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鳴零食趙定:做線下“拼多多”,平價零食比賽剛剛開始
來源/36氪未來消費
撰文/李小霞
一場火藥味十足的貼身肉搏戰正在上演。
廣州番禺區橋興大道上,兩家100多平的紅色店面并列而立,各自門頭上除了醒目的品牌大logo,就是卯足氣力證明自家價格實惠的字樣,你打“超便宜”,我出“真便宜”。
這是兩家平價零食店比鄰而爭的場景。走進店里,貨品類別、陳列、貨架距離等細枝末節散發出品牌不同的氣質和差異。
其中一家為來自江西的品牌——趙一鳴零食。
從創立年頭來看,趙一鳴零食不過四、五年之久,卻是平價零食店里不可忽視的黑馬,門店數量已超出2000家,并創下了漂亮的營收數據。資本層面,吸引了黑蟻資本、良品鋪子投注。
相比品牌的火熱,創始人趙定信息幾近空白,甚至不少人覺得“趙一鳴”就是其人,實際上這是他兒子的名字。
雖然創業起于江西,但趙定卻來自“炒貨大省”安徽,其職業生涯也是從炒貨開始的,后來又開了幾十家零食店,因加盟商賺不到錢,某種程度上算以失敗告終。
曾經的經歷讓趙定不再注重速度,而是更加關心單店質量:用兩個半月時間去選址;直到單店模型打磨成熟,才放開加盟;一旦加盟商不賺錢,銷售額達不到預期,也會立馬停止發展。
蜜雪冰城是趙定口中多次提到的公司——通過自己開工廠把吸管成本降下來,將節約下的錢給到加盟商、消費者,而不是揣進自己口袋。在成本控制上,趙一鳴零食一直向其學習,做了很多類似特別雜特別細的活兒。
平價零食無疑是當下消費領域最為熱鬧的賽道之一,喧囂之下,大家都想試圖了解,品牌如何做到低價,以及低價背后更本質的能力是什么。
「趙一鳴零食」創始人趙定,企業供圖
帶著這些問題,36氪和趙一鳴零食創始人趙定聊了聊,這也是其首次對外接受訪談。以下為對話整理(有刪減):
01
單店質量好了,數量是自然發生的結果
36氪:趙一鳴零食雖然名聲在外,但外界對創始人知之甚少。你會怎么介紹自己?
趙定:我算是一個草根創業者,父母都是做炒貨的,我最早時候干的也是炒貨生意。等到2019年做趙一鳴零食的時候,我差不多已經做了10年的炒貨和零食店生意了。
現在趙一鳴零食之所以去切下沉市場,是因為我過去做炒貨,包括我生活的地方一直在三四線城市,所以會更了解三四線城市的一些需求。
比如他們的交通工具更多是電瓶車,那選址邏輯因此會發生一些變化,而不同的收入人群,零食偏好和價格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他們大部分人喜歡高糖、高熱量的食品,和一二線城市少糖、少油的飲食需求是有所差異的。
所以過去我們積累了這些經驗以后,就去重新定位趙一鳴零食的核心點,也是我們這兩年能夠快速發展的背景。
36氪:雖然從事這個行業很久了,但到真正創立品牌隔了很多年。
趙定:我入行時,行業內還沒有零食店這樣的樣板,能看到的零食品牌是來伊份、良品鋪子。那個階段如果我們真去做了的話也不會做成功,因為時機還沒到。
2015年我就開過零食店,單店做的還可以,也有做過加盟,但某種程度上算失敗了,因為加盟商賺不到錢。所以創立趙一鳴后,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加盟商能否賺錢,為了驗證,2019-2020年基本上沒開新店。那時候開的店叫直聯營店,帶著店長持股開店,定了個目標一個月銷售額要做到40萬,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放開加盟,后來也確實做到了。
36氪:怎么想到用你兒子名字給品牌命名?
趙定:2019年的時候,很多零食店已經冒出來了,當時我們有一個“零食巴士”品牌名字的儲備,但很容易和其他零食店品牌混淆,我們又想做一件獨立創新的事,從品牌名字、門店設計裝修各方面都要做到不一樣。后來就用了我兒子名字命名,這不是說要未來要傳給他,而是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去做品牌,另外全球很多用人名命名的品牌做得非常成功,我覺得中國也可以文化自信。
36氪:2019年創立品牌時,已經有一些同行慢慢起來了。
趙定:正是同行的影響,讓我看到兩個機會點,一是加盟商賺錢是可以做到的。
另一個是我們可以組一盤更好的貨,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不管是從客單量還是客單價上都會有提升,單店質量會做得更高。這是觸發我們2019年自己做品牌的原因。
36氪:在組貨上,和同行會有哪些不同的思考?
