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每天爆單1800杯的9.9咖啡,都是我拿命換的”
來源/Vista氫商業
撰文/嘴嘴&訓仔
9塊9能干嘛?
買不了好利來,喝不到喜茶,卻在今年的瑞幸和庫迪大戰中,有了特殊的含義——一杯咖啡的價格。6月5日,瑞幸宣布萬店同慶,以后每周都可以9.9喝咖啡了。公眾號文章發布1小時不到,瀏覽量迅速破10萬+,小程序也出現了短暫的崩潰。
“一杯咖啡9.9?聽起來就等于不要錢,必須瑞,不想喝也得瑞。”短短半個月,9.9瑞幸從薅羊毛逐漸發展成了一種現象,火爆程度在辦公樓和大學城發展了頂峰,“下單后等待1小時”甚至成為常態。
小紅書@瑞幸咖啡
9.9的瑞幸被視為打工人的福音,但不算瑞幸打工人。
一個500單的店直接上升到千單,忙的時候別說喝水連上廁所都沒有時間,一到午飯時間直接被出單機“埋”起來……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店慶后瑞幸打工人的崩潰吐槽。
瑞幸兼職員工和全職員工的比例大概在1:1左右,然而被視為降本增效關鍵因素的兼職員工卻沒有因為店慶爆單得到更多,“一天從8小時干到11小時,沒有額外的獎勵”。
從前在咖啡店兼職是大廠離職人和大學生的時髦選擇,高學歷、輕體力和慢咖啡,無不散發著小資的浪漫情調。如今卻變成了《瑞幸歷險記》,咖啡技師變成了資深按鍵咖啡師,高度標準化的背后是瑞幸的不幸。
01
9.9是打工人的福還是孽?
短短半個月,9.9的瑞幸已經變為打工人的心頭好。
根據店慶規則,每人一周可以9.9元喝一次現制咖啡類制定飲品。這里的每周一次對應的是一個手機號,意味著只要能找到新的手機號,天天9.9不是夢。亦如當年瑞幸進入市場時的新人0元喝咖啡,只要手機號足夠多就可以無限免費喝。
因此,“借你手機喝杯瑞幸”成為新一代親戚之間的溝通暗號。
很快,機智的消費者就發現不用這么費事,美團上推出了活動可以天天9.9,抖音的各主播也在瘋狂銷售9.9瑞幸咖啡券。
9.9喝瑞幸形成了人傳人現象。在氫商業編輯部,每周一見面打招呼第一句話不再是中午吃啥,而是瑞嗎?
我們瑞還在情理之中,辦公樓1公里附近3家瑞幸讓人一想喝咖啡腦袋里浮現的,除了茶水間的咖啡機就是瑞幸。但被9.9深深吸引的也不僅僅是我們這些瑞幸方便者,一個網友說前幾天中午找車位花了10分鐘,就是為了喝一杯9.9的橙c美式。
雖然10分鐘的油費一定遠超喝9.9瑞幸省下來的錢,但是在社交媒體花里胡哨的博主和瑞幸地連續轟炸下,“如今每周不喝一次瑞幸仿佛有種錯失百億的感覺”。因此就有一位孕晚期的網友指出,雖然我現在不應該喝這么多咖啡,但9.9不喝的話我心里實在難受。
小紅書@瑞幸咖啡
如今瑞幸店慶儼然一副再造當年0元盛世的氣勢,9.9竟也給消費者喝出了白嫖的感覺。
不過很快,瑞門子弟就發現想要享受9.9的快樂沒有那么簡單。如今只需要等15分鐘的瑞幸,成為今夏打工人和大學生的奢侈。
在大學里,7點開門的瑞幸15分鐘后臺面上就已經擺滿了做好的瑞幸。在客流量較多的門店,高峰時段動輒等待1小時已經成為常態,“瑞幸是中午點的,咖啡是下午拿到的,人是半夜睡著的。”不少消費者吐槽瑞幸店慶后等待時間太長。
不過這些比起大學里的瑞幸都算是蒼蠅翻跟頭,小打小鬧。
如果問瑞幸員工最害怕的工作場地,那一定是大學。如果進一步問是哪個時間段,那必然是午飯時間和期末季。前幾天就有某高校學生爆料,期末季來了,大學生還沒累到,校內唯一的瑞幸卻已經被干到關門。
“瑞不上,根本瑞不上,學校兩家瑞幸全部爆單。”一邊是大學生的熱情下單,另一邊卻是瑞幸打工人的「中午至暗時刻」,“最害怕的是中午下課,我們一到中午就被出單機的小票‘埋’了”,有的同學相隔1分鐘點單可以相差100多個號,一些瑞幸打工人指出。
