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店集體上線即時零售,單店半年售出萬單“外賣”數碼產品
翻頁筆、游戲手柄、老人收音機……在濟南火車站附近的一家中國移動代辦店里,很多小眾產品都能找到。店主張川說,這些前幾年不會上架的商品,如今因為即時零售暢銷了起來。
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業態,即時零售通過線上下單、線下極速履約的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最快30分鐘送達的服務。不同于傳統電商,即時零售業態高度依賴本地實體門店的商品供給,隨著即時消費場景的擴大、用戶需求多樣性的提升,本地門店也在持續豐富其商品供給,以擴大交易規模。類似張川這樣的萬千傳統通訊小店,依托即時零售升級成為附近居民的數碼“供給站”,打開了實體小店發展的新路徑。
靠外賣送出萬單數碼產品
訂單提示音和咨詢電話不斷響起,張川和妻子一邊忙著備貨、打包,一邊接聽電話解決顧客在安裝使用中碰到的問題。外賣騎手進店取貨時,張川不忘叮囑:“里面是數碼產品,請注意不要磕碰�!�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以前大家買數碼配件,更多是網購或者跑到數碼市場。如今在即時零售平臺下單,10公里以內的居民不僅能即買即用,還有線下門店提供一條龍售后服務。”張川說。
張川介紹,自己2002年就開始從事通訊行業,開了一家中國移動的代辦店�!叭胄兄�,通訊行業剛剛興起,每天買手機、辦卡、充值的顧客招呼不及,坐在店里等顧客就行了�!�
但是,隨著移動電話用戶規模突破“天花板”,張川的生意也面臨了瓶頸�!氨容^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經過十幾年發展,即便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也都有了智能手機,玩得還非常熟練。”張川分析認為,表面的業務點難賺到錢,必須要對手機數碼的運營邏輯做深入了解才行。
他發現,隨著智能硬件行業的發展,各類配件以及新型硬件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最簡單的例子,僅手機充電線、充電頭就有十幾種。
▲在即時零售的帶動下,通訊小店數碼配件訂單不斷,成為附近居民的數碼服務“供給站”。
“特別是疫情暴發以來,有時快遞停發,顧客又不喜歡大老遠跑到店里,傾向于讓外賣小哥送貨上門�!睆埓ㄕf,在察覺到這一消費趨勢后,他在2020年就上線了美團閃購,最初一天只有幾單,隨著用心經營,其門店口碑不斷提高,線上訂單猛增,如今半年訂單超過一萬單。他按照顧客的需求,不斷拓展商品種類,原有店面存放不下,又租下一個門店專門用作庫房。
上線門店數同比增長193%,通訊小店織出便民新網絡
張川的通訊小店的變化,是即時零售在中國快速發展的縮影,也反映著近年來國內消費模式的改變。
前些年,在中國很多城市的街頭,像張川這樣的通訊小店并不鮮見,掛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招牌的代理門店幾乎遍及城市的各個角落,堪稱“三步一停,五步一個”。通信運營商靠著這些街邊小店,將移動通訊快速普及,這些小店,也通過賣手機卡、充話費、賣手機賺到了紅利。
“進入移動時代,人們習慣了線上下單,以前門店線下一天來百十人,現在可能10個人都不到�!北本┩ㄖ蓠R駒橋一家通訊店店主說,這個更新換代很快的行業,如今又迎來一次新的變革。
據其介紹,該門店2017年起,就不再依賴辦卡賣套餐賺錢,而是不斷摸索開源路徑,只要顧客有需求的產品都進貨。2021年,他上線了美團、餓了么等即時零售平臺后,充電數據線、路由器、手機鋼化膜、鼠標等,都成為暢銷商品,每月售出近千單。
▲即時零售的興起,大幅拓寬了通訊小店的商品維度和服務半徑。(歐陽明亮 攝)
傳統電商時代,通訊小店是被“革命”的對象,而在即時零售時代,這些通訊小店又重新成為供給主力。零售平臺美團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平臺上店名包含“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關鍵詞的通訊小店,已上線運營的數量超過2700家,較去年同期增長193%,訂單量同比增長287%。
傳統的線下通訊實體店,借助即時零售平臺的流量和配送優勢,將手中豐富的本地供給、本地服務,加之長期積累的客情人脈優勢有效結合,在新的零售浪潮里找到了答案。
“即時零售依托本地實體而生,相比履約能力和線上流量,‘本地實體’才是即時零售的核心基本盤�!币晃恍袠I人士表示,像遍布街頭的通訊小店一樣,有越來越多的實體門店進入即時零售賽道,“送萬物”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氨镜貙嶓w零售繁榮,才會生長出即時零售等新業態,而即時零售也將反哺本地實體零售。這樣的輪軸驅動下,形成一個正循環,即時零售未來將與實體零售共生共榮。”上述人士指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