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離上市還有多遠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李響
抖音開啟新一輪股票回購
最近的互聯網江湖可謂是熱鬧非凡。
拼多多和阿里的市值爭奪戰剛剛告一段落,抖音集團又傳出開啟了新一輪股票回購的消息。
相關消息顯示,抖音集團擬從投資者手中回購價值50億美元的期權,回購價格為每股160美元,該價格與此前的抖音員工期權回購價格相同,對應估值約為2680億美元。
橫向比較來看,以騰訊作為參考,截至12月6日收盤,騰訊最新市值為2.96萬億港元,相當于3800 億美元,抖音集團的最新估值為騰訊的70%左右。
縱向比較來看,抖音集團的估值曾在2021年達到頂峰,此后市值持續回落。在2022年9月,抖音集團進行股東回購時,其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僅一年時間,估值跌幅達到10%左右。
截至發稿前,抖音方面并未對此做出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之前,抖音集團才以2250億美元估值位居全球獨角獸排行榜榜首,成為全球最大獨角獸公司,遠超估值1500億美元位列第二的SpaceX。
全球獨角獸估值排行 圖源:statista
而此前曝光的營收和增速來看,抖音已然成為目前國內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抖音集團營收達到290億美元,同比增速超過40%,同期Facebook母公司Meta,實現營收3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今年上半年,抖音集團實現營收540億美元,同期騰訊實現營收約413億美元,抖音顯然已超過騰訊。
由此可見,即使抖音的營收和增速已經超越眾多競爭對手,但其估值并不穩定,上市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抖音雖然啟動了新一輪的股東期權回購計劃,但目前其上市計劃仍然未得到確定。
與估值下降和股權回購相對應的是,抖音集團最近在積極采取“減法”策略。抖音集團在傳出計劃以5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游戲公司“沐瞳科技”的傳聞之后,緊接著又宣布將裁撤游戲業務“朝夕光華”,并大手筆簽下多位歸屬于騰訊陣營的斗魚和虎牙旗下的人氣主播,其中包括《王者榮耀》人氣主播張大仙等。
圖源:抖音官博截圖
在這之前,抖音宣布對旗下VR業務虛擬現實品牌Pico開展一輪業務和組織調整,表示未來將樹立以短期銷量為導向的目標,并把業務聚焦在硬件與核心技術上。
基于此,Pico團隊人員大幅縮減,僅保住核心團隊,維持正常運營。
卸掉游戲和VR兩大包袱之后,輕裝上陣的抖音火速開始加碼AI。先是成立了AI新部門Flow,而后又計劃在本月底推出“機器人開發平臺”項目的公開測試版,并上線多個AI聊天機器人。
按照計劃,抖音未來還會上線多個AI虛擬角色,進一步豐富用戶的AI聊天機制。
從收縮Pico、裁撤游戲,到全面進軍AI,再到開啟新一輪回購,這些舉措或許表明抖音正在調整戰略方向,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并提高競爭力。
可以預見,隨著抖音集團不斷深入業務、加強控制,其業務領域和邊界也將不斷突破,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商業機會。
抖音為何遲遲未上市?
近年來,關于抖音集團上市的消息屢見不鮮,包括赴美上市、赴港上市、整體上市以及分拆上市等各種說法。然而,截至目前,這些傳聞并未成為現實,上市計劃仍懸而未決。
抖音為何仍未上市,其距離上市到底還有多遠?
要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先了解抖音對待上市的態度。
在2020年10月,字節跳動(當時尚未更名為抖音集團)對于推動抖音業務在香港單獨上市的消息表示“正在考慮部分業務上市計劃,但尚未最終確定”。
這一表態迅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猜測,關于抖音上市時間的各種說法層出不窮,各種猜測和推測紛紛涌現,但都沒有確鑿的證據和結論。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抖音的直播電商業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TikTok也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擴張。
但奇怪的是,2021年4月,正當外界再次傳出抖音上市消息時,字節跳動又明確表示“公司暫不具備上市條件,目前無上市計劃”。
圖源: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官號截圖
從考慮部分業務上市到宣布無上市計劃,抖音對于上市的態度似乎并沒有明確的定論。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因素。其一,當前全球資本市場正經歷許多波動和不確定性,抖音若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其市值可能不會像過去幾年那般高。因此,抖音為了確保公司的長期發展和成功,必須找到更好的上市時機和方式。
更何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上市會帶來一系列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市場波動、投資者情緒變化、監管壓力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抖音的市值和業務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簡單來說,抖音選擇不急于冒險上市的主要原因是,這筆買賣在目前看來并不劃算。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抖音為何致力于不斷優化AI產品和服務,積極拓展新的用戶群體和業務領域的根本原因。
其二,抖音的流量紅利已逐漸消逝。
2020年,抖音的日活用戶數突破6億,占據了中國10億網民的60%。而時至今日,抖音的日活用戶數已突破7億,月活用戶數更是超過8億,距離流量天花板越來越近。
然而,盡管抖音的流量紅利已經明顯觸達天花板,抖音集團目前也未能推出比肩抖音的產品。
可見,由于自身底氣不足,對于上市把握顯得不夠自信,因此選擇不立即上市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來看,抖音距離上市還有多遠并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抖音需要的是將更多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基礎創新項目上,以新的增長點和創新模式來保持其競爭優勢,而不是急于上市。
積極求變才是正道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尤其對于抖音這樣的全球獨角獸來說,不斷創新和拓展業務領域成為了維持競爭優勢和吸引更多用戶的關鍵。
基于此,抖音不斷嘗試新的業務模式,例如,推出直播功能、引入電商業務、上線獨立音樂平臺等,這些舉措都為抖音帶來了全新的增長。
尤其是電商業務,電商業務已經成為了抖音發展的重要指標,承擔著推動抖音上市的重要責任。晚點LatePost獨家消息顯示,2023年初,抖音將GMV目標定為2.3萬億。截至今年1-10月,抖音電商已完成接近2萬億GMV,同比增速接近60%,到年底完成2.3萬億的目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圖源:晚點LatePost官博截圖
但眾所周知的是,對于當前的互聯網平臺來說,僅僅依靠原有的業務模式和優勢是不足以維持長久發展的。
因此,尋找新的增長點就變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和拓展業務領域,平臺才能不斷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提高用戶體驗,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也是為什么以抖音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現在紛紛深耕AI技術,試圖從中挖掘出更大的增長潛力的核心原因。
不過,話說回來,在創新和拓展的過程中,互聯網平臺還需要應對眾多挑戰和問題。例如,如何在保持用戶體驗的同時,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并保持商業化平衡;如何在多樣化的內容領域中確保內容質量和安全;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創新和競爭優勢等等。
當挑戰來臨,互聯網玩家們需要積極求變,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而抖音,作為行業中最閃耀的新星,無論其未來是否上市,對互聯網商業生態產生的深遠影響,都是不可磨滅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