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甄選業績下降,直播電商增長到頂了?
來源/調皮電商
撰文/馮華魁
頭圖/東方甄選官網
01
TOP主播,誰沉誰浮?
這兩天一直關注拼多多商家“炸店”事件,沒有看上個月直播帶貨主播排行榜的情況,今天打開飛瓜數據一看,發現了一些新現象,值得關注。
我們先來看抖音直播電商TOP10主播排行榜的情況:
不出意外,東方甄選還是第一名,連續十個月霸榜;第二名是新疆和田玉老鄭,上個月是第四,3月份晉級兩名;第三名是交個朋友,業績比較穩,基本在三到五名之間徘徊;第四名是琦兒,原來是薇婭的助播,2月份是第九名,三魚粉很爭氣,升到了第四名;第五名是隋心,一個常熟的服裝主播,2月份是第二名,這次掉到了第五名,排名下降的原因是3月23日以后兩周都沒播,影響了月度業績。
大家關注的小楊哥,在3月份依舊是佛系直播,開播次數不多,平均五六天一次,業績2.5億到5億,排名與2月份相同。人家這么佛系,估計是因為自己的切片短視頻做的好,一個月躺賺幾千萬,所以在直播方面也就不用像東方甄選交個朋友這種日播17個小時了。
更多詳細情況,大家可以點擊下圖,放大查看。
(圖片來自飛瓜數據,如無特別說明,下面圖片來源都是飛瓜數據。)
02
隱藏的變化,東方甄選走下坡路
3月榜單最大的變化,隱藏在沒有變化的地方。
那就是東方甄選雖然還是排名第一位,但是其業績已經掉了一個檔次,從原來的5到7.5億,變成了2.5億到5億,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業績下滑是肯定的。
5到7.5億這個業績,已經持續了大半年,包括有春節假期的1月份和去年放開之后大家都躺平的12月份,尤其是去年12月份,東方甄選的業績高達7.5億到10億,達到了最高峰,沒想到,疫情結束之后,卻連續三個月下降。
要知道,三月份比二月份還多出了三天,商品數量增加了170多個,對于日播17個小時的東方甄選來說,這三天應該賣5000萬左右,但現實情況是,東方甄選3月份業績沒能超過5億:
(上圖是東方甄選3月份業績,下圖是東方甄選2月份業績。)
從兩個月的業績對比來看,除了銷售總額有所變化,轉化率也從3.56%下降到了3.29%,場均在線人數從2.6萬下降到2.2萬,場均觀看人次從875萬下降到822萬。
看起來,場均直播銷量變化不大,仍然在750萬到1000萬,但其實,如果在飛瓜數據上拉開連續90天的直播業績,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從1月份到3月份的下滑趨勢。
也就是說,東方甄選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有人說,東方甄選在走下坡路也很正常,畢竟現在整個消費復蘇都比較疲軟,大環境不行,消費者的購物欲望不太行,整個第一季度,電商行業各個巨頭都沒啥大動作,除了線下旅游和餐飲業強勁復蘇,其他行業也都不行。
不過,情況可能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我們分析了整個抖音排行榜的榜單,發現,入圍TOP10和TOP20的主播業績,其實變化并不大,都在一億以上,排名第二第三的新疆和田玉和交個朋友雖然有名次變化,但整體業績還是比較平穩。
以前東方甄選跟排行榜上的其他主播,都是拉開了一個段位,現在,已經跟其他頭部主播一個段位了,沒有了大幅度領先的優勢。
如圖是第二第三名的帶貨業績,東方甄選的轉化率,現在還不如第二名:
所以,東方甄選的下滑是獨立現象,跟抖音電商大盤和消費大環境,并沒有關聯。
從1月份以來,東方甄選的下坡路似乎也有明確的誘因:
其一,從今年1月份開始,東方甄選的股價達到75元以后,開始下跌,證明資本市場在看衰,機構在撤退,現在股價為30元,兩個多月,市值腰斬。
圖片來源富途
其二,今年2月份,東方甄選CEO\CFO接連套現,引發輿論關注,尤其是CEO,是俞敏洪女婿,俞敏洪本人和女婿都沒有出面安撫回應;
