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出230家直營門店,它是烘焙江湖被忽略的“高手”玩家
在烘焙領域,一匹低調的黑馬,最近出現在職餐的視野中:
不僅開出230家直營店,在全國開一家火一家;
顧客為了買一份它家點心,最少要排隊2小時;
相比其他品牌主攻吸引年輕人,這家品牌“老少皆宜”,老年人更是其忠實粉絲;
它就是起于江蘇南京的——瀘溪河。
在“國潮點心”的江湖里,脫穎而出眾多武林高手,比如長沙派的墨茉點心、虎頭局;江西派鮑師傅、詹記桃酥;北京系的稻香村……
而這其中,有的站在資本和聚光燈之下備受寵愛,有的低調擴張慢慢成為“最強王者”。
究竟瀘溪河為什么能做到“永遠在排隊”?
而它又是如何趕上“新中式糕點”的風口越戰越勇?
跟隨職餐一起深度剖析瀘溪河的商業案例及創新模式,了解烘焙低調黑馬的上升路徑。
年銷售10億元,“平均每秒就賣出1斤”
生于“中國桃酥之鄉”,起于江蘇南京
“平均每秒就賣出1斤”;
年銷售10億元;
開一家火一家,排隊至少2小時;
……
如果是一兩家門店排隊爆火,我們還可以稱之為“網紅效應”,那開出230多家直營店,在不同城市家家店排隊爆火,這樣的企業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過人之處。
很多人心中都有疑問,創立近10年的品牌瀘溪河,為什么它能如此火爆?
1、瀘溪河和詹記、鮑師傅等創始人都來自中國桃酥之鄉
也許第一個理由,就是瀘溪河創始人黃進的出生地,也就是他的家鄉江西。
談及烘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被譽為中國桃酥之鄉、中國面包之鄉的江西。
過去,江西資溪是一個常住人口不到 10 萬人的小縣城,如今卻走出了一支近 5 萬人的“烘焙大軍”,并帶動周邊像是金溪、鷹潭等村民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開店。
像是鮑師傅的創始人鮑才勝是江西金溪人,開出一百多家門店的詹記創始人,詹振華都是江西人。
這樣的育人沃土,造就了一批烘焙大咖,黃進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他15歲開始學習中式糕點制作,17歲揣著800塊錢開始了創業之路,走南闖北之后,2013年在南京成立新中式糕點品牌瀘溪河,品牌取名也源于黃進家鄉的一條河流。
2、憑借“好吃不貴、新鮮現烤”從南京脫穎而出
做桃酥的很多,江西人到外地打拼的也很多,但是能跑出品牌的卻很少。
黃進在創業的前十年也是跌跌撞撞,賣過面包,也做過很多賠本生意。
在2013,他師從“詹記”,在南京開了第一家自己瀘溪河的品牌店,從小店走向大店,從品牌走向連鎖,從區域走向全國。為什么瀘溪河的桃酥能從南京火到全國?
在瀘溪河的門店里,有這樣一排字:
桃酥的秘密
96小時物理調油
無添加 10道傳統工藝 22℃恒溫恒濕打面
1次控壓均勻開花
170度烘烤酥脆出爐
桃酥尤其受老年人喜愛,但以前的桃酥質感偏硬,還容易掉渣,口感并不是特別好,很多年輕人不喜歡。
黃進說自己想做老少皆宜的“新”式糕點,新式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符合現代口味,所以瀘溪河一直創新研發,包括標準化的制作手法,桃酥的克重41克等都有嚴格控制。
“東西好不好,一口便能吃出來”,桃酥好吃也讓他迅速在南京打開市場,一開就是幾十家店。
近10年的中式糕點品牌,
如何搭上“新中式烘焙”的東風?
