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破百億后,新乳業提出新的經營戰略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王言
圖片/新乳業董事長席剛
在營收步入百億陣營后,新希望乳業(002946.SZ,下稱“新乳業”)提出了新的經營戰略目標。
在5月31日進行的2023年投資者大會暨創新大會上,新乳業董事長席剛表示,隨著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疫情后全球市場消費預期減弱,消費者對價格變得更加敏感,也更加務實和保守。但對于乳企來說,當下市場依然還有不少機會。
“消費者對于品質生活的追求趨勢并未改變,對新鮮乳品的需求依然在提升。盡管市場增長放緩,競爭強度在加劇,但行業中仍然有新品牌和品類快速崛起。此外,相比養豬等行業,乳品是一個弱周期行業,存在結構性的機會。”他說。
在此情況下,新乳業重新梳理戰略,提出了包括“做強低溫,實現價值引領”“科技加持,體驗為上”“內生為主,并購為輔”,以及“分布經營,深耕區域”在內的五年戰略規劃。
此外,隨著營收站上百億關口,新乳業表示,未來五年,公司將努力推動規模復合年均雙位數增長,凈利率實現翻番。
堅持低溫產品路線
低溫奶保質期較短且運輸對冷鏈的要求頗高,其銷售半徑限制在200公里左右,從而形成了區域型乳企割據的局面。
新乳業對低溫市場的堅守,要追溯到2001年。彼時,新乳業剛剛進入市場,蒙牛、伊利等全國性乳企已在全國的常溫奶市場擁有了高市占率。在此情況下,新乳業打出了“低溫區域化”的差異性競爭策略,并一直堅守至今。
根據新乳業發布的《2023-2027年戰略規劃》,目前,一方面,新乳業推動以“24 小時”系列產品為代表的高品質鮮奶產品未來五年復合年均增長率不低于20%,堅定不移地推動鮮奶品類的高速成長和份額提升;另一方面,新乳業也看好低溫特色酸奶的發展前景,并將通過產品創新和重點產品推廣的方式加速低溫特色酸奶品類的增長。
根據官方數據,2022年,新乳業低溫鮮奶同比增長超15%,全國份額已實現23個月持續增長,市占率超過10%,低溫酸奶則在行業整體下行的環境下實現增長。
凱度消費者指數的研究告顯示,2023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8%,快消市場實現正增長,呈現出企穩復蘇態勢。其中,乳制品的滲透率一直領跑總體快消品市場,2023年1-4月,新鮮牛奶的銷額同比增速達到7.4%,受到年輕和高收入家庭青睞,契合當下快消品市場的機會點。
席剛表示,新乳業將堅持做強低溫產品,實現低溫產品的價值引領。此外,他還透露,新乳業旗下高端低溫奶品牌“朝日唯品”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0億元的銷售規模。
調整并購策略,降低負債率
新乳業持續數年的并購策略也面臨調整。
近年來,新乳業“區域”戰略的重要一環便是投資并購。2002-2008年,新乳業通過并購四川華西、昆明雪蘭、杭州雙峰、河北天香、鄧川蝶泉等多家區域型乳企,打牢地基并建立起四川、云南的大本營。2015年起,新乳又收購了蘇州雙喜、西昌三牧、湖南南山等乳企,并在當地加強布局低溫奶產業鏈,深耕區域市場。
此后,新乳業還圍繞奶源、區域市場、生態布局,陸續進行了一系列并購。
2019年上市后,新乳業投資了上游牧場企業現代牧業;2020年,新乳業收購了寧夏頭部乳企寰美乳業(夏進品牌),并由此往西北拓展、建立牧場;2021年,新希望又繼續投資了澳亞牧場,以及甘肅、青海的兩個牧場。
另外,新乳業還瞄準了酸奶、咖啡和燕麥等品類。2021年,新乳業收購了以酸奶產品為主的茶飲品牌“一只酸奶牛”,還投資了專門做奶茶咖啡市場B端業務的奶尋。同時,新乳業還投資了以燕麥奶為主要產品的“一番植”。
在持續收購的情況下,新乳業的整體規模不斷增加,營收也迅速增長。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目前,新乳業已有66家控股子公司、15個主要乳品品牌、16家乳品加工廠,以及13個自有牧場。2015年,新乳業營收為39.15億元,這一數字在2021年達到了100.06億元。
隨之攀升的還有新乳業的資產負債率。根據官方數據,2015-2022年,新乳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66%、71.59%、68.50%、64%、62%、66.65%、69.81%和71.91%。
席剛表示,新乳業過去是靠并購發展起來的,并購也一直是過去驅動乳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未來五年,新乳業的并購策略要做一些調整和轉變,要堅持以內生增長為主,并購為輔。
“我們對同類水平企業的并購會非常慎重,但在新興乳品品類產業鏈上的關鍵價值點,我們也會保持更多的關注�!彼f。
席剛還透露,未來五年,新乳業要努力將負債率降低10個百分點,在實現收入保持雙倍速增長的同時實現凈利潤翻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