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集團22.32億入局居然之家,成為第三大股東
來源/觀點網
撰文/龔麗欣
家居市場又迎新玩家。
最新消息顯示,11月17日晚間,金隅集團以22.32億元的代價,成功受讓居然之家10%股權,由此成為了居然之家的第三大股東。
一邊是以“建材+房地產”為雙主業的金隅集團,一邊是首次超越紅星美凱龍的“家居賣場一哥”,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家企業,為何選擇牽手前行?
實際上,家居、建材均是房地產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過去幾年,在疫情沖擊與地產深度調整的影響下,無論是房地產,亦或是家居、建材行業均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
如今,金隅集團、居然之家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進行深度捆綁,以實現業務的協同。
但地產行業回暖不及預期,抱團取暖的金隅與居然之家,能否創造“1+1大于2”的可能?
抱團取暖
在經濟下行與地產調整的當下,過往依靠土地紅利獲取豐厚利潤的模式已不再適用,生存壓力下,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賽道。
京城隱形地主--金隅集團,選擇的新賽道正是家居行業。
最新消息顯示,11月17日晚間,居然之家控股股東居然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汪林朋、慧鑫達建材與金隅集團共同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據此,居然控股擬將其持有的公司628,728,827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轉讓給金隅集團,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0%,交易對價為22.32億元。
本次交易過后,金隅集團或將成為居然之家的第三大股東。
以建材、房地產為主業的金隅集團,為何入股居然之家?
對此,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寒冬之下,企業希望以抱團取暖的方式應對市場挑戰。
從金隅集團的角度來看,上半年,這家企業實現了營業收入491.4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為486.7億元,同比降低10.8%,凈利潤1470萬元,同比下降99.4%;歸母凈利潤4.1億元,同比下降77.7%。
其中,新型綠色建材板塊收入387.2億元,同比下降0.8%,錄得虧損2.4億元,同比下降111.6%;而地產開發與運營板塊的收入規模現不足建材板塊的三分之一,錄的利潤6.6億元,同比下降近五成。
三季度數據同樣沒能好轉,數據顯示,金隅集團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725.95億元,同比減少8.77%,歸母凈利潤1061.47萬元,同比減少99.54%。
顯然,過去表現強勢的地產開發板塊,如今顯現出后勁不足的態勢,而金隅集團近些年不斷加碼的新型綠色建材板塊,收益同樣出現疲軟。
至于居然之家,今年上半年,其營收和凈利潤首次超越紅星美凱龍,穩坐“家居賣場一哥”之位,但即便如此,在市場承壓之下,這家企業也面臨增收不增利、大量賣場關閉等困境。
比如今年上半年,居然之家實現毛利率37.21%,同比下降19.59%,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毛利率35%,同比下滑近11個百分點。
業績下滑之下,金隅集團、居然之家均要尋找新的突圍方式,而抱團取暖、業務協同,是兩家企業踏出的下一步。
據了解,股權交易當天,居然之家和金隅集團雙方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擬在賣場運營、房地產開發、整裝業務、物業管理、數字化轉型、物流交付網絡建設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顯然,此次股權轉讓,是雙方深度合作的開始,也是雙方深度合作的基礎。
在合作消息確認之后,居然之家執行總裁王寧第一時間也在朋友圈轉發了這一公告,配文“強強聯手”。
家居掘金
公告提到,本次居然之家10%股份的轉讓金額為22.32億元,計算下來,每股交易價格為3.55元。
觀點新媒體查閱發現,交易當天,居然之家收盤報價3.56元/股,而近20個交易日平均價格3.49元/股,按此計算,每股交易價格較近20個交易日均價溢價1.72%。
溢價入局居然之家,金隅集團一方面希望借此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尋找新的業績增長極,另一方面,則是看好家居市場的未來發展空間。
實際上,房企加碼布局家居賽道并非新鮮事,早在2015年,萬科便攜手鏈家共同成立“萬鏈”。
不過,即便掘金家居賽道時日不短,房企在這一領域掀起的水花卻不算大。
首先,在萬科、鏈家合作五年之后,萬鏈宣布解散,并在2022年年初完成了工商層面的股權變動。
其次,房企大規模、深度布局家居市場要從2022年年中開始算起。
去年5月,美的置業與尚品宅配成立合資公司睿住智能,雙方將在全屋定制、空間智能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隨后,金地于廣州試點新房定制整裝、中梁地產與京東居家展開戰略合作……
2022年10月末,保利資本擬收購皮阿諾20%股權,雙方有意向在定制家居產業鏈進行深度合作,拓展戰略布局。
而最新的案例,則是前不久“美的系”收購顧家家居。
11月9日,顧家家居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簽署《戰略合作暨股份轉讓協議》,盈峰集團溢價15.8%收購顧家家居29.4%股權,擬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而盈峰集團的控制人何劍鋒正是美的集團實控人何享健之子。
近段時間以來,房企頻繁加碼家居市場,源于對家居行業長遠發展的信心。
一方面,今年以來,大量的支持政策陸續出臺,比如6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就促進家居消費部署相關舉措。
另一方面,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居民服務性消費占比持續上升,且隨著存量房在裝修以及改善型需求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全國建材家居市場的熱度亦不斷回暖。
前不久,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立項、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編制并發布的信息顯示,10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為134.42,環比上漲2.87點,同比上漲36.30點。
更具體的數據來看,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0月銷售額為1484.20億元,環比上漲2.03%,同比上漲79.89%;2023年1-10月累計銷售額為12895.06億元,同比上漲25.39%。
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22-2030年期間,我國住房裝修總需求每年在30-50億平米之間。家裝家居市場總體規模在2025年達到5萬億元左右,在2030年達到7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率超過6%。
與此同時,現階段我國家居行業高度分散,頭部家具企業的市占率仍較低。
隨著房地產行業快速增長的時期過去,家居市場的紅利期亦同步走遠,當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金隅、美的、保利等企業提前布局,實則籌謀搶占市場風口,進一步提升市場的集中度。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