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下大棋,德邦股份上半年凈利暴漲5倍
8月24日晚間,德邦股份發布半年報。2022年上半年,德邦股份實現營收148.01億元,同比下降0.59%;歸母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大漲501.63%。
德邦股份稱,公司專注大件運輸市場,客戶主要是中小型制造企業與批發企業,業務發展與宏觀經濟景氣度協同度高,受外部環境影響,導致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出現下滑。
德邦股份主要業務為快運和大件快遞,兩大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97.12%。其中,快遞業務營收97.65億元,同比增長6.51%,而快運業務營收46.11億元,同比下降12.67%。
2022年3月,京東宣布將以89.76億元收購昔日“零擔之王”德邦股份,創下快遞業最大并購案。據此前公告,通過受讓控股股東德邦控股的部分股份及接受部分股東委托獲得表決權的方式,京東集團(JD.NASDAQ,09618.HK)旗下公司宿遷京東卓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京東卓風”)已間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上市公司66.4965%股份,并因此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
德邦高管團隊也迎來大范圍調整。同日,德邦股份公告,創始人崔維星因個人原因辭去總經理職務,但仍保留董事長職務。總經理一職由德邦“老將”黃華波接任。湯先保因工作職責調整辭去財務負責人職務,但繼續擔任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由曾任京東集團財務部負責人的丁永晟接任。
德邦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國內生產制造業景氣恢復,加之京東物流對德邦的資源賦能,德邦股份的收入增長有較強的確定性。德邦在成本、費用端的持續有效管控,也有望帶來盈利水平的持續改善。
8月25日,德邦股份報收13.19元/股,上漲0.53%,總市值135.46億元。
發力零擔和大件快遞業務
崔維星生于1970年,與順豐控股(002352.SZ)創始人王衛、申通快遞(002468.SZ)創始人陳德軍、中通快遞(ZTO.NYSE)創始人賴梅松同齡。與王衛等人出身草根、從底層打拼不同,崔維星畢業于廈門大學會計系,被稱為“廈大首富”。
1996年,崔維星下海創業,在珠三角地區創建“崔氏貨運”,即德邦股份前身。1998年,崔維星首創“空運合大票”模式,引發行業轟動。
公路運輸行業,運輸方式可根據重量的不同分為快遞、零擔和整車三種模式。其中,零擔是指當運輸的貨物不滿整車時,與其他批次貨物共同拼車的運輸模式,貨物重量一般在在30千克至3噸之間。
德邦以零擔模式為基本盤,經過10余年積累,2017年營收超過200億元,拿下“零擔之王”寶座。2018年,德邦股份敲鐘上市,成為“中國零擔物流第一股”,一時風頭無兩。
上市后,崔維星決定向快遞業務轉型,把原本零擔業務與快遞相結合,推出大件商品快遞服務。但競爭激烈的快遞業務拖慢了德邦股份的發展速度,公司現金流吃緊,一時苦不堪言。這也導致德邦股份由盛轉衰,投入京東懷抱。
但德邦股份在零擔市場的競爭優勢依然明顯。在2022年半年報中,德邦股份表示,公司以快運業務起家,報告期內該業務收入占比 31.15%。德邦股份表示,快運業務經過多年深耕細作,擁有行業領先的網絡布局、市場渠道、服務體驗、運營管理模式。
大件快遞是增速最快的板塊。德邦股份披露,公司在2022年二季度的公斤單價同比增長1.85%,總票數3.49億票,同比增長12.35%。單票價格的提高與快遞業由價格戰轉向價值競爭的整體環境息息相關。
德邦股份指出,目前,大件快遞市場規模效益弱于傳統小件快遞業務。對大件快遞市場,當前的經營方向仍是在精準定位客戶類型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業務量,攤薄單個包裹成本。
德邦股份表示,在公司更加精準定位客戶類型的策略下,公司二季度內的活躍合同客戶數由去年同期的27.3萬減少至26.3 萬,但在交付質量穩步提升的基礎上,合同客戶收入占比由去年上半年的65.90%提升至70.45%。直營模式下穩定的網絡布局、相對分散的客戶結構、不斷提升的服務品質及品牌知名度,共同保障公司大件業務收入穩定、可持續增長。
京東收購德邦補短板
德邦股份是否會因京東的收購而退市?
2022年7月,德邦股份公告稱,隨著第一期轉讓完成、MVA第一期轉讓完成及少數權益賣方協議完成,德邦控股相關方向京東方面合共轉讓德邦控股超過50%股本權益。
因此,京東卓風將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并向除德邦控股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股東就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已上市無限售條件流通普通股發出全面要約。
據德邦股份于2022年7月發布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本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為2.77億股,占發行股份的26.98%,要約價格為13.15元/股。
截至8月31日收盤,若德邦股份社會公眾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高于10%,則德邦股份將繼續維持上市地位,若該比例低于10%,德邦股份將進行私有化退市。
A股少有私有化退市案例。據報道,目前市場惜售情緒較重。截至8月23日,已接受要約的股份數量占總股本比僅不到0.00449%,還有一千多萬股接受要約的股票撤回了要約。有業內人士指出,投資者對京東入主抱有極大期待,德邦私有化退市可能性不大。
經由對德邦股份的收購,京東集團也補齊了自身在零擔業務的“短板”。它與跨越速運、京東快運共同組成了京東系物流版圖的“三駕馬車”。
目前,零擔運輸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馬太效應愈加明顯。頭部零擔快運企業具備明顯優勢,它們運輸網絡覆蓋范圍廣、數字化程度高、規模優勢明顯、資金實力雄厚,更有利于搶占存量市場。
前述人士表示,在德邦與京東雙方協同效應最大化的基礎上,德邦也將聚焦大件快遞、快運市場,圍繞大件快遞和快運業務進行資源投入,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