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一商戶缺斤少兩被罰30萬元,海鮮市場如何整頓?
日前,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消費者反映的“友誼路下崗職工海鮮加工廣場短斤缺兩”問題調查處理情況進行了通報。
通過內容顯示:7月4日21時20分,網名為“鐵頭懲惡揚善”的消費者一行到三亞市天涯區友誼路下崗職工海鮮加工廣場購買海鮮后,用自帶的秤具復秤時發現商家存在短斤缺兩的經營行為,隨后撥打12345政府熱線投訴。接到投訴后,三亞市執法人員立即與消費者取得聯系,并趕赴現場開展調查。
經調查核實,涉事商戶“三亞天涯彭進風海鮮店”作弊將海鮮稱重塑料筐重量計入賬單結算,存在短斤缺兩的違法經營行為。三亞市執法部門責令該海鮮加工廣場將涉事商戶清退出場,作出對涉事商戶罰款30萬元的處罰;責令該海鮮加工廣場全面停業整頓,并作出對其罰款10萬元的處罰。同時,該海鮮加工廣場市場管理方已對消費者進行了先行賠付。
事實上,缺斤少兩的問題一直存在,尤其是海鮮市場,一直以來也是包括三亞在內旅游城市存在的詬病。
目前在抖音等社交平臺上,有一些專門自帶稱重器去菜市場檢測是否缺斤少兩的博主賺足流量也足以說明,這是普通大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實際上,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此前就已經啟動了市場監管“云”模式,探索電子秤數字監管新模式,守住電子秤“小計量”,助力優化營商“大環境” 。目前,已在海鮮餐飲行業安裝物聯網溯源電子秤802臺。
▲工作人員在海鮮市場檢查商家公平秤
據悉,三亞要求全市海鮮餐飲經營者規范使用價格電子公示屏、視頻監控系統等設備。通過電子價格公示屏可以實時向消費者公布海鮮品名、售價、規格、計價單位、政府調控價格等信息,或消費者直接用手機掃描海鮮價格牌上的二維碼,也可查詢三亞市價格監測中心發布的“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鮮活海鮮品調控價格”的詳細信息,做到消費者與經營者信息對稱,讓消費者放心選擇消費。通過視頻監控覆蓋收銀臺、海鮮池、海鮮稱重處、廚房等重點點位,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監督經營場所重點點位和經營活動。
只不過大力度監管下,仍然難免有“漏網之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