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達國際大股東考慮讓位,引來各國資本競逐
來源/觀點網
撰文/馮嘉煒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紙巾成了中國人的囤貨剛需。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京東11.11首周(10月23日至30日間),生活用紙品類總成交額同比增長52%,其中棉柔巾成交額同比增長286%,嬰童乳霜紙成交額同比增長137%,抽紙成交額同比增長69%,濕廁紙成交額同比增長58%。
眾多新興生活用紙根據不同場景衍生而出,培育了年消費量破千億噸的國內市場。如今,行業龍頭維達國際的大股東位置或將旁落,引來各國資本競逐。
大股東考慮讓位
11月13日消息,亞洲漿紙業集團Asia Pulp & Paper Co(APP)正與銀行洽談潛在收購交易融資,計劃以每股20港元以上的價格從維達國際控股股東瑞典Essity AB(愛適瑞)手中收購主要股權。
APP是全球最大的紙漿生產商之一,在內地擁有清風及唯潔雅兩個紙巾品牌,該公司隸屬于已故印尼華裔企業家黃奕聰創立的金光集團。
知情人士稱,尚不確定APP是否會繼續進行具有約束力的收購,而且也可能會出現其他收購者。
據彭博社上個月報道,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金鷹集團(RGE Pte)也一直在與顧問合作,商討收購Essity所持維達股份的潛在要約。
此外,全球最大的巴西闊葉木漿生產商Suzano SA以及收購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CVC Capital Partners和DCP Capital也對收購維達的股權感興趣。
資本不約而同地嗅到了機會。
這源自今年4月26日, Essity公布,為達至長期價值創造,減低消費類紙巾業務占比,正啟動策略性檢討手上的維達持股及歐洲的私人品牌消費性紙巾業務,藉此尋求不同選擇,結果可能導致出售有關項目,但目前未有最終決定。
更明確的消息是,Essity正考慮出售大部分或乃至全部維達股權。
Essity于2013年通過邀約收購的方式以約86.475億港元買下近3億股維達股權,借此從第二大股東上升為控股股東,并在過去十年一直穩坐頭把交椅。
截至目前,Essity持有的維達國際約6.21億股,占比51.59%,以今日19.74港元的收盤價估計,總價值122.億港元。
作為歐洲最大、全球第二大消費用紙巾生產商,Essity2022年Essity的凈銷售額約為1560億瑞典克朗,其中維達約占16%,消費用紙自有品牌歐洲業務約占6%,兩者的消費用紙業務占2022年消費品業務領域凈銷售額的約34%,占2022年消費用紙類別凈銷售額的約45%。
過去十年,Essity與維達之間并不存粹只是財務投資關系。
就在收購后的次年,2014年7月,維達國際以11.4億港元的總價收購,Essity旗下3家公司的股權及相關中國資產,藉此擁有Essity于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衛生用品業務,同時獲得“Tempo得寶”“包大人”“多康”“添寧”等品牌產品的非獨家專利使用權以及技術的獨家使用權,這些品牌涵蓋了消費用紙產品、失禁護理產品、女性及嬰兒護理產品,其中“Tempo得寶”品牌的特許使用權期限為永久使用。
到了2015年年底,維達國際又進一步整合了Essity亞洲業務,加碼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市場。
在2022年底,Essity宣布對其組織架構和執行管理團隊進行調整,在新的組織架構里公司將包括四個業務部門:美洲消費品、EMEA消費品、專業衛生用品和健康與醫療用品。維達乃至消費用紙部門的比重有所降低。
戰略重構之下,維達國際過半股權或就此被擺上貨架。
創始人的故事
除了紙業同行和投資公司,維達股權的另一位潛在買家是持股20.89%的二股東富安國際,富安國際股份的最大持有者則是維達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朝旺。
5月1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富安國際正在與銀行接洽,探討以融資收購Essity股份的可能性。
對于已經65歲的李朝旺而言,這是一次重新掌控自己所創辦企業的機會。
1958年,李朝旺出生于廣東江門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年少時一度輟學掙錢。但即便在這樣的家境下,他還是保持一顆好勝心,在中學時一直當班長,畢業后 “上山下鄉”,到農場后當上“副隊長”,回城之后進入新會河南紙制品廠,也慢慢成了廠長。
1985年初,新會河南紙制品廠與當地另一家生產草紙、紙箱的包裝廠合并為新會日用品廠,也就是維達的前身,而27歲的李朝旺也被任命為新廠長。
合并后,李朝旺決定將產能集中利用,打造一款拳頭產品——小包裝紙巾,這在當時還普遍用手帕的內地并不常見,李朝旺是一次在香港陪客戶吃飯才發現的這種產品,留下深刻印象。
兩年后,新會日用品廠推出了第一款面巾紙,取名“威牌”,1毛錢1包,也是中國內地第一款高檔盒裝面巾紙,此外還開發了卷紙業務,當初的小工廠也正式更名維達集團。
1993年,維達改制,當地政府轉變為非控股性單一大股東,同時把工商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引為股東。同年,維達紙業城建立,設備從國際行業巨頭日本川之江造機訂購,售價高達3000多萬元,年產能為1萬噸,被命名為“維達1號”。當年,維達營收首次破億。次年底,隨著 “維達2號” 建成投產,年產能攀升至2.4萬噸。
2007年7月10日,維達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當天股價上漲了39%,獲得約115倍超額認購,集資近13億港元。
在一次訪談中,李朝旺曾表示,上市是創辦維達的夙愿。
“也許價值觀不同,我對于絕對控股權看得很淡。縱觀全球成功的企業,很多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分開的。在維達還沒有上市的時候,資金的吸納沒有停止過。德國最好的紙業公司SCA,美國私募基金等先后進入維達董事會。上市四年以來,維達從來沒有停止過用資本運作經營公司。我始終堅持這個原則,既然維達股權要讓出去,我就要讓最滿意的人進入維達的股東大會。”他如是說道。
從2000年到2012年,維達主打的產品只有藍色經典系列,靠著卷筒紙和手帕紙兩個 SKU賣遍全國,Essity進入后,為維達帶來了護理產品等更多品類和渠道。
據維達國際2023半年度財報顯示,該公司期內實現營收100.7億港元,同比增長4%;紙巾業務營收為83.61億港元,同比增長5%,占總營收的83%。按品類細分,嬰兒護理板塊實現營收5.56億港元,女性護理則營收4億港元,成人護理板塊營收7.52億港元。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今年上半年維達國際凈利潤為1.21億港元,同比下降81.1%,而毛利率方面,紙巾業務為23.8%,較去年同期下降7.8個百分點,個人護理業務的毛利率為31.2%,下降2.9個百分點,較傳統業務更為堅挺。
隨著全球紙漿產能回升,生活用紙消費提振,花旗不久前上調維達目標價至21.9港元,評級“買入”,麥格理也給予了“跑贏大市”評級。
維達的發家于中國僑鄉江門,這里有過太多游子歸鄉的故事,維達或許也會重新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民族企業”,但交易各方的態度尚未明晰,故事劇本仍未敲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