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債父償:巴奴賠付835.4萬,遭遇史上最嚴重品牌危機
來源/職業餐飲網
作者/辰溪
巴奴正在經史上最大的一場信任危機。
近日,巴奴旗下子品牌超島被博主曝光羊肉摻假,引起關注。9月7日,巴奴做出回應,根據最新送檢報告結果,顯示其羊肉卷確實含有鴨肉成分。對此巴奴要求超島多家門店停業整改,并對顧客進行賠付,賠償金額共835.4萬。
因為子品牌售假而卷入輿論風波,巴奴這次可謂是被“親兒子”狠狠坑了一把。雖然巴奴火速致歉并主動賠償800多萬元,但這次的“羊肉摻假”事件,無疑給巴奴的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直以來堅持“產品主義”理念的巴奴,今年卻屢次被曝光食品質量問題,引發輿論關注。接下來,超島和巴奴將何去何從?巴奴還能否挽回消費者?
超島羊肉卷成分引爭議,巴奴致歉并賠償
超島是巴奴2020年推出的新品牌,由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之子杜夯創立。超島以川味火鍋為特色,主打中端價位,人均客單價在100元左右。超島在近兩年陸續推出了“超島串串火鍋”“超島自選火鍋”兩大品類門店,目前4家門店均位于北京。
作為巴奴旗下的子品牌,超島也強調食材嚴選、品質過關。根據品牌公眾號介紹,品牌“嚴格檢驗食來源,央廚層層把關生產,每天0-4℃進行配送,一次性用簽、用油”等。雖然品牌一直承諾要讓消費者吃的安心、放心,然而這次卻因羊肉卷成分被狠狠“打臉”。
1、博主曝光超島自選火鍋羊肉摻假
今年8月,抖音博主“猴大腕”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系列視頻,曝光超島北京合生匯店賣“假羊肉”一事。這位博主共花費98元在超島購買了6盒肉類食材,其中4盒高鈣羊肉卷被權威機構檢測出鴨成分。
視頻發布后很快引起外界關注。9月5日,超島在官方公眾號發布說明,稱公司正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調查,并第一時間將相關產品送檢,等待進一步結果。同時,為保障顧客權益,超島決定在市場監管部門最終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對涉事羊肉菜品做暫時下架處理。
超島還對供應商情況進行了說明。超島表示,涉事羊肉菜品系超島獨立采購,由鄭州森昂商貿有限公司供應,廠商為哈爾濱市雙城區朝陽鄉九洲源食品加工廠。超島在說明中堅稱“對產品品質方面出現的問題始終保持零容忍”。
接著在9月6日,巴奴毛肚火鍋官微發布聲明,對顧客進行道歉,并且做出回復。巴奴表示,雖然超島創立以來由獨立團隊運營,但巴奴集團對超島有不可推卸的監督管理責任。“如果最終結果屬實,巴奴集團絕對追查到底,絕不姑息!”
巴奴還保證,巴奴門店售賣的“內蒙草原蓋羊”,是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草原的烏珠穆沁羊,由巴奴采購團隊在內蒙直采,并進行全流程監控。另外巴奴歡迎社會各界對巴奴羊肉進行抽檢,如發現巴奴羊肉原料不實,將假一賠百。
2、巴奴認錯并賠償800多萬
在“假羊肉”事件發酵兩天后,巴奴在9月7日再度做出回復。根據超島團隊最新送檢報告,結果顯示其羊肉卷確實含有鴨肉成分。對此,巴奴做出了賠償、停業整改、取消獨立采購權、對供應商進行清查等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對顧客進行賠償。巴奴承諾對在超島門店消費過羊肉卷的顧客賠付,用戶可憑支付記錄領取1000元,一共涉及8354桌,賠償金額共計835.4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餐飲行業史上最大一起主動賠償事件。
其次是對超島多家門店停業整改。巴奴宣布對超島合生匯店、豐科萬達廣場店、龍德廣場店、石景山萬達店4家門店,即日起全部停業整改、全面徹查。同時巴奴將引進第三方公司,對超島門店所有在售產品進行全面檢測,通過政府部門以及第三方質檢公司認定合格后,再確定開業時間。
在采購環節上,超島的獨立采購權也被取消,由巴奴全權負責。這次事件中的涉事供應商已終止合作,同時將對超島門店限售所有產品供應商進行清查。
在人事處理方面,巴奴表示會對超島品牌總經理、超島產品研發負責人、超島運營負責人做出停薪留職的處理,重新學習、競聘、評估后上崗。
巴奴主動認賠背后,
“產品主義”信仰能否屹立不倒?
