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涼皮開始賣漢堡,西安的麥當勞見了都繞路走
來源/ Vista氫商業
作者/嘴嘴
最近學到一個新詞【魏家帝國】,乍一聽我還以為哪個男流量在頭鐵對標tfboys,結果小紅書告訴我這是我老家樓下那家賣涼皮的。
記憶里魏家涼皮這么多年來最特立獨行的就是外賣費賊貴。如今外賣配送費但凡超過2元我就要好好掂量掂量,只有魏家涼皮鐵打不動距離200米都要我收我7元,要知道一份米皮才9.9元,可這事吵了幾次都沒結果。
所以是因為配送費太貴成了帝國?這份寵愛有點太過昂貴了吧。
身處西安的朋友搖搖頭告訴我,非也。當我還在為秘制涼皮吧唧嘴的時候,西安人民已經能在魏家吃到了世界菜。
魏家帝國有自己的西餐廳,人均40元立志成為下一個薩利亞;還有便利店,晚上5折直接升級西安人民的真·深夜食堂,以及日料咖啡輕食等等各國美食。
圖源“魏家涼皮”官網
看到官網上從涼皮肉夾饃到牛排漢堡和面包的介紹時,不知道地下的秦始皇有沒有羨慕,畢竟他老人家費老大勁統一了六國也不一定能如此輕松從南吃到北,反正身處北京這個美食荒漠的我深夜敲下這段文字時,狠狠悶了一口【自產金津玉液】。
帝國,一個極具誘惑的詞。
其中散發的權力味道亦如蒼蠅想要叮蛋一樣有魅力。這年頭不想成為帝國的老板都需要被向上管理,雖然老板做大做強和我也沒有什么關系,但是不妨礙我激勵老板也有一個清北夢。
但是我屬實想不明白一個賣涼皮的憑啥被叫帝國?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媽不想做飯了。
去麻將桌上酣戰了一下午的我媽——江湖人稱“小店區快手魏姐”,用因為激動而有著些許顫抖的聲音告訴我:今天媽小賺了一筆,咱去吃魏家涼皮,你去統計下大家都吃啥。
半年沒回家的我看到我媽就請我吃涼皮以為媽媽的愛不過如此,說淡就淡了。直到看到了長長的訂單我才明白,這絕不是我媽摳門,而是一份來自中年女性的智慧:我爸吃燜面,我媽喝雞湯,我吃涼皮,我哥吃漢堡,我嫂子嗦粉,我侄女吃鹵肉飯,還有我侄子喝粥。
圖源小紅書@古德貓寧女士
在一家涼皮店,能解決一家上至50歲老頭下至2歲小孩,從中式到西式,價格還不貴承包一家的蘿卜青菜各有各的愛,釋放我媽的雙手,這不是帝國嗎?
有人反對我媽第一個不同意。
后來我家把吃魏家涼皮當作家庭團建。中產們驅車20公里橫跨北京城去山姆團建,而我全家只需要走路5分鐘。
有倆娃的我嫂子尤愛魏家涼皮,她說這是她心里的【中式快餐版的麥當勞】。不同于我們小城里的眾多連鎖快餐店,要么開在大商場里去一次少說開車10多分鐘,要么是街邊小店充斥著中年男性赤膊喝酒的吵鬧,常常開著街邊的魏家涼皮給了我嫂子一份體面。
魏家涼皮確實挺像麥當勞,我是說裝修上。整體風格是黃黑版的中式快餐店,每次一進門就有大量的暖黃燈沖向你。網傳他家每個店面積都在230平以上,由于我不愛隨身帶尺子所以一直沒有對這個數據進行過驗證。
圖源小紅書@西安老波
或許是客流量遠遠比不上麥當勞所以桌椅板凳之間的空間要大許多,這樣精致而不吵鬧的中式快餐連鎖店是我們小城少有的街邊精致。因此我嫂子說,魏家不僅適用于家庭團建,更適合帶娃。
當然這份體面可能來自老板魏文軍心中的小目標。幾年前的魏家的設計團隊西安麥道品牌傳播有限公司曾經采訪過這個來自陜西漢中的農村小伙:“你有對標嗎?想成為什么樣的品牌?”
