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被指歧視亞裔 知名彩妝品牌ND道歉
美妝品牌屢屢翻車,不是在道歉,就是在道歉的路上。
今日凌晨4時,歐美知名彩妝品牌NATASHA DENONA(簡稱:ND)同步在微博和小紅書上發布致歉聲明,起因是品牌創始人被指歧視亞裔。具體是怎么回事?海外名人自創美妝品牌在中國還香嗎?
01
被指歧視亞裔 又一品牌道歉
公開資料顯示,ND品牌是化妝師NATASHA DENONA的同名彩妝品牌,品牌于2015年底創立,因“日落眼影盤”走紅海內外。2020年下旬,該品牌進入中國,次年開通了天貓海外旗艦店,深得中國消費者喜愛。
但因為一條視頻,ND正在遭遇信任危機。6月11日,ND品牌創始人Natasha在海外社交平臺Instagram上分享了一條“單眼皮眼線教學”視頻,被指歧視亞裔。網友們反感的點在于:其一,從長相看,視頻中的模特是典型亞洲臉,但不是單眼皮;其二,化妝師在模特的眼皮上畫上粗粗的眼線,被指妝容丑化,是對亞裔的“刻板印象”。
圖源網絡 單眼皮眼線教學視頻
視頻一出,大量粉絲表示不滿,留言反駁亞洲女性不會這樣畫眼線,隨即Natasha本人回復網友評論,大意是,“正因為你不這樣做,才要啟發你。”這些言論最終徹底激怒了網友。
這則視頻不僅在海外引起爭議,國內網友也認為敗好感。“Natasha畫法根本沒有任何美感,擺明就是丑化亞裔”“以后買眼影,拒絕ND”。
圖源網絡
輿論爭議不斷,Natasha本人最后刪掉了視頻,更是前后兩次下場道歉。幾日前,Natasha錄制了一段本人出鏡的道歉視頻,但未能平息眾怒,今天凌晨ND品牌再次在Ins以及國內的微博和小紅書上發表致歉聲明。
致歉聲明中,Natasha表示:我想為數日以來,因為我發布的眼線教學視頻和評論回復而傷害到的每一個人,致以誠摯的歉意……從今天開始,我和ND品牌一定會對種族刻板印象的相關內容保持自省。
ND產品圖
盡管連連道歉,網友們仍然不買賬。“人們總是犯一些顯而易見的錯誤,這份道歉也不算誠懇”;“刻板印象,美化點是‘東方印象’,并不會隨著歷史發展和現實去重新認識‘東方’,一種無意識的‘歧視’”;“不會再買他家了,很失望”。
截自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ND并非是第一個因種族偏見與文化差異翻車的品牌。去年年底,迪奧因一組宣傳照被指丑化亞裔,隨后品牌公開致歉;更早前杜嘉班納則因“起筷吃飯”廣告遭到抵制,最后取消了上海的時裝秀。
從美妝圈來看,今年各類營銷翻車事件也不少。比如此前沸沸揚揚的寶潔“女人的腳比男人臭”的內容文案,“海豚皮”面膜廣告等。
消費者不是消費品。人們并非是要求審美趨同,只是不希望被帶有偏見的眼光看待。
02
進口眼影熱賣榜第二,現遭“拉黑”
回到ND事件,創始人Natasha和ND品牌是什么來頭?