在餐飲行業,餐飲商家因食品質量問題而被曝光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假羊肉”事件曝光后,巴奴表現出積極的認錯態度,并主動支付835萬元的賠償。巴奴為何此次愿意投入重金進行賠償,這些做法能否讓品牌成功扭轉局面?
1、對巴奴而言,這是一場最嚴重的品牌危機
站在餐飲品牌的角度來看,負面事件歷來考驗著企業的危機公關能力。企業若不及時回應并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不僅對品牌形象造成巨大影響,最終也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今年可謂是巴奴的“多事之秋”。從年初的“天價土豆”到近期的“假羊肉”事件,巴奴正陷入越來越嚴峻的困境,品牌形象和口碑均遭遇沖擊。
今年2月,有網友吐槽巴奴門店售賣的富硒土豆產品價格過高,18元僅5片土豆,相關話題“火鍋店18元一份土豆就5薄片”也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隨后,巴奴火鍋就此事發布致歉聲明,表示由于管理失誤,導致顧客對土豆的分量產生了誤解,5片土豆僅為小份的量,價格應為9元。
然而聲明發布后,許多網友并不買賬,紛紛表示品牌缺少誠意,產品性價比依舊不高。巴奴后續將“富硒土豆”更名“烏蘭察布土豆”,但價格并未下調。
直到3月15日,巴奴發布了關于富硒土豆的情況說明,并宣布下架富硒土豆產品。巴奴稱,最新的檢測結果顯示,加工后的成品因浸泡出現硒含量流失的情況,出現部分批次產品硒含量不達標的情況,因此對門店售賣的富硒士豆進行下架處理。
產品質量不過關卻宣稱高品質,直到經過檢測后才承認并且下架產品。曾經的“天價土豆”事件算是給巴奴上了一課,同時也給巴奴敲響了警鐘。
如今“假羊肉”事件上演,再度將巴奴推上風口浪尖,若巴奴沒有及時回應并妥善處理,品牌口碑將嚴重下滑,并流失掉大批消費者。
目前來看,巴奴在整個事件中進行了及時和正面的回應,通過下架產品、停業整改等一系列方式,表明主動認錯的態度。巴奴也對涉及到的顧客提出835萬元的賠償,也算拿出了誠意。對此一些網友紛紛表示接受:“確實該賠,不過能做到立正挨打的不多。”“這個認錯的回應還是可以的,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情況。”
由此可見,巴奴這次的處理方式較為妥當,或將有助于巴奴提高品牌美譽度,挽回消費者的信任,并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
2、產品檢測不過關,與巴奴宣稱的“產品主義”相悖
作為火鍋行業的標桿品牌,巴奴這些年的發展十分迅速,甚至被視為“火鍋界的攪局者”。從2001年創立至今,巴奴已開出超100家直營店,覆蓋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個城市。在供應鏈端,巴奴打造了3個中央廚房和1個底料加工廠,實力逐漸強大。
而其中讓大眾印象深刻的,便是巴奴提出的“產品主義”口號。一直以來,巴奴都以“產品主義”來標榜自身對品質的嚴格把控。巴奴通過對原材料、制作工藝的高要求和創新升級,保證了口味和品質,從而塑造品牌形象。“產品主義”這四個字,也成功幫巴奴拉高了品牌溢價,使其站穩高端火鍋市場。
然而頻頻發生的食品質量問題事件,暴露了巴奴在品控方面的短板。富硒土豆硒含量不達標、羊肉卷里含鴨肉,這與巴奴提出的“產品主義”理背道而馳。成也“產品主義”,敗也“產品主義”,這兩起負面事件足以讓巴奴進行深刻的反思。
從品牌長期發展來看,巴奴日后需要加大品控力度,做到真材實料,避免再次“翻車”。在平息輿論后,巴奴還需要用更多努力重贏消費者的信任。
小結:
巴奴子品牌超島“假羊肉”事件的曝光,讓我們看到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管理難度之高。即使是堅持“產品主義”的巴奴,也不可避免地“翻車”。
食品安全管理是一個復雜冗長的鏈條,餐飲企業必須從源頭到餐桌、從供應商到基層員工,進行全流程的把控,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
這給所有餐飲人一個警醒,即食品質量安全永遠是餐企生存之本。只有嚴格把控食品安全風險,守住食品安全底線,餐飲企業才能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