趙定:比如品類,我們就比同行要多,但在哪些品類上更多,是有講究的。像大牌商品奧利奧散稱餅干,我們會賣很多口味;像旺旺雪餅,同行之前是不賣散稱的,但我們一直在賣,這些是超市里面的top產品,下沉市場有著非常強的需求,而滿足這些需求是我們最大的價值。
36氪:趙一鳴怎么做選品?
趙定:其實很簡單,選品一定是跟人群來的,沒有誰對誰錯。
36氪:門店數量方面,是怎樣的規劃?
趙定:門店剛過2000家。去年從84家增長到700家,增加了600多家,今年是從700家到現在2000家了(截至8月17日)。我們原來計劃是達到2500家,但從現在發展速度來看,肯定會超。
不過,對公司而言,門店數量并非核心指標,單店質量才是。單店質量好了,數量是自然發生的結果,這也是我覺得茶百道、古茗這些公司很優秀的原因,門店增長背后,單店本身就能賺錢。
「趙一鳴零食」全國門店增長趨勢圖
36氪:開店邏輯是什么?
趙定:我們的邏輯是先把加盟商選好,百里挑一,找到一個有能力開出好店的加盟商,這個比選址更重要,然后對加盟商進行培訓,讓他去選址。同行可能5個備選店址里就能通過一個,我們20個里才有一個能通過,這是我們教給加盟商的一套方法論,加盟商自己會通過這套東西,提升選址成功率。
再就是拉長時間。我們會把時間放寬到兩個半月時長,愿意在前期選址多花點精力,后面開店就會從容很多。很多公司為了快速發展,會要求加盟商一個月把店找到,但這么短時間是不大可能找到好店的,加盟商最多能熟悉一些街道情況。
「趙一鳴零食」門店客人在排隊結賬,企業供圖
02
很多成本是浪費出來的
36氪:趙一鳴零食的定位是什么?
趙定:類比奶茶行業,你可以理解我們是蜜雪冰城,專做下沉市場。同行可能做得更多的是二三線城市,我們更多做的是三四五線城市,定位有很大差異。
36氪:蜜雪冰城的價格帶無人能敵,你們有建立起類似的壁壘嗎?
趙定:奶茶行業,相對來講,毛利率會高一點,所以價格帶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我們做的零食,毛利率大家都不太高,所以價格方面會有一些差異,但差異不大。
36氪:但聽你說價格還是能比同行低很多。
趙定:一方面是通過后臺毛利率的降低,另一方面在選品定價策略上會有一些差異,比如我們會把一些更敏感的商品價格做得更低一點,會有一些涉密,就不多說了。
36氪:最開始還沒有形成規模時,低價怎么實現?
趙定:我在這個行業做了很多年,認識很多工廠的人,老家的親戚朋友也有很多開工廠的,當時體量雖小,拿一個合適的價格沒什么問題。另外,一開始加盟商不多的時候,我們以不賺錢的方式去運營,產品零加價,人家給我多少錢我就給加盟商多少錢,甚至還要虧掉倉庫的運營成本。
36氪:消費公司里,哪家是你們的學習對象?
趙定:很多家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只能選一家的話,就是蜜雪冰城,其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點。比如通過自己開工廠把吸管成本降下來,但節約下的錢是給到了加盟商、消費者,而不是自己揣口袋了。
36氪:降本上,趙一鳴也有做相似的事嗎?
趙定:當你把單店做好以后,其實很多事都是可以節約成本的。比如過去零食店的陳列盒子是斜口的,但我們把它做成了方形,這樣上一件貨的時間可能就從7分鐘縮短到了3分鐘,如果有100件貨可以用到這種陳列手法,我們一天就節省了400分鐘,相當于節省了一個人力。
我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工廠喜歡把裝貨的紙箱子做成彩色的,那是因為過去要把貨先發到經銷商倉庫,再由經銷商到分銷商,最后送到夫妻老婆店,彩色的箱子會有一個展現優勢。但今天對我們來說,它是極度浪費的,所以我們會讓工廠用牛皮紙箱,一個箱子可以節約兩三塊錢。
你說這些成本是摳出來的嗎?不是,本來就是一些不重要、不應該存在的成本。從2019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干這個事,就是不停思考哪個環節上,哪些是必備的,哪些是浪費的,不停地去做排序,這是一個特別雜特別細的活兒。
「趙一鳴零食」商品陳列畫面,企業供圖
36氪:所以現在你們能夠做到便宜,主要是經營效率這塊做得比較好?
