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一步,看疫情后的招商如何破局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方湖
疫情后的招商,如霜打的茄子蔫了,退守鋪難、進招商更難。招商難,成為行業不可回避的現實。換個角度,其實品牌開店更難。現在品牌拓展這塊,有可能更難干。開店指標非常少或者沒有,那么更艱巨的任務就是洽談降租或者關店。商業總要向前走,只有剖析商業本身邏輯,才能更好推進招商破局。
01
回歸品牌選址邏輯,才能真正理解招商
一、品牌選址講究三看:看項目、選鋪位、看租金條件
首先看項目,做項目整體評估。
靜態維度來看,一看項目,二看外部。看項目:包括項目基本情況,項目體量結構、具體位置、交通條件、周邊人口規模、客群結構和消費力、看項目的主次力店和品牌構成等;看商圈,城市商圈分布,所處商圈結構,項目排序;看外部,主要看競品,競品數量,競品核心優勢,競品業態品牌對比。
動態維度來看:主要從項目內部看項目管理團隊情況,項目調改和發展態勢;外部看,項目競品動態,周邊人口變化,周邊產業變化、消費市場變化等。
其次選鋪位,做鋪位效果評估。
先看鋪位位置,包括樓層、位置、面積、鋪型,是否在客流主動線和冷熱區;次看鋪位面積、鋪型、開口、外展面是否滿足條件;再看是否滿足工程條件(特殊業態需要層高、荷載、柱距、電量、上下水等方面的特別要求)。
再看商務條件,做財務測算。
后疫情時代,追求商務條件最低化成為品牌開店選址的必須前置條件。
大的邏輯來說,投資財務模型要成立。比較合理預期:三年合同期,一年收回投資;五年合同期,2年收回投資;8年合同不超過3年收回。
二、品牌選址的核心邏輯,我總結大概有三個模型
首先是產品模型
品牌開什么店鋪,做此主力店還是一般步行街?多大面積合適?做什么樣產品組合,有多少SKU?什么樣市場定位,聚焦什么樣目標消費客群?高端還是中高端或是中檔?對標品牌是誰?競品是什么?排他品牌又是誰?
其次是選址模型
客層定位:商品定位什么樣的客群,高端還是中高端或是中檔?
項目定位:品牌匹配什么項目?聚焦是一線OR新一線,還是三四線下沉市場?是奢侈品商業還是標桿商業體,區域型還是社區型項目?
鋪型選擇:是走主次力店的大店模式,有足夠品牌力和豐富產品力,能夠做形象大店;還是以銷售坪效最大化,突出投資回報最大化的小店模式?
以聚焦客群定位和形成關聯消費氛圍為目標,選取對標品牌,周邊匹配關聯品牌,以及明確的競品品牌,以達成品牌定位、形象展示和商品銷售最大化。
再者是財務模型
財務模型控制好三條:控制投資和成本、盡量準確預估銷售,最后得到毛利。
總投資額相對固定,按照面積核算裝修投入,加上貨架裝備和貨品;變動成本主要是指人工費用以及運營成本;合理預判銷量,是項目成敗之關鍵,也是最具不確定性。這里面有個最低保本臨界銷量,達不到這個銷售就得一票否決,這是個底線原則。
核算投資回報期,按照合同期限核算,正常3年合同回收期不超過1年,5年合同回收期不超過2年,8年合同回收期不超過3年。投資回收期不達標,也是一票否決證明投資收益不達標。
最后,評估不可控風險
從三個方面評估不可控風險,一是宏觀的外部環境風險,二是項目本身的風險,三是品牌自身能力風險。
外部環境:疫情反復、經濟下行、城市消費外流、消費萎縮等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風險等;
項目本身:項目經營態勢持續下滑,經營管理團隊能力不足和不穩定性、外部的強競爭等;
品牌自身:年輕人接受度問題,品牌銷售的驗證,對標同級市場是否有成功案例等。
02
從購物中心招商看品牌選址
一、業態匹配
有奶便是娘,是低級商業的招商做法。
多數商業體在招商選擇的時候,需要首先考慮業態匹配度。就是這個位置適合什么業態,與周邊品牌組合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消費氛圍,充分考慮消費者逛游體驗和消費連續性。
二、租金條件