小紅書@別惹我懶羊羊
長久的等待不是唯一的“難”喝困境,畢竟9.9的羊毛沒有那么好薅,想早點喝那就早點下單。只不過如今的想瑞就瑞,變成了想瑞就在大夏天來一杯滾燙的熱飲。
“中午過后門店就沒有冰塊了”,不少消費者發現,如果午后在一些門店下單,“唯一的冰飲就剩冰牛奶了”。大熱天再喝杯熱咖啡,倒是也能感受到瑞幸的火熱。
“半小時用完一筐冰”成為如今瑞幸門店的常態。然而火熱的店慶之下,被掏空的不僅是制冰機,還有瑞幸打工人。
小紅書@賣行家的小報紙
“感覺瑞幸員工鞋底子估計都快磨出火星了”,有網友調侃道,去瑞幸除了看到咖啡擺滿的臺面,還有店員無助的眼神。消費者花9.9喝得快樂,老板看到店店爆單賺得快樂,只有瑞幸員工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根據一些員工透露,此前一些每日5、600單的小店如今日均千單不是夢,“最夸張的一天干了1800單”,可我們門店只有4個人。
這意味著,平均每個店員每天至少做450杯咖啡,AI機器人看了都“孩怕”,而星巴克中國的平均工作杯數是350。“但4個人其實不少了,一般瑞幸門店只有2-3個員工”,而在店慶期間,很少有門店會增加員工數。
人不增加,工作量瘋狂增加,工資總要多一些吧?
現實很殘酷,和工作量同比增加工資的只有全職員工。根據瑞幸2019年Q1財報,兼職員工約占5成,“兼職員工除了收獲了滿滿的疲憊什么都沒有”。
小紅書@z了個double勾(我必上岸!)
有人把店慶后的瑞幸兼職打工人比作「現代奴隸」,不變的是店慶前的工資、速度、質量和衛生要求,唯一變化的是每天的工作量。因此不少員工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店慶后的工作常態:一天下來嗓子啞了、手破了4、5個口子,“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如今瑞幸的底層打工人苦態打破了在咖啡店兼職的浪漫想象。
今年2月,一條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的短視頻《我畢業5年存款5000,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迅速走紅,巨大反差引起了網友對輕體力勞動的討論。有著高學歷的年輕人自詡厭倦了格子間生活,扎堆去“下沉”,去咖啡店兼職往往是他們的首選。
“咖啡店可以遠離互聯網的焦躁,沒有看不完的信息,往咖啡夜里倒牛奶,每一杯咖啡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活會變得緩慢”,這是大多數年輕人選擇在咖啡店兼職的原因。
然而,這些在瑞幸都不成立。
瑞幸的員工被稱作「按鍵咖啡師」,他們并不需要做咖啡,只要在全自動咖啡機上點幾下就可以做出一杯漂亮的飲品。
小紅書@橙子??
更快、更精準、更有效率是瑞幸的隱形規定,比起說這是咖啡公司,不如說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從只做外賣生意,到下單過程優化,再到后期盤點,瑞幸都有一套高標準的數字化程序。
這樣的瑞幸不需要咖啡文化,因此當懷揣著滿心期待的兼職打工人進入瑞幸后,最終幾乎都變成了一場《瑞幸歷險記》。
02
當喝咖啡的和做咖啡的,
都越來越累
眾多“兼職選項”里,在咖啡店打工從來是最“夢幻”的那個。
去年年底,輸入法APP“Simeji”對600名Z世代用戶進行了一次采訪——“如果想嘗試打工,你最想去哪里?”
