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奈雪的茶、茶百道、一點點、滬上阿姨背后的公司
今年618是“最難的一年”,不少品牌的戰績大不如從前。
在流量紅利消失,頭部直播們自顧不暇,而新消費品牌要找到增量,“下半場”比拼供應鏈、服務等綜合能力的較量更為突出。這對它們身后的供應鏈企業,也帶來新一輪洗牌,資本化則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之一。
最近,田野創新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田野股份”)正式向北交所遞交申報稿,計劃在北交所掛牌上市,國海證券擔任保薦人。
可見,供應鏈端越來越“內卷”。在新茶飲行業門檻不高的情況下,隨著品牌越來越多,產品花樣層出不窮,供應商企業如何用資本武裝自己,卷出新高度,則帶來一波供應鏈公司上市潮。
“賣水”比“挖礦”更賺錢
新茶飲品牌的熱度一如既往,市場規模在逐年增加。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現制茶飲市場規模為1136 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4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4.5%。
近幾年來,這一賽道催生了一大批網紅茶飲品牌,其中奈雪的茶、茶百道、滬上阿姨、一點點等熱門品牌背后,又“養肥”了一家供應商“田野股份”,讓其有底氣上市沖刺“新式茶飲供應鏈第一股”。
成立于2007年的田野股份,主要從事熱帶果蔬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芒果、菠蘿、荔枝等四十多種果蔬產品配方和工藝,主要產品為原料果汁、速凍果塊、鮮果等。
田野股份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2.90億元、2.66億元和4.5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7.04%、26.48%和29.16%;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約為2432萬元、2100萬元和6517萬元。
田野股份的主要產品為原料果汁、速凍果塊、鮮果以及其他產品。其中原料果汁主要涵蓋冷凍芒果原漿、冷凍西番蓮原漿、冷凍菠蘿蜜原漿等產品,在田野股份銷售收入中占比最高。2019-2021年,原料果汁的收入分別為1.28億元、1.49億元和4.15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4.13%、56.11%和90.52%。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時,田野股份的主要客戶還以農夫山泉、鮮活果汁和可口可樂等食品飲料企業為主。在2020年的時候,奈雪的茶迅速成為其第二大客戶。
到了2021年,田野股份的客戶結構發生變化。奈雪的茶、茶百道、農夫山泉、一點點和滬上阿姨分別成為其“前五大客戶”。而這五大客戶分別為田野股份貢獻了9206萬元、6606萬元、5364萬元、5321萬元和4818萬元的銷售收入,前五大客戶貢獻的銷售收入占比為68%。而奈雪的茶在田野股份的年度銷售占比中達到了20%。
并且,田野股份與奈雪的茶等品牌之間并非僅為供需關系。2021年年末,奈雪的茶向田野股份投資3864萬元以獲得4.4%的股份,滬上阿姨則向田野股份投資322萬元。這一舉動,強化了茶飲品牌與供應商的利益關系。
在這次定增的投資條款中,田野股份承諾要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在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合格上市,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上市,就需要回購定向增發的股票。所以,在2021年底,本打算再去深交所上市的田野股份,無疾而終后又在今年轉赴北交所。
不過,從2019年到2021年,田野股份新茶飲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20%、24.44%和61.82%;食品飲料客戶的收入占比則分別為57.66%、50.34%和33.49%。
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讓飲料行業的競爭從傳統的簡易制作、中低檔價格,向新鮮現做、中高端價格、創新產品定位等方面發展。后端的新茶飲品牌已在營銷、產品端“激戰”多年,似乎卷無可卷。導致前端的田野股份等供應商,也需要不斷優化產能,提升競爭力。
流量紅利的潮起潮落,讓一波新消費公司“曇花一現”,大部分明星新銳品牌在賠本賺吆喝,而給“挖礦”人“賣水”的卻在悶聲發財。
新式茶飲供應鏈的縱向延伸
傳統茶飲制作,更多在于對茶粉、植脂末、奶精勾兌的配比�,F在的新茶飲品牌,更注重使用上等茶葉,提升種植要求。而后需要更優質的自動化、標準化設備,萃取不同濃縮液,提升量產能力。
在水果、茶葉、奶制品的原材料生產方面,需要豐富的種植經驗,以及充足的光照雨水。倘若水果質量參差不齊,會不利于下一步的加工,影響產品口感,進而損害品牌形象。