其三,3月份,東方甄選直播間出現了賣假貨事件,一批養殖蝦被說成深海捕撈蝦,雖說東方甄選已經道歉,但對口碑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東方甄選的業績下滑,在假貨事件之后,更加明顯。
其四,以前俞敏洪會和大咖們客串出現在東方甄選直播間,現在出現的次數已經越來越少。這讓東方甄選的話題度,降低了不少。
離東方甄選去年爆紅還有兩個多月滿一年,這一年來,東方甄選從默默無聞到一夜爆火,再到成為抖音第一,成功拯救了一家市值跌倒2塊錢的上市公司,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何況,現在雖然業績下滑,但仍然是抖音電商第一直播間,以后若是俞敏洪經常坐鎮直播間,說不定還會恢復到以前的領先優勢。
03
會炒作的主播,帶貨不穩
業績下滑的,還不僅僅是東方甄選,另一個當紅主播,曾經進入TOP10榜單的張蘭,在3月份也出現了明顯的業績下滑,3月份業績2500萬到5000萬,2月份是7500萬到1億,而1月份是1到2.5個億。也就意味著,3月份業績,只有1月份的四分之一左右,屬于大幅度下滑了。
下滑原因是,張蘭在過去兩個月,出現了口碑轉折:
其一,被海外基金索要9個多億的債務,這件事張蘭一口咬定是自己上當了,但是,資本圈不這么認為,很多人深扒了事情原委之后,對張蘭不再支持,張蘭現在每月減少粉絲近20萬;
其二,其合作的運營團隊負責人孟賀,帶領20多人離開,離開的原因是張蘭沒有按承諾給團隊獎勵,團隊離開之后,直播討薪。
其三,張蘭被董明珠邀請去格力,但是因為格力不允許張蘭團隊的拍攝,憤而離去,也被網友認為不妥,張蘭太善于炒作了,動不動就撕破臉,行事風格不像女企業家該有的樣子。
本來,張蘭能火起來,就是因為炒作前兒媳大S的事情,已經讓很多人不屑了,去年11月火起來之后,為了維持熱度,張蘭一直在借各種話題炒作,但是炒作過度,也會適得其反。
3月份還有一個炒作人物,那就是馬保國,之前一直在視頻號里發視頻,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4月1日突然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非常火爆,只不過因為被投訴,他的直播間被封了六次,但最終還是引發了千萬次的觀看,平均在線人數11.9萬,帶貨幾十萬。
馬保國70歲了,以鼓吹自己的太極功夫出名,但在外界看來,其功夫完全不入門,所以,很多人只是把他當做解壓的娛樂人物看待。以前,我也覺得這樣的人物不應該成為流量之源,但現在想法變了,70歲的老人家,如果能博大家一笑,以互聯網之大,應該能容下他。
馬保國的粉絲比較特別,男性占比近96%,主要是30到40這個中年群體,其次是24到30歲的90后,對這個群體來說,想讓他們下單,可不容易啊。
04
用好大主播,還是會倒閉的企業
最近,關于直播電商紅利消失的話題越來越多,3月份以來,直播電商之都杭州傳來消息,說杭州的主播工資開始擠水分了,普遍被腰斬:
很多人說這是壞事,代表著直播電商開始下滑了。
不過,我認為這是好事啊,主播工資虛高不下,動輒跳槽,很多企業老板都不敢碰直播了,主播價值被高估太多,已經讓行業發展扭曲了。
主播很重要,但不能成為企業直播電商成敗的關鍵,關鍵還是要放在企業自身的成品和品牌上,否則,依靠主播做起來的銷量,就如曇花一現、海市蜃樓,終究會毀了一個企業。
我以前發過一個作者叫直播創投老高的文章,他給直播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接觸過很多直播公司,最近他提到的一個案例,就是太依賴主播導致公司幾乎崩盤。
以下是他寫的故事,讀來讓人唏噓:
這是一家廣州的電商企業,找到我們的時候它的流動性幾乎枯竭。
這家公司主要做直播帶貨為主,主要是找超頭達人帶貨,辛選也幫他們帶過,過去的一年銷售額將近三個億,定價倍率也不算低,可是實際情況是庫房里積壓了大量的庫存,公司瀕臨倒閉。
他們家主打的就是白牌爆款女裝,高峰時雇傭了將近兩百人的團隊,一整層的辦公大樓塞的滿滿當當。
老板以前不是服裝行業的,從2021年底開始轉入直播電商賽道,主做時尚女裝。
