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香港外賣業務或5月上線,將推出獨立新品牌
聯商快訊:美團外賣香港業務布局進一步加深。
4月6日,據界面援引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稱,美團進軍香港的準備工作或已到最后階段,4月4日舉辦首場快遞騎手介紹會。
美團回復查詢時稱,將會以獨立于美團、全新的外賣品牌在港發展,新品牌將針對香港用戶,量身定制產品設計及服務內容;預計新品牌會在今年上半年或更快時間推出。
據美團在當地發布的消息,美團對于送餐的快遞騎手,要求行車證不能在5月15日之前到期,因此外界猜測,美團可能在5月中正式開始在香港營運。
2022年10月8日,據財聯社報道,美團外賣業務正籌備進入香港市場,已經招募進入香港市場的工作人員。
彼時,美團方面提供的崗位主要涉及戰略、商業分析、用戶運營等方向,并均在工作地點一欄標注了香港,在招聘要求中注明“具有國際化從業經驗者優先”“粵語及英語可以作為工作語言者優先”。
今年2月,有招聘資料顯示,美團已在多個渠道投放招聘廣告,已經開啟招收外賣員。除了外賣騎手,美團也在招聘商務渠道經理、城市BD(香港)等職位。
就外賣員來看,官方招聘文件顯示,美團根據中國香港地域特點,同時招募了摩托車車手、單車騎手和步兵三種外賣員。外賣員的收入由配送服務費、活動獎勵、組別額外獎勵三種收入構成。其中,活動獎勵部分設有新人獎賞、特別節日獎賞和活動獎等多個項目。
不過,外賣員的收入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以行業標準一小時內送遞約2單計,假設送遞員當月做滿500單且獲得所有獎賞,步兵收入可超過2萬港元,車手收入最高可達3.5萬港元。
2022年11月,在美團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業績會上,對于美團在香港試水外賣業務,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回應稱,美團將會繼續挖掘中國大陸市場,也會走向其他地區的市場,目前在美團在香港的市場試水規模并不大,兩地服務也有差異,團隊也需要調整現有的經營模式以應對新市場。
對于美團在港拓展外賣業務,方正證券認為,在用戶數量增長紅利式微的背景下,美團要尋找單量繼續增長的驅動力。一方面,向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上線以閃購為代表的更豐富的SKU的服務,將有望帶動客戶購買頻次提升,另一方面,嘗試更多中國大陸以外市場可能是增補方式。
據悉,目前香港外賣平臺主要以Foodpanda、戶戶送Deliveroo為主。
有數據顯示,香港三大外賣平臺Foodpanda、戶戶送Deliveroo及Uber Eats中,Foodpanda市場市占率居首達51%,活躍用戶約127.33萬,遠高于其他兩個平臺,服務覆蓋超過7000間餐廳。
業內人士稱,香港城市小、人工成本高、市民習慣外出就餐以及外出就餐便利等特點,都限制了外賣行業的發展。
從用戶來看,方正證券研報數據顯示,中國香港餐飲外賣平臺用戶數量增速緩慢。2018 、2019兩年用戶增速僅個位數。2020年由于疫情突破至200萬,但在2021年又同比持平,后續或回歸個位數增速。
從市場滲透率來看,中國香港的外賣平臺滲透率仍然較低。根據Statista的數據,中國香港外賣平臺的用戶滲透率在2017年僅20%,2019年到2021年期間由于疫情有所抬升,但也不到30%,2022年滲透率更是有同比下滑趨勢。而截至2021年底,中國內地外賣市場的網上滲透率已經超過50%。
而中國香港外賣平臺單量不足的表層原因是價格昂貴,深層原因是單效不足帶來的供給側問題。要實現這種負循環的打破,需要單量突破+效率提升。單量足夠多、一定地理范圍內單量密度提升,才能提升效率,實現負循環的打破,而第一切入點還是需要外部推力,在早期幫助提升基礎單量、充分發 掘送餐員運力,以外力為正向循環提供初速度。
美團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顯示,全年營收2200億元,同比增長23%,經調整凈利潤28億元。
本年度,美團深入推進“零售+科技”戰略,持續加大關鍵領域科研費用投入,全年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4%至207億元,創歷史新高。
同時,美團全年即時配送訂單量達177億單,同比增長14%至。其中,餐飲外賣單日訂單量峰值突破6000萬單。用戶與平臺的粘性進一步加大,用戶年均交易筆數達40.8筆,同比增長14%。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