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組織變革下 閑魚如何博一個“翻身”
來源/鰲頭財經
作者/寧曉敏 汗青
阿里巴巴(baba.US)正在進行“24年來最重要的一次組織變革”。
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原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布全員信,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
其中,“1”是阿里巴巴集團;“6”是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阿里的六大板塊業務;“N”則為高鑫零售(06808.HK)、銀泰商業、阿里健康(00241.HK)、盒馬、夸克等其他重要業務。
在此之后,阿里巴巴經歷了一系列大變動,張勇卸任,蔡崇信接班,盒馬、阿里云等業務也都傳出了上市計劃。
就在外界的目光全部聚焦于阿里巴巴主要業務的時候,閑魚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吸引了目光。
7月4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其發現在閑魚上有一則公開售賣人口的信息,該事件迅速引發外界關注,后經查證,閑魚“買賣人口”為一起烏龍事件,發現者和“賣家”均報警。
2014年便上線的閑魚,與盒馬、阿里云等業務相比稱得上阿里巴巴的“元老”,然而其卻沒有受到太多集團資源的傾斜,在阿里巴巴“分家”,各條線業務要獨自挑大梁后,閑魚這一個二手平臺又將何去何從?
烏龍事件出現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自己在閑魚平臺發現有人“賣小孩”,且自己在平臺上私信了這位賣家,賣家為其提供了小孩照片并“商議”了價格,事后該網友選擇了報警。
后經查證發現,“賣家”“售賣人口”的帖子為該用戶的曬娃帖,當“買家”詢問時“賣家”懷疑對方意圖就佯裝真實出售繼續溝通,在事后也選擇了報警處理。
盡管是一起烏龍事件,但引發了外界對于平臺監管問題的討論。
事后閑魚平臺表示,將加大投入人力和技術能力,對涉未成年人商品加強上架前審核,對隱晦表述做認真核實;對巡查發現的問題新增違規樣本圖片,從而加強系統比對、并做統一排查;還會進一步優化過濾系統的算法,提升對有害信息的識別效率;也會針對疑似買賣人口等商品重點防控,并加強搜索端召回商品干預,進一步減少相關風險。
“作為連接著個人買賣雙方的二手平臺,監管不到位則會滋生黑產,影響平臺的生態環境,甚至有可能涉及到法律問題。”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灰產藏在“隱秘的角落”
鰲頭財經在閑魚平臺發現,有賣家以15元的價格售賣影視鏈接,并在商品介紹中明確表示為“新上映的槍版,全套資源”,所謂槍版便是在電影院偷錄的影視資源。
另外,閑魚平臺上各大視頻平臺的會員比比皆是,以騰訊視頻為例,其平臺顯示的單月月卡價格為30元,而閑魚平臺上賣家的價格則為16.3元。
除了虛擬產品外,實體產品的盜版也在閑魚上售賣,以泡泡瑪特為例,其限量發售的1000%地球女兒海綿寶寶珍藏系列在閑魚平臺上僅標價700多元。
“包含閑魚在內的二手平臺監管上存在滯后性,往往是問題發生了才能去補救,此前閑魚也曾被爆出有賣家通過平臺引流出售香煙、電子煙等,但之后閑魚在此方面加強了監管,該類現象已經很少發生。”
盡管平臺一直在加強監管,但灰產的形式也在變化。今年以來演藝市場復蘇,不少演唱會一票難求,在閑魚上卻有不少票源未知的爆款演唱會門票,這類賣家則為黃牛,有網友戲稱,閑魚逐漸成為"黃牛"的聚集地。
針對上述現象,閑魚在今年6月26日起,用戶將不得在未獲得合法票品銷售資質或確認合法票品來源情況下發布演出門票類商品,不得發布涉嫌違法違規、無效等情形的演出、賽事、展覽等各類活動票品或類似、相關票品。如果違反上述規范,閑魚平臺將處理違規信息。
然而在此之后,閑魚上的票務買賣并未杜絕,而是以代拍的形式出現,在閑魚平臺以“代拍”為關鍵詞搜索,不少賣家提供此類服務,其中既有人工代拍,也有商家表示為通過機器代拍。
二手平臺說到底是一門信用生意,監管不到位則會讓以次充好、真假混買、虛假交易、網絡詐騙等現象層出不窮,用戶信任問題難以解決,最終傷害的則是品牌。
閑魚路在哪?
今年5月份,閑魚召開了一場產品升級發布會并公布了多項數據,其中閑魚的用戶數目前已突破5億,發布規模近1億,在線商品數量已超過10億件。然而對于閑魚的營收情況卻并沒有公布。
實際上,作為C2C的二手平臺,閑魚的買賣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免傭金的,這就導致平臺除了傳統的互聯網廣告營銷外沒有其他的商業模式。盡管今年閑魚開始對當月成交訂單數量大于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10000元的商家開始實行收費,但此舉更多是為了限制職業商家借助閑魚賣貨,對于閑魚的盈利并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即便是互聯網廣告營銷業務,二手平臺用戶群體規模小,留存率、活躍度低下,并不是優質的互聯網廣告流量池。
“閑魚的受限于其C2C的模式,很難從買賣雙方中獲取收益,作為阿里電商體系的一員,閑魚更大的意義在于對阿里電商業態的補充,但隨著阿里組織變革走向更深層次,擁有龐大用戶數的閑魚如果不能將規模轉化為效益,其前途令人堪憂。”電商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