前三分別是咖啡店、寵物店和書店。(總覺得看過女主在這些地方打工的偶像劇……)
4-10名是便利店、神社、游樂園、甜品店、拉面店、家教、旅館
之前我們聊過,開一家咖啡店是不少辭職大廠人的詩和遠方。在這里打工成了不必背負創業重任,卻能感受相似工作狀態的次選項。
“瑞幸打工”類記錄在各平臺都有不俗的關注度,而其中,自不乏對得起這些向往的記錄帖。
有人眼中瑞幸打工的經歷是一場小型人類觀察體驗,對比虛無縹緲湊大廠黑話的周報日報,每一杯做出來的咖啡和每一位咖啡店的客人更能讓人感覺活在地球上。每周三天打工,搭配四天的自由時光,完完全全是想象中的“半gap”生活,既有自由,又有一份有持續收入的安全感。
小紅書@理想不茫 《大廠裸辭去瑞幸打工,治好了我的工作內耗》
而時間安排自由、咖啡店離商圈近方便逛街放松、可以品嘗員工飲……這些也常被網友點名列入“愛瑞幸的理由”。
微博@Xinhh_
不過,在“輕體力活·杜絕內耗佳選”的另一面,是“瑞幸大學”和“血汗工廠”。
每個星期都有考試的瑞幸,強度堪比高三周考,量級相當大學專業課。900多頁的題庫、對應不同主題不同職級的試卷,試題從咖啡制作、門店物品堆放到配電箱和消防栓的正確知識應有盡有,還有不少是多選題。
考了十多次還沒過、瀕臨崩潰的打工人,或許終將選擇“花錢打工”——去咸魚花兩塊錢購置一份瑞幸大學速通秘典。
圖源百度
圖源閑魚
心酸的,還有薛定諤的工時。理想狀態是自由,真實狀態可能是加班自由,休息隨意。上班時只知道店里人就那么幾個、單還不停地出,必須得忙活。算工時時才知道中午有根本沒法強制的“強制休息”。
明明干了活,飲品做了賣出去,錢也進了瑞幸的口袋,怎么就成了“無效工時”?
知乎@嘉爾
知乎@HelenHui
不到發工資的那一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有效工時”是多少,以及到手的工時會不會突然“飛走”。
有瑞幸員工向財經博主“香帥”分享,瑞幸只能線上下單,這樣既節省門店收銀員的位置,也能精準計算時間——每個線上訂單必須兩分鐘內完成,不然要扣績效。
這無數個緊張的兩分鐘還要被監控。軟件下單就能在取餐前目睹全部操作監控,這樣的做法催生了愛情可能性、帶來了消費者的安心,卻也讓人和員工打工人共情——這和卓別林出演的《摩登時代》中擰螺絲的工作一樣,機械、重復、價值感匱乏。
小紅書@momo 《在家當瑞幸的監工》評論區
監控中稍有差錯(比如沒有和門口的顧客說話),幾個工時就此白費,這工算是白打了……
小紅書@甜甜甜香辣蝦
據自媒體人“晏濤三壽”,瑞幸幾乎保持著每3天就出一個新品的速度,而且這個速度越來越快。2020年共推出77款新品,2021年共推出113款,2022年上半年就已推出68個新品。幸之于瑞幸,不幸于員工之體力的是,今年爆單的爆款不少,“碧螺知春拿鐵”首周銷量達到447萬杯,4月上線的“冰吸生椰拿鐵”首周銷量突破666萬,銷售額突破2.4億元。
迅速增加的新品配方能讓“瑞幸大題庫”更厚幾頁,新款爆單則能讓上新那周成為打工人魔鬼周。
回顧瑞幸這幾年的發展過程,這種員工狀態上的變化并不難理解。2019年,瑞幸創始人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的原材料成本是1-2元/杯,算上租金等費用,2019年一季度瑞幸咖啡單杯成本在13元,定價24元,而這個成本還有壓縮空間。”
