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兆韋德”的暴雷是怎樣的信號?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無名
近日,一則消息甚囂塵上,一兆韋德暴雷,老板失蹤、欠薪關店。那位曾自稱“我是軍人出身,絕不會跑路”的創(chuàng)始人竟一夜之間清空了“自證絕不跑路”的社交賬號,突然神秘失蹤……隨著創(chuàng)始人的“繳械”,那個曾豪言“用30年建立世界第一健身房品牌”的一兆韋德轟然崩塌,且從開始到結束尚不足25年。
那么,它為何會落得如此結局?它的崩塌意味著什么?又提醒了什么?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內因還是外因?之于健身行業(yè)是一個例還是拉響了集體暴雷的警報?
前言:眾說紛紜的暴雷原因
關于一兆韋德暴雷原因眾說紛紜,但大體可分為兩派:外界普遍認為應歸咎于激進的擴張與行業(yè)通用的預付卡模式,內部則認為主要應歸咎于疫情,前期過于樂觀預期了疫情時長。
而在我看來外界觀點似乎更為客觀,因其不僅指出了一兆韋德的問題根源,更點出了健身行業(yè)的整體隱患所在;而內部觀點則進一步指明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所在,那就是疫情。所以暴雷是必然的,疫情只不過是加速了這一進程罷了。而若要全面厘清這重重迷霧則須從其“前世今生”說起。
一、時代的“一兆韋德”
曾有一位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段子,三人乘電梯上到40樓,一人做著蹲起、一人做著俯臥撐、一人做著蛙跳。到40樓后問他們:“你們是怎么上來的?”三人分別回答:做著蹲起\俯臥撐\蛙跳上來的;而提問者卻說道:“都不對,你們是坐著電梯上來的�!焙髞碓摾蠋熯M一步詮釋到,這其實是在比喻改革開放40年來的企業(yè)與企業(yè)家們,你若問他們如何擁有的這些不凡成就,他們會講給你各種各樣的拼搏故事,但其實他們主要是“沾了國家高速發(fā)展的光”,國家發(fā)展正是那部“電梯”,若沒有這部電梯,你讓他們做著蹲起\俯臥撐\蛙跳上40樓試試?而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一兆韋德”。
1999年10月12日,“一兆韋德”在上海成立,因為與國際著名健美先生韋德合作,加之10的12次方是數量中的“一兆”,故名之為“一兆韋德”�!耙徽醉f德”的創(chuàng)始人金宇晴也與那個時代的成功弄潮兒們一樣,是一位故事滿滿的人,當然大多故事都因成功者的光環(huán)而被神話,但難以否認的是,他成功帶領一兆韋德成為了行業(yè)的執(zhí)牛耳者,且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一騎絕塵。而總結他的成功之源無外乎三點:
膽大:這是那個時代成功的核心要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可謂時代的座右銘,不過那時的成功者大多刻意模糊或故事化其“第一桶金的由來”。金宇晴對外界描繪的故事則主要圍繞“窮小子向朋友借了枚價值不菲的鉆戒,去當鋪當了八萬五并全部用來購買運動營養(yǎng)品,放在賣健身器材店里寄賣,從而賺得了第一桶金”展開。另一方面,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成功規(guī)律,就像上個時代膽大就能發(fā)財,這就是規(guī)律;而當下那些膽大的老前輩及新秀卻前赴后繼地被“拍死”在沙灘上,那就說明規(guī)律變了,行不通了;
敢為人先:在一兆韋德之前,絕大多數健身房不是開在體育館、少年宮等公用場館,就是租獨立門頭房開設,而一兆韋德卻是第一個把健身房開進高端商場、寫字樓的,要知道那時的商超尚處于“百貨時代”,商場能配套快餐業(yè)態(tài)已屬超前,更何況“知之甚少”的健身中心了。
而一兆韋德此舉可謂“恰到好處、出奇制勝”:
1、客群匹配:要知道那可是1999年,健身意識剛剛萌芽,敢于“最早吃螃蟹的”唯有那批最具消費實力的人群,那批人在哪?恰在高端商場與寫字樓;
2、潤物無聲:試想這樣一幅畫面,當你在商場客流量最大的美食樓層吃著美食,忽然發(fā)現對面有一家透明玻璃的健身房,里面眾俊男美女正揮汗如雨的運動,你會產生怎樣的感覺?好奇?憧憬?羨慕?沖動?……所以這恰是最好的宣傳,最佳動態(tài)廣告;
舍得投入:不僅在選址方面舍得投入,在環(huán)境打造方面更是不惜投入重金,比如它是我國第一個開放空氣凈化系統(tǒng)的健身房;最早一批提供帶有草本精華的沐浴用品、露天泳池、新風系統(tǒng)等設施設備的健身房。而這些“第一”無不意味著巨大的成本投入,而這換來了它更大的領先優(yōu)勢與高端的消費認知。
所以它一躍成為了行業(yè)頂流、高端的代名詞,成功吸引了大批高質會員。故其創(chuàng)始人金宇晴曾在接受采訪時放出豪言:
·10年,成為上海第一品牌
·20年,成為中國的第一品牌
·30年,建立世界的第一品牌
而如今回看,前兩項目標成功實現、甚至提前完成,但第三個目標卻似乎永遠實現不了了,因為這已然超出了“鈔能力”的極限,更需要哲學與智慧。
所以金宇晴正是那個時代“乘梯者”的縮影與代表,是時代成就了他們,而他們之所以能被時代選中,因為他們具備符合那個時代“成功規(guī)律”的素質,這或許就是成功的底層邏輯,值得深思。
二、一體兩面且能量相當
正所謂“天下萬事皆一體兩面且能量相當”,時代的紅利帶來了跨越式發(fā)展,但同樣也會導致膨脹與迷失,慣性地認為一切本應如此、理應永遠如此,可世間哪有只起不落、只漲不跌的存在?且越是高歌猛進、越是逆流洶涌。還是以一兆韋德為例,正是其曾經的“成功三要素”為之后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膽大”:據相關報道顯示:2020年是一兆韋德最后的高光時刻,這一年,一兆韋德在全國開了140多家門店,員工超過4000多人,年營業(yè)額達到20億,位居全國健身俱樂部排行榜首位。而在這一年發(fā)生了什么相信大家都會永遠刻骨銘心,如此之時敢于如此之勢擴張可見其膽量之大。這不由讓我想起前一陣某媒體采訪的“歸0富豪”,在疫情期間投資餐飲并逆勢擴張,結果最終全部歸0。而他們不過是一個個縮影,成也“膽大”、敗也“膽大”。
“敢為人先”:進商場、寫字樓為它打開了局面并收獲了大量高質客群,但同樣帶來了更加高昂的租金及各項成本,要知道商業(yè)項目租金不僅連年遞增且更為細致、規(guī)范,這意味著高于同行的成本壓力與負擔,所以它只能不斷地“挖潛”,十年卡、各類私教之類增值服務層出不窮,但由于水漲船高(租金、人員等成本),結果看似營收大增,但生存狀況實則越來越難。
“舍得投入”:開始的舍得投入是為了定位與破局,而之后則是為了維持局面,因為面對不斷推高的成本,它只能不斷地“挖潛”,但消費者不是傻子,且選擇越來越多、競爭越發(fā)激烈,要高收費必須對應更優(yōu)的“軟硬件”,而這些又進一步推高了成本,結果使自己泥足深陷。因為是“預付制”,收到的錢意味著一個周期的服務,可為了能維持下去,只能持續(xù)砸錢,結果最終成為了“如P2P般的擊鼓傳花”,拆了東墻補西墻。
所以須時刻切記:天下萬事皆一體兩面且能量相等,不能只看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對立面。
三、商業(yè)啟示錄
私以為當下健身行業(yè)最大的問題在于“模式方面”:雖然時代在不斷發(fā)展、消費者在不斷變化,可健身房的運營模式卻與1999年幾乎毫無變化,變得最多的只是裝修、設施設備等“硬件”,“軟件”方面除了在“量”方面有一點變化外(比如年卡拉長為10年、教練變?yōu)樗浇蹋�,“質”方面竟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可若再橫向對比更為復雜細碎的餐飲業(yè)態(tài)或縱向對比更為龐大系統(tǒng)的零售行業(yè)則更為鮮明:餐飲業(yè)態(tài)已然全面“質變”,無論運營模式還是手段、思維;零售行業(yè)更是天翻地覆,由“百貨時代”跨入了“mall時代”。而健身業(yè)態(tài)呢?與1999年有什么太大差別嗎?作為國內最早深度接觸健身房領域者(98年),個人認為健身房業(yè)態(tài)其實整體是在“倒退”的,甚至更加“唯利是圖”,為了“利”更加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國內最早一批健身房(2000年左右)雖不如當下專業(yè)、豪華但卻“純粹”,除了“報卡”之外極少其他商業(yè)元素,更沒有私教,皆為“公教”、一視同仁。當下則處處充滿商業(yè)氣息,尤其教練方面,不報私教都有些不好意思請其指導,而請其指導則立馬進入被營銷模式,令人不厭其煩,且教練也會按是否報私教而分出三六九等、看人下菜碟。
但實話實說:當下的私教教練大多是在當年無私教的環(huán)境中練出來的,更遑論他們的老師了,無一例外,他們既然能不花私教費用而練成教練,為何現在的消費者就不行呢?所以所謂私教純屬“割韭菜”,利用對應客群的虛榮與攀比心理罷了�?梢坏┙洕蝿菹禄蟊娢婢o錢包,“私教”勢必成為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原因同樣因為虛榮與攀比:既然實力不允許了,不如先停一停。
所以如若不徹底升級其底層邏輯,依舊“預付卡+唯利是圖”且只在“量”上下功夫,那么可以預見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集體雪崩之日不遠。且越是體量大的、門店數量多的就越可能會是下一個“一兆韋德”�!皳艄膫骰ā钡念A付卡模式,最終不僅將一地雞毛,且更是一筆筆“理不清的糊涂賬”。
所以不是一兆韋德創(chuàng)始人金宇晴想“跑”,真是“不跑不行”了。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