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配送15分鐘送達,王興要把速度做到極致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李松月
頭圖/美團公司
美團外賣測試15分鐘極速達
當你習慣了15分鐘送到的外賣,還能接受要送一個小時的嗎?
這段時間,身處北京的部分用戶,可能會發現自己的美團App內突然出現了一個“極速達”板塊。
點開后可以看到,美團外賣正在測試的“極速達”服務,每天11點才開售,且宣稱下單15分鐘內送達。為了證明時效的可靠,美團還給極速達商品增加了“慢必賠”保障,承諾每超時1分鐘賠2元紅包(10元封頂)。
考慮到商家接單、出餐,騎手取餐、送餐的時間,15分鐘就能送達的外賣,未免有些不可思議。
據了解,極速達服務其實已經在北京部分商圈測試了一段時間。其整體模式有些類似于“前置倉”,商家會對顧客需求進行預測,提前準備好食材。而負責送餐的,也是美團專門安排的騎手,只在小范圍商圈內活動,大幅縮短了取餐和送餐路上花費的時間。
同時比較明顯的一點是,極速達板塊里基本是固定的飯菜套餐,無法滿足一些定制化需求。因而也不排除存在預制菜的可能,本身出餐時間就較短。
而且從商家的名稱可以得知,參與極速達服務的商家都會設立一個獨立的極速達店鋪。與普通的店鋪不同的是,極速達店鋪SKU較少,且庫存有限,當天售完即止,第二天11點再重新上架。這樣的安排,顯然也是出于備餐速度的考量。
小范圍活動的騎手,加上出餐較快的套餐,15分鐘送達也確實可以做到。
不過我們也知道,在快遞行業,“時效件”往往都有著更高的標價。比如同樣是1公斤的快遞,“順豐特快”就比“順豐標快”的收費貴上幾塊錢。
那么,像美團外賣“極速達”這樣遠快于日常的配送速度,再加上額外的人力成本,是否也意味著會需要更高的配送費?
令人意外的是,可能是因為仍在測試階段,目前極速達不僅沒有額外收費,還向新用戶提供3三次免配送費特權,以及一張12元無門檻優惠券。此舉顯然也是在鼓勵更多用戶參與測試,擴大知名度。
一旦測試階段得到了較好的反饋,未來美團外賣15分鐘極速達的服務,還有望全面推廣開來。
這番景象自然值得期待,而更加令人好奇的是——美團外賣,為什么突然開始“卷”起了速度?
美團和抖音,開始揚長補短
曾經有用戶分別在美團、餓了么、抖音上點同一商家的外賣,結果是美團最快,26分鐘送達;餓了么次之,36分鐘送達;抖音最慢,43分鐘送達。
當然,這其中也會有商家出餐順序、騎手距離、地域等影響因素,但美團配送速度最快是符合大眾認知的。
而已經在速度上做到行業第一的美團,還在繼續圍繞速度做文章,試圖進一步擴大優勢。在這背后,至少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為了滿足用戶更多層次的需求,并開辟出新的增長點。
雖然大多人已經習慣了30分鐘-60分鐘送達的外賣,但也不乏存在緊急需求的用戶。比如正在測試美團極速達的商圈,基本都是白領聚集地,午休時間有限。這一群體解決午餐的方式以外賣為主,常常需要算好了時間提前下單。
但如果有事耽擱了,或者忘記下單,就需要浪費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等外賣,占據了休息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一份保證能在15分鐘送到,甚至最快5-6分鐘就能送到的外賣,自然很有必要。
對于美團而言,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也有助于豐富自身的產品形態。雖然目前極速達還在測試階段,沒有作為增值服務收取額外費用,但未來也有可能根據履約時效分層次收費,實現新的增長。
二是挖深護城河,應對行業競爭。
這一邏輯其實跟快遞行業目前的“速度戰”一樣。以往只有京東物流可以做到次日達、甚至半日達,這也成為了很多用戶在京東購物的主要原因。如今菜鳥推出自營快遞品牌后,曾經只面向天貓超市的半日達服務也將全面開放,加劇了快遞行業的速度競爭。
而在外賣/即時配送領域,美團則要成為那個率先打破局面的角色。目前美團外賣的配送效率雖然也處于領先位置,但還未拉開明顯差距。如果在其它競爭對手還需要30-60分鐘的時候,美團確保15分鐘送達,無疑能夠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
尤其是剛剛入局的抖音外賣,其輕資產運營的模式,主要依賴于第三方運力,配送時效一直是個明顯的短板。
在與抖音的競爭中,美團的運力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如今美團布局15分鐘極速達,更是能將抖音外賣的短板進一步凸顯。
同時我們也能看到,美團和抖音今年以來,已經針對“揚長補短”進行了一連串的拉鋸戰。
比如美團上線餐飲直播,彌補營銷短板;上線“特價團購”,牢固價格優勢;測試團購配送,強化中高客單價外賣布局……
抖音則是開始聚焦中高客單價的外賣套餐,與美團錯位競爭;邀請部分商戶進行自配送,彌補運力短板;在部分地區測試同城板塊的外賣入口,完善“貨找人”和“人找貨”雙管齊下的生態……
據QuestMobile統計,美團與抖音的重合用戶規模超過3億,占到了美團用戶的81%,卻只占到抖音的44.7%。
這也是為什么抖音外賣能夠暫避鋒芒、穩固基礎,美團則必須乘勝追擊,不斷通過“極速達”等全新的產品形態擴大優勢。
這場圍繞美團腹地的攻防戰,目前仍不容許任何一方放松警惕。
即時配送卷速度,極限在哪里?
回到美團正在測試的“15分鐘極速達”,其產生的影響或許不止是在外賣行業——騎手履約效率的提升,意味著美團的即時配送能力也實現了突破。
試想一下,如果極速達服務不止是用在外賣領域,而是覆蓋到即時零售,會是怎樣的景象?
考慮到零售商品不同于餐飲外賣,無需實時制作、加工,只需要商家接單后進行挑揀和打包,因而在配送過程中也大幅縮短了“出餐”環節。
只要將極速達的模式復制到即時零售,比如商家上架少量爆款SKU并提前備貨,平臺安排小范圍活動的專門騎手隨時待命,其配送時效顯然還能比外賣高上一個層級。
尤其是一些即時需求強烈的品類,用戶對于配送速度也會有著更高的要求。能否用最快的時間送達,這將深度影響到用戶的決策。
除了像極速達這樣流程的簡化以外,技術的發展也在推動著即時配送履約效率的提高。
去年9月,iPhone14發布當日,美團通過無人機配送參與新品首發,創造了iPhone14首單配送5分56秒的紀錄。
今年7月5日下午,美團的第四代無人機正式發布,全方位迎來新升級:最大載重2.5kg,最大起飛重量9.5kg,滿載最大配送半徑達5km,滿載最大配送距離達10km。
發布會上,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介紹,目前美團已經在深圳、上海等地落地了15條無人機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過16.7萬單,越來越多的用戶享受到了15分鐘配送到家的服務。
在王莆中看來,下一代的零售店革命是即時零售,未來幫助商家賣得及時、配送及時的行業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
15分鐘,或許是當前能保障體驗的配送速度分水嶺,但還遠沒有達到“即時”的極限。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