特點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聯合時空大數據公司「億景智聯」一起做了一些探討。
這幾年,火鍋店們紛紛做起奶茶生意。比如,2019年海底撈推出了包括奶茶、茉莉奶綠在內的4款自研測試奶茶,2021年不僅推出了9.9元的DIY自制奶茶店,還在上海和南京等地開設了海底撈品牌奶茶店。再如,小龍坎推出“龍小茶”,算是正式邁入茶飲市場。更早之前的湊湊,則一直是“火鍋+茶飲”的模式。
既然如此,那火鍋店和奶茶店會有什么關聯么?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監測并獲取了知名火鍋品牌和奶茶品牌全國主要城市的門店數據,一探究竟。
一、分析邏輯
為了探究火鍋店與奶茶店的相關性,我們先監測并獲取了知名火鍋品牌在全國幾個主要城市的門店信息,以門店為中心,200米為半徑做為評價單元,統計這一范圍內的各品牌奶茶店數量和火鍋店數量,并測算其相關性。
分析邏輯
首先,我們選擇了商業發達的一線城市北上深、新一線城市杭州與成都、重慶。
此次,我們選擇的火鍋品牌有: 呷哺呷哺、 海底撈、 小龍坎老火鍋、 彤德萊、 小肥羊、 重慶劉一手火鍋、 東來順、 湊湊火鍋·茶憩、 大龍燚、 巴奴火鍋。
數據顯示,海底撈、呷哺呷哺在這六個城市有最多的門店,分別達到408家、361家。相比于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在連鎖品牌火鍋店的數量要大幅領先其他城市,分別達到493家、269家,這很可能與其商圈數量、消費能力相關。
北京呷哺呷哺的數量大幅領先其他城市,達到300家,上海僅有52家,深圳則僅有6家。上海有最多數量的海底撈門店,達到122家,但是與北京99家的差距不明顯。
在火鍋之都重慶,這些品牌很難有連鎖品牌能搶占高地,海底撈數量相對較多達到33家店,呷哺呷哺、湊湊、巴奴并未開拓門店。
主要城市火鍋數量,數據來自億景智聯
從圖片上密密麻麻的標記,也能感受到人們對于吃的熱情。
北京火鍋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上海火鍋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杭州火鍋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深圳火鍋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重慶火鍋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成都火鍋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在這些火鍋店的200米半徑范圍內,出現的奶茶品牌有: 蜜雪冰城、 書亦燒仙草、 益禾堂、 古茗、 Coco奶茶、 茶百道 、 1點點、 快樂檸檬、 七分甜、 喜茶、 一只酸奶牛、 鮮芋仙、 奈雪の茶、 茶顏悅色、 一芳水果茶、 鹿角巷、 四云奶蓋貢茶、 鮮果時間、 本宮的茶、 茶桔便 、 樂樂茶 、 侯彩擂、 果呀呀、 阿秋拉尕酸奶、 注春。
北京奶茶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上海奶茶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杭州奶茶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深圳奶茶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重慶奶茶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成都奶茶店分布,數據及圖片來自億景智聯
二、火鍋店和奶茶店有相關性么?
整體看,答案可能是:并不怎么相關。
火鍋店與奶茶店的相關性,數據來自億景智聯
首先,我們先定義相關性的判斷方法。衡量A 和B之間的相關性,我們重點會看A 會不會隨著B的變化而變化。相關系數越接近于1或-1,相關度越強,相關系數越接近于0,相關度越弱。一般來說,0.8-1.0 意味著極強相關 ,0.6-0.8 意味著強相關;0.4-0.6意味著 中等程度相關。
那我們取0.5作為中間值來看,只有特定城市,少數火鍋品牌與奶茶品牌形成了相關性。比如,在北京,樂樂茶附近有非常大概率會有一家巴奴火鍋店,在成都,海底撈旁邊很可能會有茶百道。
這種關聯性,倒是可以理解。一般來說,火鍋店、奶茶店多屬于餐飲、茶飲中的消費價位相對適中的品類,因此都要求大客流量。
杭州是火鍋店與奶茶店相關性最高的城市。喜茶與湊湊火鍋,奈雪與呷哺呷哺、奈雪與小龍坎均呈現了中度的相關性。這很可能與杭州是新一線城市,近年來快速發展,形成了不少新的商圈。比如,此前有媒體采購過喜茶的選址邏輯,一般喜茶以“商圈覆蓋為主”,也借鑒了肯德基、麥當勞選址體系。
數據來自億景智聯
具體到每個城市,在北京,火鍋店周圍,出現最多的奶茶店品牌是Coco、1點點、本宮的茶。當然,在火鍋店旁邊,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火鍋店,出現最多的火鍋店品牌是呷哺呷哺、海底撈、東來順。如果你在北京,Coco的周圍有80%的概率會有一家呷哺呷哺。
在上海,火鍋店周圍,出現最多的奶茶店品牌是Coco、1點點、喜茶。火鍋店競爭Top3則是海底撈、呷哺呷哺、小肥羊。
在深圳,火鍋店周圍,出現最多的奶茶店品牌是喜茶、奈雪、1點點。火鍋店競爭Top3則是海底撈、小龍坎、大龍坎。
在杭州,火鍋店周圍,出現最多的奶茶店品牌是喜Coco、1點點、茶百道。火鍋店競爭Top3則是海底撈、湊湊、小龍坎。
可以看到,在一線城市,1點點、Coco很可能是火鍋店選址成功的密碼之一。當然,每一個商圈,你都大概率會遇到海底撈的競爭。
在火鍋盛行的成都和重慶,則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相關性。
在成都,火鍋店周圍,出現最多的奶茶店品牌是書亦燒仙草、茶百道、1點點。火鍋店競爭Top3則是海底撈、小龍坎、大龍坎。在重慶,火鍋店周圍,出現最多的奶茶店品牌是書亦燒仙草、一只酸奶牛、茶百道。火鍋店競爭Top3則是海底撈、劉一手、小龍坎。
這可能意味著,在成都、重慶,書亦燒仙草、茶百道可能意味著更好的流量。當然,在西南,可能依然無法避免和海底撈、小龍坎的直接競爭。
數據來自億景智聯
北京火鍋店200米緩沖區范圍內奶茶店的分
我們進一步分析不同城市里不同品牌的相關性。
在北京,巴奴火鍋周邊,奶茶出現排行top3為Coco、喜茶、本宮的茶;呷哺呷哺和海底撈周邊最多的奶茶店是Coco奶茶。因為呷哺呷哺門店數量眾多,大量海底撈、巴奴附近應該都能找到呷哺呷哺門店。
在上海,呷哺呷哺周圍大概率會有CoCo、1點點、喜茶、快樂檸檬,海底撈旁邊很可能也會有1點點、CoCo奶茶。相對而言,上海的火鍋店競爭還沒有特別明顯的競爭關系。大部分火鍋店相距超過200米。
數據來自億景智聯
在深圳,海底撈與呷哺呷哺也會有一定的競爭。海底撈旁邊很可能會有奈雪、喜茶。
數據來自億景智聯
綜合上述信息和數據,我們也做了一些統計。在北京,呷哺呷哺和海底撈與周邊奶茶店有關聯關系。與呷哺呷哺有關聯的奶茶店有coco、一點點、本宮的茶 ,而海底撈和Coco奶茶更容易同時出現。
在杭州,湊湊與奶茶的關聯度最強。湊湊旁邊,你可能會發現喜茶、1點點、CoCo、茶百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