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攜手遙望網絡開啟直播助農首秀
4月28日,由人民日報新媒體與星期六子公司遙望網絡聯合推出的“‘鄉’約‘浙’里 鄉村振興傳播計劃助農直播浙江專場”在浙江杭州正式開啟,并在人民日報快手直播間和瑜大公子快手直播間同步直播。
直播現場,臨安紅薯、天目山春筍、溫州鴨舌......眾多來自浙江的特色農副產品,以及認養一頭牛、姚生記、五芳齋、幸福西餅、Airmeter空刻、德輝、每鮮說、螢石、新農哥、浙梅、阿婆家的等品牌好物上線直播間,在遙望網絡頭部主播瑜大公子的力薦下,受到網友們熱搶,短短4個小時,直播帶貨農產品110多萬件,超25萬斤,其中新農哥甜糯板栗仁5分鐘售出近13萬袋,紹興黃酒僅3分鐘就售出6萬多斤。
“我自己就是浙江人,很高興能作為這次活動的主播,為自己家鄉的農副產品‘代言’,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把家鄉的好貨寶藏帶給大家,讓更多人感受到浙‘鄉’魅力,為家鄉的鄉村振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瑜大公子在直播現場如是說。
近年來,隨著“三農”工作重心轉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加快鄉村振興,穩步提高農村群眾收入,成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是首次明確提及“農產品直播帶貨”的中央一號文件。4月,《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指出,到年底,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將突破4300億元。
毫無疑問,電商正被視為鄉村振興的有效助力,而直播電商作為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電商新模式,也被寄予厚望。
在這背后,是眾多主播紛紛通過直播帶貨為農產地拓寬農產品銷路;是不少地方的市長、縣長化身帶貨主播為當地農產品“代言”;是直播電商企業、平臺等社會各界力量的通力合作。
為了進一步聚合多方力量,推動鄉村振興,2021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新媒體正式啟動鄉村振興傳播計劃,明確將依托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廣泛匯聚資源,打造展示鄉村振興實踐、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窗口,凝聚全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而通過直播電商助力鄉村振興,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作為以直播為核心的新電商領軍企業,遙望網絡成為人民日報新媒體合作伙伴,聯合推出“云游魅力鄉村 共富美好生活”助農直播項目,雙方決定在2022年共同打造6場農產品專項直播,覆蓋華東、西南、東北等區域。
“鄉村振興傳播計劃助農直播浙江專場”正是該直播助農系列的首場直播。直播現場,短短4小時,就有數十件浙江地域特色的農副產品被展示在全國消費者面前。在主播瑜大公子的介紹下,消費者們不僅對各式各樣的農產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有不少人對浙江的鄉間風土產生了濃厚興趣。
對于此次助農直播,遙望網絡方面表示,遙望網絡想做的不只是用一場場直播活動來實現簡單的直播助農來推動鄉村振興,此次與人民日報新媒體攜手,更是希望以助農直播為契機,發揮雙方資源、技術優勢,幫助鄉村農人學會使用直播電商,幫助鄉村農產業接軌新技術并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此前,遙望網絡曾憑借供應鏈優勢,開展數次助農直播。2020年,遙望網絡簽約的明星主播王祖藍連線央視主播歐陽夏丹,在央視新聞“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第二場公益直播中為湖北帶貨;2021年,遙望網絡發起了多場助農公益直播,由旗下知名主播瑜大公子和李宣卓進行助農帶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萬物皆可直播,人人皆可直播的當下,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一場直播,普通農人也可以成為帶貨主播,簡單、低門檻的操作,讓農產品直播帶貨能夠以個人、家庭為單位,極其簡便地進行。
據悉,遙望網絡在未來還計劃和100個縣建聯,大量挖掘、培育縣(市、區)原生優質內容創作者,并通過幫扶直播技能培訓等方式,讓更多的人可以有能力去推薦家鄉好物,可持續化助力鄉村農業經濟發展,做活做新農村電商。
李克強總理曾提出,要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而今的直播電商或許正如總理所期待的那樣,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力量,讓億萬小農戶與瞬息萬變的大市場更好連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