烘焙行業有一個魔咒——“5年洗牌一次”。
較之于以往,今年這個賽道“更刺激”、“更精彩”、“更備受關注”。
因為涌現了很多黑馬,比如長沙派的虎頭局和墨茉點心。
據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共發生9起新中式點心融資事件。
其中墨茉點心局一年內完成4次融資;虎頭局半年獲得了紅杉基金、IDG資本、GGV紀源資本等2輪融資,融資數額也是很驚人。
而除了長沙派,鮑師傅估值100億,北京稻香村等老字號開始創新新玩法,新中式烘焙的風口再次降臨。
創立近10年的桃酥糕點店瀘溪河,又是如何借勢為自己“加柴續火”的?
1、以“桃酥”為主打,上線多款“網紅”新品,現做限購造“排隊效應”
職餐記者最近去了瀘溪河在通州萬達開的新店,新店開業5天還是有很多人在排隊,工作日排隊、非飯點排隊,這樣的人氣爆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排隊的爆火現象一方面與開業優惠活動有關,一方面與品牌勢能有關,而一方面是因為它的限購,一人只能買一盒桃酥,這也是排隊的原因之一。
而為了借上新中式烘焙的東風,讓不僅僅是老年人,喜歡桃酥的人進店,瀘溪河上線了很多新品。
比如松松小貝、綠豆餅、泡芙、麻薯,而且口味都是比較特別的,像是泡芙,有咖啡爆珠味道的、楊枝甘露味道的;麻薯有咖啡麻薯,綠豆餅也是造型別致可愛。
有數據顯示,從采樣的南京瀘溪河多個門店看,松松小貝、泡芙、綠豆餅為排名前三的產品,銷量大約是所有桃酥銷量的200%。
產品豐富、現做現售、限購等待(桃酥出爐大約4個小時)讓瀘溪河家家門店有排隊,有很多年輕人把產品曬到點評、短視頻、小紅書等平臺,帶動大流量傳播。
2、對比同品類,價格每份便宜1-2元,從價格上打造壁壘
而除了“物美”,顧客最在乎的就是“價廉”。
瀘溪河的定價策略也是圈粉的一點,像是桃酥瀘溪河1元1片,一盒10片9.8元,像普通的糕點店3片是8元,一片就是2元多,鮑師傅是1.4元1片,基本上在1.3元-2元之間。桃酥基本10片起售,這就意味著瀘溪河比競爭對手低3-10元。
而除了主打產品,其他產品也是如此,松松小貝一枚價格在3~4元,而競爭對手鮑師傅肉松小貝的價格區間恰恰落在5~8元。再看泡芙,瀘溪河主打現做的小泡芙,價格在1.5~2.5元之間,而競爭對手部分現做泡芙在8-16元。
在價格上的優勢,讓它也收獲了很多回頭客。
3、區別于“袋裝”,采用“盒裝”體驗感好、效率高
而根據職餐記者探店觀察發現,大部分瀘溪河的糕點都是以“盒裝”來售賣。
很多糕點店都是袋裝售賣,透明盒裝有很多優點:
1)顧客體驗感更好,一盒盒擺整齊,顧客還能看到產品,不會壓壞變型。
2)以往袋裝按斤稱重,顧客自己選要幾個,但是看到小盒裝,一般嫌麻煩直接來一盒,這就從另一方面增加了銷量。
3)而對于門店來說,盒裝也提高了店員的揀取效率,不用根據顧客的個數再裝袋稱重。
看似一個小動作,卻一方面增加了銷量,一方面提高了店員效率,顧客的體驗感也有提升。
所以瀘溪河之所以能夠一直火,開出230家直營店,都藏在這些細節里。
職業餐飲網總結:
近幾年,中點和西點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而新中式點心的崛起,也在逼著傳統的中式點心在創新。
瀘溪河的火爆給餐飲老板帶來的借鑒意義,在于兩點:一點是它在“桃酥”品類上的創新,讓它從5萬江西創業大軍中坐上王者交椅,一點是他以最快的速度,最合適的融合創新玩法,搭上“新中式烘焙”的東風,沒有錯過這個風口。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