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叫板“茶顏悅色”!南京本土茶飲品牌扣麻關店僅剩兩家
出品/職業餐飲網
作者/旖旎
一個地鐵站,密集開出40家直營店!
最近的兩家店相距還不足5米!
曾叫板“茶顏悅色”!又自譽為“南京的茶顏悅色”的奶茶品牌扣麻,如今新街口附近卻關店僅剩兩家。
其品牌負責人曾說,扣麻并未試圖通過茶飲獲利,甚至做好了茶飲十年不賺錢的準備。
那茶飲品牌不靠“茶飲”賺錢,又要靠什么盈利?
2年時間,又究竟發生了什么,讓一個昔日爆火品牌如今落寞如昨日黃花?
一地鐵口半徑300米內,開出40家直營店!
如今卻關店僅剩兩家!
扣麻創立于2021年9月,它曾被業內人士稱為茶顏悅色的“精神學徒”。
扣麻想在南京打造一個像茶顏悅色一樣,能夠代表當地文化的新消費品牌。
通過搶占黃金商圈,然后密集開店來打響品牌知名度,讓消費者“別無他選”。
曾經的茶顏悅色,就在五一廣場0.64平方公里內坐擁41家門店。
從扣麻的打法來看,似乎的確想借鑒茶顏悅色。
1、地鐵口半徑300米內,一口氣開出40家直營店
但事實上,它“密集”得更為極端。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它在南京新街口地鐵站半徑300米的范圍內,開出了40家直營店,圍繞地鐵口的24個出口當時還在繼續籌備開店,從當時品牌負責人透露的規劃,要開出54家門店。
基本顧客走幾步就能看見扣麻的身影,甚至最近的兩家店相聚不到5米。
而因為它的密集式開店,這個新街口亞洲第一大站,也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新街口扣麻站。
2、融資4.8億,足夠“財大氣粗”
能夠在新街口密集開店,足以顯示扣麻有資金底氣。
因為黃金商圈的地鐵口位置房租租金,本來就不是一筆小數目。
據了解,扣麻一家十幾平方米的門店,裝修費用在四五十萬左右,部分店鋪還進行了二次升級改造。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扣麻所屬的南京逗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兩個月后便獲得浙江黛星喬服飾有限公司1億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去年,扣麻再獲RUWISHDA (路易仕達)5000萬歐元戰略融資。
3、“同茶顏叫板”“閉店反思打門頭”,是個十足的營銷玩家
“蝗蟲式營銷”“牛皮癬奶茶店”……
從網友的評論來看,扣麻在品牌營銷上也下足了功夫,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之外,也有很多花心思的創意營銷。
像是茶顏悅色剛進駐南京時,扣麻則打出“守土有責”的旗號,正面下戰書,打響本土奶茶霸主保衛戰。
在茶顏悅色營業首日,扣麻在各門店電子屏滾動播放“T COMMA VS 茶X悅色”的PK標語,并公開表示茶顏的品質、性價比、味道均不如自己。
在推新品前,會直接將“閉店反思”打在門頭,告訴顧客我要閉店了,當時引來不少路人拍攝,閉店反思結束后,直接打出“好喝再買,試飲六杯”。
4、如今卻關店僅剩兩家
而近日,職餐發現,風光無限的扣麻,如今新街口地鐵口附近的門店閉店只剩兩家。
從年初開始,扣麻就一直被傳倒閉、關店潮。
新街口的很多門店,都被拆除招牌,店內一片狼藉,所有的設備都被搬空了。
為什么在它身上,密集式開店不靈了?
擁有雄厚的資金、選址黃金商圈、賣的產品價格不貴……
為啥曾經風光無限,一個地鐵口開出40家門店,如今卻沒落只剩兩家。
無論是茶飲還是其他品類,很多初創者都想用密集式開店來打響品牌,而711的這種密集式開店策略,也的確讓很多品牌脫穎而出,比如茶顏悅色在長沙就曾靠這種策略打響知名度。
那為什么放在扣麻身上就不奏效了?
1、單店模式還沒成熟跑通
餐飲密集型選址、蜂窩式開店的模式并不鮮見,其中將“密集拓店”做到極致的,當屬茶顏悅色。
茶顏悅色在2019年連獲3輪融資后,迅速將長沙單城的門店數從80家擴張至近500家,一躍成為網紅店“鼻祖”和“城市名片”。
搶占黃金商圈、黃金地段,密集開店,讓其即便在長沙最熱鬧的五一廣場、黃興路步行街,也能創造出“五步一茶顏,家家都排隊”的盛況。
但密集式開店擴張有個前提,也就是單店模型已經非常成熟并且盈利。
我們回頭看扣麻,似乎其單店模型并未成熟,甚至三五個月它的門店都要進行一次大換血式“裝修”“升級”。
對于根基還沒有穩的品牌來說,門店模型還沒有打磨好就集中開店,甚至5米內兩家店挨著,品牌是打出去了,但后續能不能長久就是個未知數。
2、開奶茶店不賺“奶茶”錢,初衷也許就錯了
在定價策略方面,扣麻從創立就選擇了不計成本的價格戰。
當新式茶飲們還沒開始打“降價”,扣麻就已經先人一步開始。
除了免費試飲6杯以外,扣麻從去年6月起,全線產品就開始一律長期半價。
五折以后,扣麻的飲品基本在9元—15元價格,很多產品材料成本就接近11元。
在之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扣麻負責人曾表示,奶茶店并未試圖通過茶飲獲利,甚至做好了茶飲十年不賺錢的準備。
團隊真正的野心在于借茶飲引流,快速打造品牌知名度,為“T COMMA”這個IP未來的衍生文創周邊做準備。
從其規劃中,扣麻是想做一家生活方式零售集合店,90%的利潤都將來自快消品零售,產品包括茶飲零食、辦公用品、生活用品、化妝品、各類禮盒以及其他品牌低價的渠道商品。
但是回到餐飲店本身,賣奶茶不想靠奶茶賺錢,想賺其他零售端的錢,這個模式從創立開始似乎就走得很擰巴。
職業餐飲網總結:
“還沒學會走路,就想一路狂奔”。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是“正解”。
僅僅想靠“資本”去催生品牌,很難走得長遠。
就像字節跳動張一鳴所說,創業要志存高遠,更要腳踏實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