Natasha于1970年出生于克羅地亞,母親是一位化學家和技術插畫家。在長輩的熏陶下,Natasha對藝術有著自己的見解,從小學習舞蹈的緣故,她開始有了接觸化妝品的機會。在負責了色列著名導演Jér?me Savary執導的音樂劇《Cabaret》全部成員的妝容并大獲成功后,她意識到,原來自己的激情是化妝,而不是表演。
ND品牌創始人Natasha
在她25歲時,她放棄了模特和戲劇界的工作,開始專注于“化妝”領域。1996年她成為國際超模BAR RAFAELI的私人化妝師且長達15年之久;為MANGO、GQ、Marie Claire、ELLE、InStyle等雜志和活動提供化妝服務,在歐美美妝時尚圈名噪一時。
截自ND品牌官網
此后,她還在2002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化妝學院,最終在2015年創造出同名彩妝品牌NATASHA DENONA。
因為創始人專業化妝師的背景,ND品牌自出生就受到矚目。此后,借助卡戴珊等歐美圈人氣美妝KOL,以及創始人Natasha在社交平臺上的影響力,2017年品牌眼影盤發售一小時便被搶售一空。
ND品牌的走紅與創始人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系,同時也因為抓住了社交媒體的紅利。時至今日Natasha本人仍然廣泛活躍在社交平臺上,通過視頻教學與粉絲互動,傳遞化妝理念和推廣自家品牌。當前,在Ins上,Natasha本人的粉絲數為136萬,遠遠超過ND品牌。
截自Ins
在中國,ND眼影也有不低的人氣,其在小紅書有超1萬+篇筆記。據了解,ND品牌起初是通過絲芙蘭天貓海外旗艦店進入中國市場;2021年1月,品牌開通獨立的天貓海外旗艦店,并于同年12月在西安開設中國內地首家線下體驗柜臺。
從品牌天貓海外旗艦店來看,店內上線了眼影、口紅、粉底液等多個品類產品,擁有35個sku,而15色眼影盤依舊是ND品牌的主打品,售價588元,總銷量1萬件,為今年618進口眼影熱賣榜第二名。
不過在此次事件后,國內網友直呼“拉黑”品牌,更大的考驗正等待著ND品牌。
03
海外名人美妝品牌還香嗎?
網紅博主、明星或者化妝師下場做美妝品牌的例子多不勝數。相比中國明星與網紅自創品牌后的“放養”,歐美明星名人將品牌當成自己的一份事業,親力親為為品牌背書、宣傳,品牌也往往帶有鮮明的風格,所以成功的概率更高,不乏如Charlotte Tilbury、Fenty Beauty等品牌已經被大集團收入囊中。
2019年前后,在中國進口品爆發的浪潮下,海外名人自創美妝品牌爭相入華。英國彩妝師同名品牌Charlotte Tilbury(簡稱CT),知名歌手蕾哈娜創立的Fenty Beauty,網紅金·卡戴珊美妝品牌KKW FRAGRANCE,迪拜美妝達人Huda Kattan品牌Huda Beauty,人氣美妝博主J姐品牌Jeffree Star Cosmetics等紛紛入駐天貓。
各品牌產品資料圖
據天貓數據,蕾哈娜的Fenty Beauty上線第1個月成交居彩妝高光品類第1名;KKW FRAGRANCE上線1分鐘賣空15000瓶香氛;而HUDA BEAUTY開店首日眼影盤1秒售罄。
經過2-3年的時間, 如今這些品牌都怎么樣了?
截至目前,Fenty Beauty天貓海外旗艦店粉絲最多,擁有113萬關注;CT則是目前在線下開店最多的海外名人美妝品牌。從熱賣產品的銷量看,也是Fenty Beauty和CT最高,單品總銷量均破10萬件。
對比Fenty Beauty和CT,其余幾個品牌的產品銷量平平,這既是因為品類不同、定價差異,也是因為前者在營銷上投入更多。如Fenty Beauty在進入中國第一年便簽約了中國歌手王菊作為品牌代言人;又如CT大舉發力線上之余,在上海等一線城市拓店,拉近了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感。
總體來看,在新鮮感過后,這些品牌在中國普遍進入到細水長流的發展階段,而且由于渠道受限,既很難超越迪奧、YSL、TomFord等成熟國際大牌,也很難以撬動國產彩妝品牌所打下的市場。看上去,紅人自創品牌也并沒有那么美。
此次ND事件也給這類品牌提了醒,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前提是真正尊重中國消費者、中國文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