這個老實巴交的西北漢子默默指向了遠方掛在天上的“M”。
如今西北漢子用了24年把魏家涼皮做成陜西第一皮(網友封的),打敗眾多肉夾饃和涼皮對手,全國開了400多家連鎖店,坐擁17億家產,網傳還一度讓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吃上了中國涼皮,可見他小目標的進展還不錯。
不過這只是我媽眼里的魏家帝國,直到小紅書給我推薦了一款【UFO漢堡】。看著漢堡坯上的3個大寫英文字母,我只能暗暗嘆服魏文軍成為帝國之子的決心,UFO確實夠宇宙夠賽博。
圖源小紅書@烏梅子多多醬
雖然魏家涼皮也賣漢堡,但是這么科幻的UFO堡卻是魏家給西安人民的獨一份。
在西安,魏家真的成了“帝國”,力圖讓西安人民吃到世界菜。
這個UFO漢堡來自【魏斯理漢堡店】。名字聽起來像是吳奇隆演的《少年王》主角衛斯理開的周邊店,后來衛斯理漫游宇宙去了,所以很難不說UFO漢堡可能就是衛斯理的專屬。
不過根據本地網友反饋,雖然魏斯理也有點意指星辰大海,但實際上很便宜。“人均40元,他家漢堡真的巨大巨好吃,唯二的缺點可能就是位置偏以及門店很少”。
星辰大海堡1小時的車程攔住了許多人,不過,魏家還有隨地可見的便利店【魏家便利】。
“比手臂還大的墨西哥卷只要6元,每天晚上8點以后7折,9點以后5折,東西也齊全像是一個小型餐廳。”網友評論。
圖源小紅書@李護食、@李耿直
誰急了我不說,只是想問一句有沒有可能開到北京。你也是知道的,北京不僅是美食荒漠,還是便利店荒漠。在便利峰橫著走的北京,真的很需要魏家來一些小小震撼。
除此之外,魏家帝國還有西餐廳【Channel WE】以及日式烤肉店【鱘一燒肉】,你別說,承包西安人民的全部進食需求這話真不是我隨口說說。最近流行city walk,有興趣的西安同胞可以直接走一遍魏家帝國,也算得上是city walk了。
圖源小紅書@屁嘚兒
魏家帝國不僅軟件強,硬件也跟得上,人家真有自己的城堡。
陜西本地媒體《漢中之眼》最近曝光了漢中“白天鵝城堡”。聽說前主人是陜西安康修腳大王鄭遠元的豪宅,但是因為未批先建被罰款沒收。如今這個白色大豪宅搖身一變,成了魏家生態產業園。
看到視頻宣傳圖我就是想問問,到底得賣多少碗面皮子才能修出城堡來?
西安人如何評價魏家涼皮?
“騙騙我這樣的外地人。”
在涼皮原教旨主義者眼里,魏家涼皮不僅是外行,更是邪教。“誰家涼皮里放小米椒和西蘭花啊?我們本地人都不吃魏家,一言難盡”。
反對者的嫌棄溢滿了屏幕,魏家像是一個不聽話的小孩,說你不正宗還皮了起來,試圖把這份不地道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上一個這么被本地人嫌棄的還是海底撈,發家四川卻被調侃開不進四川。
本地人和本地美食品牌之間的糾葛就像是眾多中國家長和小孩之間的拉扯。親愛的寶,我希望你快快長大,但是必須按著我的想法來,6歲上小學,18歲進大學,畢業以后考公務員,拿到編制后就可以結婚生子啦。
想讓西安品牌走出去成為下一個老鄉雞,又覺得不夠正宗砸了自家美食的招牌。
但是正如別的城市對tfboys十周年避而不見,唯有千年古城西安迎頭而上。如今涼皮原教旨主義者的幾句不滿壓根動搖不了魏家想成為帝國的心。
西安這個城市,總是和【帝國】二字有著難以言述的關系。
有一個在西安上學并定居過幾年,后來又去了北京上海深圳的知乎網友分享了對吃魏家涼皮的心路歷程:魏家涼皮在西安,比不上街邊老店;但如果到了北京上海,可以干倒絕大多數陜西快餐,如果到了深圳,那就是秒殺一切的存在。
也就是說,本地人或許看不上的野路子,竟然成了外地人嘴里的香餑餑。這些年魏家的競爭對手換了一波又一波,樊記肉夾饃、袁記肉夾饃、飛鴻肉夾饃和老潼關肉夾饃……流水的肉夾饃,鐵打的魏家。
這是為啥?
