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額銀團貸款 新鴻基地產275億港元融資背后
來源/觀點網
撰文/管麗
作為香港信貸評級最高的發展商,在行業不景氣大環境下,新鴻基地產依然能獲得廣泛的財源支持。
5月29日,新鴻基地產宣布,近日與18家主要的國際及本地銀行簽署一筆五年期貸款協議,最終貸款總額達到275億港元,為該集團歷來最大額的銀團貸款。
據悉,該筆貸款由新鴻基地產(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簽署,母公司新地作擔保,貸款包括三成定期貸款及七成循環貸款,年期為五年,將運用貸款為部分債項融資及延長還款期。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集團正發展多個可供出售項目,物業投資組合帶來可觀和穩妥的經常性收入,并且持續加強。集團亦會加快銷售住宅項目,以切合香港市民的住屋需求。
該筆銀團貸款的簽署,不僅為新鴻基地產提供了資金支持,也反映出銀行對其長期穩健發展的認可和支持。
從2022/23年度中期業績來看,雖然以謹慎保守著稱的港資也面臨著業績縮水,但不至于達到大面積滑坡的程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6個月,新鴻基地產收入274.28億港元,同比減少31.69%;股東應占期內溢利84.10億港元,同比減少44.62%。
從內地銷售情況看,新鴻基地產合約銷售額不跌反增,錄得同比上漲30%至26億元,主要來自多個合作發展項目,包括杭州國際金融中心住宅部分第一期、成都JovoTown第三期A和佛山瀧景的新批次。
此外,新鴻基地產計劃推售廣州南站ICC住宅部分、上海濱江凱旋門的新期數,以及杭州國際金融中心住宅部分、中山奕翠園及佛山瀧景等合作發展項目的新期數。
新鴻基地產預計,在2022/23財政年度下半年落成的總樓面將增加至約290萬平方呎,其中約200萬平方呎為可供出售的住宅物業,其余為非住宅物業,當中約63.5萬平方呎會用作出租。
新地偏好于香港及內地一線和主要二線城市發展多個全新地標式綜合項目,而這些大型發展項目將為該公司中長期的經常性收入帶來新動力。近期,還先后中標香港西九文化區藝術廣場大樓項目和旺角洗衣街大型綜合商業項目。
旺角洗衣街商業項目的樓面面積達13.9萬平方米,樓高達320米,將會是繼新地的環球貿易廣場(ICC)后全九龍第二最高的地標式商業大廈,項目連同新世紀廣場項目的14.9萬平方米樓面,兩個項目合起來共提供約27.9萬平方米商業樓面。
新鴻基地產方面稱,該項目會成為旺角區最大型的地標式寫字樓商場組合,更是中九龍的商業、零售購物和旅游消費核心。
在內地,新鴻基在一線和強二線城市打造了多個城市綜合體地標,目前在香港和內地已落成的自持物業近500萬平方米,包括香港IFC、香港ICC、上海IFC、上海ICC、南京IFC、廣州天環廣場等商業地標。
而位于上海徐家匯核心區的ITC項目第三期,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240萬平方呎)、樓高達370米的B座大樓核心筒已正式封頂,落成后將成為上海浦西第一高樓。
此前于3月,惠譽確認新鴻基地產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為“A”以及短期IDR為“F1”,此次評級確認反映了新鴻基地產的投資物業投資組合價值高,從而產生了強勁的經常性收入。
惠譽預計,在2022財年至2025財年期間,新鴻基地產的整體租金收入將平均每年增長4%-5%。預計到2025年底,新鴻基地產在內地的投資物業的總建筑面積將增加45%,主要來自于上海和南京的新寫字樓和零售物業。
盡管旗下資產具有強勁的吸金能力,但也要注意到新鴻基地產上一財年在內地的總租金收入同比下跌10%為25.07億元,香港總租金收入也按年減少百分之二至87.72億港元。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新鴻基地產銀行存款及現金為178億港元,較2022年中期203億港元有所下滑;同時銀行借貸則由期初的158.57億港元增長至214.93億港元。
由此觀之,新鴻基地產的確需要籌謀更多融資以滿足資金需求。
在5月24日于廣州舉辦的SmartHK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論壇上,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指出,廣州南站的整體換乘體驗仍有改善空間,新鴻基將額外投入約35億元于公共建設,配建超過41萬平方米的、全新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公共服務設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