趙定:目前會好一點,但未來我覺得會更好。它體現在你經營的所有環節,是一個立體的東西,比如說你定位下沉市場,單店銷售做得很高,租金又沒那么貴,那你的效率就變大了。
03
商業一定不是打打殺殺
36氪:怎么理解現在平價零食店的競爭?
趙定:平價零食店相當于七八年前的奶茶行業,競爭剛剛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逐漸大家會發現一條街開到兩家零食店,一條街開到3家、5家零食店,都是特別正常的事情,而且每一家可能都能活下來,這是我對行業未來的理解。
競爭到最后,最大的優勢一定是消費者可以吃到更安全、更物美價廉、不為營銷買單,不為明星代言買單的一些商品,這是競爭帶給消費者的好處。
我永遠相信一件事情,就是吃零食的人會比喝奶茶的這個體量要大很多,所以零食不應該是一個壟斷性的生意,而是非常多元化的生意。
36氪:據說在江西,對手完全打不過你們。
趙定:也不能說打不過,如果要去打的話,都是輸家,沒有人贏。今天我們做商業的本質是賺錢,是要做服務消費者的事情,你要是把目光放在對手那里,殺敵800自損1000。
36氪:那你們去到湖南,可以打過他們嗎?
趙定:我覺得如果湖南消費者需要我們,我們過去后能夠讓加盟商賺到錢,我們會去,但如果沒有的話,這件事情是沒有價值的,商業一定不是打打殺殺,是服務老百姓的。
36氪:其實這個問題背后是想了解怎么打破區域局限?
趙定:我們今年的發展就是一個外擴的過程,我們江西才500多家店的時候,陸陸續續開放了14個加盟省份,今年是重點往東往西開放了兩廣市場,實際上發展挺順利的,按照我們的節奏超預期完成。然后門店質量也并沒有因此下滑,反而在增長。
36氪:什么時候覺得可以去接觸投資機構了?
趙定:2020年逐漸有投資人找過來,但當時覺得拿錢沒用,我們這個生意本質不是靠錢去推動發展的,而是靠你的優質店型吸引加盟商。
后來品牌發展速度快了以后,需要建更多的倉,建倉成本不高,但倉里面要放很多貨,一個倉大概兩三千萬貨,我們不做賬期,所以資金上可能會有一些壓力。差不多那個時候開始和黑蟻有頻繁地交流,他們也正在調研縣域市場,很看好縣域市場的潛力和零食集合店的發展空間。實際上,后面我們通過利潤,填平了建倉成本。
36氪:投資人有給到一些建議嗎?
趙定:我們會經常在一起溝通,然后達成一些共識,比如新增了廣州辦公地點,我們一直說降本增效,實際上技術能帶來結構性的提升,在廣州找到了更好IT人幫助我們做數字化管理。
36氪:平時和良品鋪子老板聊什么最多?
趙定:大家會在食品安全話題上展開一些溝通。在食品工業發展初期,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伴隨存在,因為全是小生產廠家,沒有安全意識,也沒有能力保證食品安全,隨著小工廠變成大工廠,這些問題就隨之解決了。
今天我們也在通過連鎖化方式,把訂單逐漸聚集到大工廠去,同時讓小工廠變得更強大,讓他們有利潤去做食品安全的事情。
36氪:你現在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趙定:組織層面,包括內部組織和外部組織,內部組織會有側重點,比如IT、品牌,都在學習中;外部組織就是我們的加盟商委員會。
36氪:現在還經常跑一線嗎?
趙定:經常。我需要聽見一線炮火的聲音,甚至不光要看自己的行業,還要看其他行業,比如奶茶 ,得去看一看它的發展周期對我們是不是會有一些影響。會找到一些規律,當然這些規律不一定可以馬上拿過來就能用,但可以激發整個團隊深度思考。
36氪:很多消費品牌在創立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找一個坐標,比如元氣森林要做中國的可口可樂,你們有自己的坐標嗎?
趙定:線下“拼多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