放眼西北五省,誰家還沒個涼皮?搟面皮、涼皮、面皮、米皮不知道你能不能分清楚,反正作為一個把面皮從小吃到大的北方人我是一直不懂的。
而面皮子到了陜西還分了自己的流派。漢中涼皮、秦鎮涼皮、岐山搟面皮是陜西面皮子的三大祖師爺,魏家則是漢中涼皮的演變。
圖源小紅書@龍二桃桃娘
好吃是真好吃,去了陜西不來一碗涼皮亦如教徒們到了耶路撒冷不去朝拜一樣充滿罪過。可是傳統的陜西涼皮古法制作工藝復雜,保質期短。簡單點說,你能開車去吃一頓,它卻不能走出陜西。
因此有網友對魏家涼皮的評價是:味道好不好其次,關鍵是味道穩定,不難吃。
沒錯,【不難吃】才是魏家成為帝國的決勝密碼。
肯德基為了本地化都推出螺螄粉漢堡了,必勝客的披薩不僅有菠蘿還有北京烤鴨,它們正宗嗎?
當然不宗旨,不正宗到美國和意大利的老祖宗們就差帶著棺材板跨越大洋打上門了。但是不重要,因為它們都成功了。
當一家本地美食店想要勇闖天涯時,口味正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只要不那么難吃,總會有人買單,所以一般連鎖美食品牌的策略都是“不難吃”。
作為一個外地人,吃湘菜時,我根本分不清笨羅卜和瀟湘閣有多大不同;
吃披薩時,也不懂安妮餐廳和達美樂的味道哪個更正宗;
火鍋就更別提了,專門去一了趟成都才發現本地火鍋似乎和開在北京的楠火鍋真沒啥差別。
所以連鎖店想要成功,味道退而其次,真正考驗的是完備且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快速并機械化水平高的生產流程,保證出品品質穩定,以及議價能力。
說白了,就是工業化做得好,把成本壓低,再把成品價格賣上去。
別小看工業化,這就是街邊小店永遠跨不過去的坎,也是手制面皮永遠夠不著的天花板。街邊小店涼皮好吃,但是誰能保證除了大師傅以外隨便拉一個員工做得都好吃?
這事其實魏家一開始也不行。1999年,魏文軍帶著妻子到西北大附近的城中村開了第一家店涼皮店,要是他這么一直開下去,到了今天也算是20年老店,或許也就不會挨罵了。
生意做得好,魏文軍沒用幾年就注冊商標開了加盟店。加盟店是最難管的,為啥喜茶開放加盟以后很多消費者都覺得味道變了,就是因為加盟老板有自己的生意經,真有什么偷工減料總部真管不過來。
魏家涼皮也是,開放加盟沒多久就出現了各種問題。或許是在某個深夜,魏文軍拍拍大腿咬牙切齒決定,是時候給加盟商下鐵令了,“凡事必須按照加盟章程來做”。這是保證品質和服務穩定的第一步。
然后是流水線的誕生。到了2006年,魏文軍又南下去廣東,研發了涼皮生產線,后來又建了中央廚房,喂飽我全家的食物都來自這里,粥品生產線、饃胚生產線、鹵肉生產線、米線生產線……
沒錯,都是預制菜。
關于魏家涼皮預制菜這事也曾上過熱搜。看著店員們打開一袋涼皮又打開一袋配料放在碗里直接給我端上桌的那瞬間,殺死了我對美食的所有向往。
圖源小紅書@肚肚木煩惱
可是作為一個沒有食堂的北漂打工人,能吃上一道健康、便宜、味道還不錯的午飯,魏家涼皮已經秒殺了絕大多數外賣。
小紅書有一個博主曬了711便利店做飯的流水線,當看到全副武裝的員工在生產線“做法”,網友評論到,“挺好的,比我自己做飯還干凈。”
如今點外賣就像開盲盒,好不容易找了一家店面照片顯示不是檔口的門店下單以后,隨手一搜社交媒體才發現該門店早被曝光過,于是只能對著眼前外賣默默告訴自己,問題不大,反正我從小吃地溝油長大。
而根據魏家官網的介紹,他家“分多個批次向各門店及時配送原料和產品”。好家伙,這是不僅打算讓我吃得干凈還吃得新鮮。
圖源“魏家涼皮”官網
這樣的行為在我每天和外賣店家的斗智斗勇中顯得額外特立獨行。魏家,竟成了外賣屆的大善人。
這大概也就解釋了為什么7塊錢的配送費也阻止不了打工人下單的手,雖然要價這么高是魏家和外賣平臺的直接戰爭。
不過我從來沒有點過魏家涼皮的外賣,每次去吃之前我都要好好麻煩一下雙腿,做十幾分鐘的飯前運動,這大概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每次吃魏家涼皮的時候我都覺得額外香。
也就別管正不正宗了,解放了我媽雙手的涼皮店,晚上5折的便利店,40塊錢能吃飽的漢堡,已經是大城市打工人除了麥當勞窮鬼套餐以外少有的安心選擇了。
你說我苦澀?親娘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