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繞不過同城配送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李迎
01
電商行業開始拼速度
電商行業告別流量紅利進入留量時代后,電商平臺從盯緊交易轉向聚焦用戶體驗,除了重新拼低價外,在配送時效上,電商巨頭也卷向下一個高度。
在過去,次日達被認為是時效快的體現,但在即時零售的沖擊之下,次日達顯得不過如此,更遑論有時多則三至五天才送達的快遞物流。
消費市場發生變化,電商平臺為了更大程度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不約而同地推動配送體系升級。
2月份,天貓供應鏈在千牛平臺新增同城配送發貨方式。
具體來說,淘寶天貓的同城訂單可在千牛中選擇“同城配送”-“在線呼叫騎手”的發貨方式。商家可以自由選擇由蜂鳥即配、順豐同城、閃送、UU跑腿等即時配送平臺提供相關服務,亦或是聯系其他品牌的騎手。
為了進一步提升買家的物流到貨體驗,同時滿足商家“同城配送”小時達發貨需求,在上個月,淘寶還發布了“小時達”服務規范,符合準入條件的賣家和商品可展示“小時達”服務標,對消費者履行該服務。
不僅如此,原本主打次日達的天貓超市,近期宣布在杭州上線“半日達”服務,到今年年底,天貓超市“半日達”預計將覆蓋全國20個城市。
而電商市場的另一個巨頭,以物流著稱的京東,依然在狠抓電商時效性。
京東收購達達后,將即時零售與傳統電商渠道進行融合改造,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購飛速成長,京東已經實現全國超1800個縣區市消費者“全品類好物小時達”。
除此之外,京東物流還推出了創新業務“云倉達”,向更多經銷商開放了京東物流配送體系資源,為同城電商供應鏈場景提供了新的履約方案。
通過經銷商直送京東快遞營業部,將電商配送時效進一步縮短到了“半日達”,最快甚至能夠實現最快2小時送達。
可以很明顯的感知到,電商和即時物流的融合度越來越高,電商巨頭的配送時效之戰逐漸進入白熱化,承接需求的即時配送也將迎來新一輪爆發紅利。
02
萬億物流新市場即將誕生
眾所周知,電商和物流是相輔相成的,電商巨頭開始推動電商業務時效變革的背后,是即時物流市場的爆發。
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即時配送的訂單超過 400 億單,同比增長 30% 左右,市場規模達到約 2000 億元。
作為對比,2022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預計達到1105.8億件,即時配送的訂單量,將近達到全國快遞單量的36%左右。
按照行業報告預測,到2025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將達到793億單,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
即時配送的蓬勃發展,為電商物流變革提供了支撐,而當電商平臺進一步關注同城配送需求時,也為即時配送提供了更多的服務場景。
如今,消費者對即時配送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化,從單一的餐飲外賣擴展到全品類和全場景消費。
而行業里嗅覺敏銳的巨頭們,早已聞風而動,開啟了一系列布局。
有著最大騎手規模的美團,已經將平臺的服務范圍逐步從餐飲擴展到非餐領域,向“萬物到家”演變。
除餐飲外賣外,藥品、鮮花、日用雜貨、品牌化妝品和手機等即時零售需求迅速增長,2022年第四季度美團閃購單日訂單量峰值突破1100萬單。2018年上線的美團閃購保持著高增長態勢,成為美團的第二增長曲線。
而順豐同城的即時配送業務也幾乎覆蓋了所有類型的產品及服務,包括餐飲外賣、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四個板塊。
除了前文提到的淘寶外,順豐同城還和抖音達成同城配送合作,我們熟知的,就有團購配送和抖音超市兩個合作場景。
順豐同城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同城營收102.65億元,同比增長25.6%,凈虧損大幅收窄至2.87億元,同比下降68%;核心的同城配送業務實現營收65.48億元,同比增長28.7%。
順豐同城在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中,年度活躍商戶規模達到了33萬,累計服務品牌客戶數超3600家。
面向消費者業務部分,得益于即時零售消費習慣的養成和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順豐同城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1560萬人,營收也大幅增長57.3%達到了18.99億元。
截自順豐同城財報
除此之外,和京東全面融合,承接了京東即時零售需求的達達也迎來了爆發。
2022年,達達集團總營收達到94億元,同比增長36%。達達快送和京東到家兩大主營業務的表現尤為亮眼,達達快送的活躍騎手數量突破了百萬大關,同比增長超40%,而京東到家平臺的活躍消費者達到7860萬人,活躍門店數超22萬家。
消費者需求不斷進化,新的萬億級物流市場即將誕生,為了分到更大的即時配送蛋糕,巨頭們開啟新一輪“軍備競賽”。
03
履約效率是關鍵
美團、順豐、達達等巨頭鏖戰正酣,而在萬億市場規模面前,還有新的玩家不斷涌入。
3月份,以同城貨運起家的貨拉拉,正式上線了跑腿業務,為用戶提供文件票據、3C數碼、服裝配飾、鮮花綠植、生鮮食品等大小件的同城即時配送服務。
為了吸引騎手注冊和搶單,貨拉拉表示在8月之前都免傭,同時推出多個跑單獎勵。
即時配送業務井噴,新玩家攜著補貼強勢入局,競爭環境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巨頭們都加大力度,想將履約效率提升至極致。
不久前,順豐同城再次面向社會招聘10萬騎手,并增加多元運力端口,重點布局“二輪+四輪”相結合的多元運力生態,在全國多地大規模引入四輪運力,從而提升遠程配送、專業市場、超重量、超體積等復雜場景中的履約效率。
無獨有偶,達達快送也在騎士二輪配送基礎上,進一步引入汽車配送服務,截至3月,達達快送的汽車配送服務已落地全國近60座重點城市,累計配送的同城單量超過330萬單。
值得注意的是,即時配送模式本質上依舊是點對點,人力配送為主的配送服務,騎手資源至關重要,但高昂的人力成本,是行業所面臨的共同的難題。
所以為了降低成本,也是為了提升效率,巨頭們也加大對無人配送的研發和投入。
以達達為例,2021年7月,達達上線了無人配送開放平臺,提供海量即時配送場景和訂單分發、路徑規劃,人機交互、末端接駁等多種能力,目前已經累計真實配送超10萬個商超線上訂單。
即時配送的比拼持續升級,行業競爭百花齊放,誰能搶到那塊最大的蛋糕,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