現在四年過去,這個定價甚至可以被打到九塊九,成本壓縮到了極致。瑞幸的9.9底褲級價格把所有同行都拉入價格戰斗。壓低成本的下一步是琢磨原料,“BBB研究所”提到有咖啡店會把陳年的、品質不太好的豆子摻著用,接下來可能就是拿員工開刀。
雖說錢治亞當時強調“我們絕不會在咖啡品質、供應商和員工薪資上降低標準”。但如何讓最少的員工出最多的力,這件事瑞幸一直在琢磨。由于瑞幸只需要“咖啡按鍵師”,所以它可以大規模使用兼職,而正如上文提到瑞幸員工的兼職占比達5成。
就算是找兼職也要精打細算。“香帥的金融江湖”提到,瑞幸的系統會建議店長在高峰期增加兼職員工,可謂是把兼職員工都用在刀刃上。
瑞幸狂開店、狂出新品、狂壓成本,一副大殺四方的霸氣模樣。但這些一舉一動的背后,都是員工身心俱疲的影子。
5月,瑞幸咖啡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門店總數總計達9351家,其中有1137家是今年第一季度新凈增的。而今年3月消費客戶數突破3000萬,創歷史新高。
門店和顧客數都爆發增長的情況下,員工遇到幺蛾子管理制度的可能性也在增加。4月曝出瑞幸多個門店以“罰抄100遍備注”這種低效的方式警示懲罰員工,瑞幸客服回應稱這是部分門店的不規范行為。
小紅書@九十啦
瑞幸不是偶然,如今咖啡店員工對咖啡的熱愛正在被耗盡。
仍記得大學時在慢咖啡店打工蔚然成風,不少同學會在朋友圈曬出自己在咖啡拉花事業上的進步,將其視為一份生活的小確幸。但在半自動的快咖啡連鎖店瑞幸里,你需要做的只是從瑞幸大學時常更新的配方試題中畢業,然后迅速上崗,在咖啡知識了解和技術提升上的幫助相對有限。
對照“咖啡店成為Z世代想兼職場所第一名”新聞,不由疑惑,是咖啡店打工這件事本就是內里一地雞毛的圍城,還是說它曾經真的美好過?
大概都有。
消費者在精品獨立咖啡店心醉于帶著咖啡香空氣和閑適浪漫的氛圍,可能會聯想到自己要是在這里打打工也不錯。但咖啡店店員本身是個壓力值較高的工作。酒店營銷博客 Typsy 認為這是餐飲業最棘手的工作之一,它是前臺和后廚的混合體,需要同時掌握客戶服務和咖啡制作技巧。把需要站立8小時甚至更久的咖啡店工作歸類于浪漫的“消除內耗的輕體力活”,不太合適。
而一位在瑞幸工作近兩年的網友@薄荷糖感嘆,如今在瑞幸打工比以前累,人手不足不說要求還變得更高更苛刻。
小紅書@薄荷糖
當然,這些問題也不是只屬于瑞幸。星巴克員工在微博@伙伴心聲 的相關吐槽也大有越來越暴躁的趨勢。沒有哪個人能逃過咖啡行業整體的殘酷內卷旋渦。
據深燃分析,在新茶飲進入淘汰賽的時候,咖啡江湖還在風起云涌搶地盤的緊張階段。星巴克不再一家獨大、瑞幸一腳踹開10-20元咖啡的大門不說還想著推出更低價的咖啡把房頂掀了,Manner、Seesaw、代數學家、M Stand 等咖啡新勢力來勢洶洶,海外品牌 Tims、Blue Bottle 等也想在中國市場開店擴張……
微博@伙伴心聲
一位名叫 Lily Kairis 的網友曾寫博客總結7件自己去咖啡店打工后才發現的頗令人意外的事情。首位是“客人可能真XX的脾氣暴躁”。最近咖啡店這個場所頻頻被討論,那里有越來越精疲力盡的員工、有坐在店里假裝上班的中年失業人……更多的是睡眠不足迫切需要咖啡續命的打工人。
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就會徹底忘掉以前影視劇里所描述的,溫馨閑適的咖啡小店調調。高咖啡因的氛圍,當參考睡眠不足的韓劇表演風格——發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