在這方面,田野股份聚焦熱帶果蔬產地加工,于2016年啟動湖北工廠建設,以提供果蔬種植、加工、貿易的一站式服務。同時,其旗下的湖北田野(農谷)生物和湖北愛斯曼兩家公司利用集團的原料優勢,專注生產發酵果蔬汁、果汁飲料及植物蛋白飲料。
目前,其產能布局涵蓋中國熱帶果蔬主要產區,于廣西北海、海南定安、四川攀枝花、湖北荊門擁有四個現代化工廠。
2021年,田野股份原料果汁的產能為5.39萬噸,總產量為4.66萬噸,產能利用率為86.51%,產銷率為85.45%;同年速凍果蔬的產能為5040噸,總產量為3938噸,產能利用率為78.15%,產銷率為59.12%。
整體看來,田野股份在上游原產地、中游加工地帶,皆有雄厚的實力,才讓他在快速發展的新茶飲行業中分得一杯羹。
此次田野股份上市計劃募集的4.75億元,主要用于海南自貿港智能工廠(一期)建設項目和海南達川熱帶特色產業擴產項目。項目全部實施完成后,田野股份將新增椰子制品 8000噸、風味糖漿1.2萬噸、果蔬制品2.34萬噸的產能。
在變化更快的新茶飲行業,田野股份也需要創新研發能力為基礎。因此,其建立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協同創新流程。
具體而言,當公司收到客戶需求或樣品后,就會快速啟動協同研發流程,包括樣品分析、工藝和配方設計、原料調查、試產、量產等,縮短新產品商品化周期,從而配合客戶成功推出新產品。
當新產品和配方在定型后,研發部門會與生產部門制定配方和工藝標準,通過生產測試后推向市場。例如,油柑汁、刺梨汁、黃皮汁、龍眼汁等新品、潮品、爆品,均通過這一流程誕生。
有了上、中、下游三股力量的加持,田野股份才在奈雪的茶等品牌中有投資價值。畢竟對于不少新茶飲品牌,命脈仍掌握在供應鏈“手中”。
像蜜雪冰城這樣下沉范圍廣、用戶心智強、實力雄厚的品牌,背后也擁有自己的工廠,完備的供應鏈,才能讓產品從原料生產到研發、加工再到門店銷售,實現無縫對接。這樣不但降低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而像田野股份這樣有“兩把刷子”的獨立第三方供應商,上市之后也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食品供應鏈“上市潮”來襲
實際上,田野股份不是第一個以新消費品品牌供應商的身份備受關注的企業。在此之前,已有不少供應商企業開啟IPO之路。這也是承接《中式餐飲上市潮,大變局前夜的“搶跑”》后的,食品供應鏈上市潮來襲。
今年5月,瑞幸、喜茶的包裝材料供應商之一,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在創業板上市的招股書。公司擬募資8.28億元,將用于年產3萬噸PLA可堆肥綠色環保生物制品項目、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研發技術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恒鑫生活跟瑞幸咖啡合作,當年瑞幸為其貢獻銷售額2650.39萬元,2021年瑞幸貢獻的銷售額更是翻了四倍增長至8319.30萬元。除瑞幸之外,喜茶、星巴克、麥當勞、Manner咖啡等也是恒鑫生活的主要客戶。
今年年初,主營食品調味料等產品的寶立食品,擬在上交所上市。喜茶、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均為寶立食品的客戶。此次上市,寶立食品計劃募資4.6億元,主要用于公司嘉興生產基地(二期)建設項目和信息化中心建設項目。
可以看出,越來越多供應商正在排隊等待公開市場的檢閱。只是這類t食品供應商企業,往往也會有缺陷。
像寶立食品、田野股份這類食品供應商,都會面臨食品安全問題。2020年,寶立食品的供應商之一東方先導,涉嫌生產經營不符合標簽標注食品案被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田野股份在報告期內雖未因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受到過相關部門的處罰。但是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的風險并不能被完全隔離,供應商仍需面臨自身、同行業、下游行業發生食品安全事件進而對行業聲譽、公司業績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另一方面,to B企業的客戶量一般較少,而企業對頭部大客戶的依賴度較高。在2018至2020年間,百勝中國為寶立食品的第一大客戶,在2018至2020年間的銷售貢獻率比例分別為32.81%、30.53%和24.81%。
田野股份雖未在財報中提及,但結合上文,我們仍可看出其存在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且依賴頭部大客戶的風險。這就致使食品類供應商企業在面對下游品牌商時,可能議價權不夠,也會牽制企業對品類的拓展。
然而,上市之后,食品類供應商企業要想保住自身地位,還需布局不同品類產品、擴大客戶種類、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動向、提升研發水準。畢竟現在的新茶飲品牌門檻不似10年前,供應鏈的議價權,需靠自身價值爭取。
以田野股份、恒鑫生活、寶立食品等為代表的食品供應鏈公司,無一不想通過資本市場的推波助瀾,在垂直產業領域發揮規模優勢,不甘于靠量賺“辛苦錢”的公司,抑或通過孵化、收購品牌,來打破供應鏈公司在資本市場“賺錢但不值錢”的宿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