品牌能夠承受的租金條件,對商業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是購物中心是盈利性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必然選擇。另一方面,承租力較強品牌,尤其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品牌,具有較強抵御風險、自我經營和自我生長的能力,能夠推動商業客流和銷售提升是加分項。
三、品牌級次
品牌落位優先高級次品牌、創新性品牌,能夠提升整體品牌組合,帶來新的消費內容和消費增長,提升項目整體競爭力。
四、經營能力
品牌經營能力,對商場來說也至關重要,能夠影響到租賃關系的持續性,經營的可持續性,租金貢獻的可持續性。品牌經營能力,主要看品牌創始人認知和管理團隊,看品牌的連鎖規模和經營可持續性和創新性,消費市場口碑等。
五、門店等級和形象
現在很多品牌設置很多門店等級,并且門店形象不斷換代,盡可能爭取更高等級和最新形象門店,打造首店、首發形象,促進新消費內容更新,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
耐克大中華區商店及市場發展伙伴副總裁門立俊告訴界面新聞:“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打造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首先是HOUSE OF INNOVATION(以下簡稱HOI),比如上海的001店鋪,這個級別的店鋪其實面向全球。其次是NIKE RISE,是城市概念店。此外我們還有NIKE LIVE,比如三里屯邊上的一家店,以女性消費者為主,目標鄰里客群;最后是NIKE UNITE,主要是面對社群。”
03
招商其實是個社交場
在2020年之前,屬于商業地產的上半年,商業體開業和品牌開店供需兩旺,招商和拓展屬于比較活躍、相對對等;相當于兩個大魚池,商業體的池子和品牌開店池子都很大、魚很多,大家在里面都能有所收獲。
經歷三年疫情后的2022年,品牌開店池子急劇萎縮,甚至還需補歷史的欠賬,關閉一部分盈利性不好的門店,導致品牌開店數量呈現指數級下降。極少部分品牌開店數量持平或略少于往年,絕大多數品牌關店數量大于開店數量。
如果2020年之前,招商和開店是活躍行業,甚至可以通過電話招商或盲招的形式獲取客戶;進入2022年,電話招商或盲招獲取客戶成為一個奢侈的想法。
進入2022年的招商,正在成為一個社交場,熟人的社交場。
品牌開店成為稀缺資源,因此需要挑選和匹配更優質的商業體資源,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招商成為大平臺社交
品牌希望和定位高、穩定性好、盈利性強的平臺成為合作伙伴,如SKP、萬象城、大悅城等,跟著大平臺商業體能夠獲取穩定收益、降低風險。
二、招商成為優質項目社交
比如南京江寧景楓MALL,經過六年打造,成為百家湖時尚潮流陣地,成為很多品牌首進南京的第二選擇目標(首選德基)。在經過引進高化品牌陣營,次動線街區整體升級(負一層的食研所、首層的新能源、二層的女裝和珠寶區、三層兒童區),品牌創新度和首進已引領南京消費行業,成為年輕人樂此不疲的潮流前線。
三、招商成為熟人社交
品牌開店數量急劇下降,選擇優質標桿項目和更加低價的合作條件成為品牌不二的選擇。熟人文化成為品牌落地選擇的重要橋梁。
2022年之后的招商,更加講究熟人文化。因為資源稀缺性,信息慢慢變得不透明,通過熟人來牽線搭橋實現招商,有可能成為當下招商的一種趨勢。
結束語
招商拼的不是招商本身,比拼的是背后的運營。
因為好的運營,能夠實現商場和品牌業績提升,能夠提升品牌盈利。
招商是商業體實現品牌組合、品牌級次提升的開始,運營才是實現商場滿鋪、商場人氣爆滿、商家盈利的關鍵,只有專業的運營才能實現商場定位落地、品牌價值實現,才能將招商的價值落地。
疫情后的招商很難,開店稀缺性成為新常態。從招商和開店兩個維度來剖析招商邏輯,招商成為一個社交場,大平臺、優質項目和熟人社交成為可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