在廣州做女裝有很大的供應鏈優勢,這可能也是這個老板選擇這個賽道的主要原因,原本他是信心滿滿,可是沒想到因為對直播電商以及女裝行業的不熟悉,讓他吃了爆虧,幾近破產。
我看了他的公司財報,主要是兩大問題,一個是人力成本明顯偏高,人員冗余,工資大幅高于業內平均標準。再一個就是退貨率太高,導致庫存積壓嚴重。
2021年直播電商特別火,大量的企業涌入,導致有經驗的員工薪酬虛高,很多人壓根配不上他的薪酬,但是這個老板一心想要快速做大,大幅提高了預算,也算吃了硬虧。
人員成本虧損還是次要的,主要還是死在了退貨率上。
很多稍微懂些直播電商的人會說,可以采取預售+小單快返的模式避免庫存積壓,實際上是不足夠的。很多大主播都對發貨時效要求很高,而且發貨周期越長,退貨率也會相應的大幅升高。商家最終會迫不得已的提高庫存。
如果說做店播還好些,銷量不大,相對穩定,退貨商品二次銷售還好處理,但是大主播帶貨就不一樣了。
一場下來幾千萬的銷售額,一旦退貨率過高,那就是賣得越多死得越慘。
這家公司老板為了追求快速拉高銷售額,主要做超頭主播帶貨,每場銷售數據都很漂亮,但是高達70%的退貨率,已經把風險拉得極高。
盡管庫存的去化很不理想,但是由于一直沒有減記庫存虧損,導致賬面顯示一直是盈利的。
這給老板產生了一種銷售一直處于盈利狀態的錯覺,只不過是短期現金流問題,他就通過不斷的融資維持銷售規模。直到最后到了山窮水盡,他才意識到風險已經難以化解。
他在和我們講他生意的時候,一直強調自己的利潤率很高。可是經過我們盡調部門的核算,減記他的庫存價值,實際上他是虧損的,而且虧得很厲害。
風控部給我的盡調報告顯示,這家公司不僅不具備股權投資價值,而且連供應鏈金融都不具備投資價值,風險已經完全暴露,甚至即使注入資金,只要不改變銷售模式,也是死路一條。
我最終很遺憾的和這位老板說明了我們的盡調意見,也簡單指出了他們公司的主要問題。
其實做女裝行業特別難,即便在以前做線下和淘系都很不容易,稍微控制不好庫存就很容易虧損。直播電商流行以后,隨著短期銷售量的暴增,這個風險被放大了很多倍。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只是抖音快手單一渠道銷售,而且采用頭部主播帶貨,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其實這從資本市場就能看出來,在國內的上市公司中不乏服裝品牌,但是做女裝的基本沒有。就是因為女裝太復雜,風險性太高了。
之前我寫了一篇吐槽張琦吹捧白小T的文章,只談銷售額不談利潤,在服裝行業沒有意義。
那么做女裝盈利的關鍵點在哪呢?其實主要就要看商家的庫存去化能力,也就是俗稱的下水道。必須要實現全渠道,全網絡的銷售。單一直播渠道銷售絕對不行。
白牌產品沒有品牌價值,別人很容易模仿,一旦打爆,市場仿品鋪天蓋地,直播平臺的銷售渠道馬上就會白熱化。
所以商家第一波打直播沒問題,先從抖音開始,然后淘寶,拼多多,再進入私域,最后處理給尾貨商。
按照這個節奏,同時要敢于降價快速處理尾貨,在市場還在直播平臺拼刺刀的時候,你已經在拼多多和私域清庫存了。在別人還在花心思清庫存的時候,你早就把庫存打包給尾貨商,開始玩新單了。
凡事都搶先一步,舍得及時止損割肉,讓資金快速回流,保持流動性,這是唯一出路。
庫存的貶值速度是按小時計算的,可以不夸張的說,一天上下午的價格都不一樣。
我雖然沒干過女裝,但是我見過干的好的老板,那真算得上是殺伐果斷的人。沒兩把刷子干這行業不行。
如果別的直播電商行業和你講他的銷售額做到多少多少,是有參考意義的,唯獨服裝,尤其是女裝,意義還真不大,這個行業水太深了,新手莫入。
最后,我也總結一下,直播電商的規模已經超過三萬億(抖音1.5萬億,快手9000億,淘寶直播估計也有8000億),如此體量,已經足以顛覆很多行業,也能成就很多品牌,但是,要用好直播這個渠道和工具,并不容易。
雖然我們每個月分析大主播的排名情況,特別關注大主播,但我們還是希望大家理性與大主播合作,先梳理好自己的商業模式,不要對規模太留戀,大主播能幫你起量,但是一旦出問題,庫存也能壓死你,這種案例已經出現了很多次,我不希望下一個是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