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億美元潮玩市場,吸引中國盲盒
來源/價值星球Planet
撰文/沙拉醬
做盲盒出海,名創優品是有一套的。
不論是在名創優品新近開出的美國第100家門店或英國旗艦店,盲盒都成為重點陳列商品之一。此前,名創優品在泰國、英國等地開設的盲盒主題店內,聯合迪士尼等知名IP,以及原創TOP TOY盲盒品牌,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打卡。
名創優品英國旗艦店。 圖源:名創優品官方網站。
以售賣“物美價廉”日用品起家的名創優品,一直在嘗試擺脫只有“性價比”的標簽。借助自有供應鏈和龐大用戶基礎,名創優品選擇以盲盒為切入點實現品牌升級。
不過,盲盒這門生意可沒那么好做。隨著泡泡瑪特的爆火,各個潮玩品牌陸續下場加入盲盒賽道,從材質、設計到配置等都卷了起來。
而潮玩出海也成為了近年的一大趨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潮玩市場規模2019年是198億美元,預計2024年可達到448億美元。增長十分迅猛。今年以來,已有多個潮玩品牌加速出海,先是泡泡瑪特在東南亞和英國頻頻開店;12月初又有中國玩具品牌52TOYS泰國首店落地曼谷高端商場The Emphere……那么,對名創優品來說,盲盒出海到底能不能助其實現“高端夢”?
名創優品出海,盲盒開道?
為了擺脫消費者心中“五元店”的既定印象,名創優品這兩年一直都在思考怎樣做品牌升級。盲盒,成了其提升品牌力計劃中,想要重點打造出爆款的品類之一。
今年10月,名創優品在英國的首家盲盒店開業。店內陳列了上百款不同的盲盒,包括與三麗鷗、迪士尼、小黃人等知名IP合作的盲盒系列。這家位于倫敦中國城的盲盒店,開業即沖上了小紅書熱搜,網友們紛紛曬出店內圖片,客流量巨大。生意火爆,二級市場也跟著樂觀起來,名創優品股價一度漲超6%。
圖片來源:小紅書
緊接著11月,名創優品又在倫敦市中心最具地標性的商業街——牛津街開起一家超大旗艦店,和以往名創優品幾十平米的小店風格完全不同,這家店足有270多平方米,除了各種知名IP盲盒外,還有PENPEN等原創IP潮玩。
事實上,名創優品早在3年前就開始瞄準盲盒市場。2020年,名創優品將盲盒+IP列為產品開發重點戰略之一,還將6月15日定為名創優品盲盒節,并且推出TOP TOY系列。
時至今日,盲盒已經成了名創優品在海外一大敲門磚。不止在英國,名創優品的盲盒在泰國的銷售也非常火爆,銷售占比總業績高達6%。
盲盒熱度加持下,名創優品的海外業績十分亮眼。截至2022年底,名創優品已經擁有2115家海外門店,同比增長12.68%,占門店總數的38.8%。更惹眼的是,2022年第四季度,名創優品實現總營收24.9億元。其中,海外收入貢獻占比高達40%,達到9.9億元,北美市場業績更是同比增長70%,單店GMV水平達到2019年同期的1.5倍。
那么,為什么名創優品選擇了盲盒作為產品升級和出海的切入點?
首先,從大方向來說,和盲盒行業的火爆脫不開關系。2015年至2019年,中國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場規模從63億元增加至20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4.6%,預期2024年將達763億元,自2019年起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9.8%。以盲盒發家的泡泡瑪特也是在這個時期頻繁出圈,而名創優品選擇切入盲盒的時間剛好是2020年,抓住了市場紅利期。
名創優品印尼三麗鷗限定主題店。
圖源:名創優品官方網站
其次,從名創優品自身角度來看,其苦“五元店”久矣。2020年算是名創優品的“受難年”,疫情影響下,非剛需的實體經濟受到沖擊,名創優品正好是這樣的品類。截止到2020年6月底的財年,名創優品營收同比下滑超過4%,到了2021財年也只有微增長。之后設計“親日”、產品質量不合格等壞消息紛紛傳來,名創優品的品牌升級迫在眉睫。
品牌升級也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名創優品擁有近3800多家國內門店和2300多家海外門店,最大的優勢自然是應對復雜SKU供應商的能力,以及觸達用戶的能力。而名創優品原本的主流消費者也多為18歲至25歲的年輕人,這與盲盒的消費群體高度重疊,名創優品原本出圈的文創產品也和盲盒背后的創新、社交屬性的消費需求相似。
盲盒出海路漫漫
“一入盲盒深似海”,即使規模如名創優品,做起盲盒來也并不是一帆風順。
相比其他全球知名IP,名創優品的IP能力還未獲得盲盒玩家的廣泛認可。從大學畢業就開始收藏盲盒的石頭說:“名創優品很多盲盒單價并不高,例如可能只有泡泡瑪特售價的一半。選購盲盒的時候,我不僅會看盲盒產品的IP、設計,也會看不同款式在二手市場的保值能力,所以實際上我很少購買名創優品的盲盒。”
另一位00后盲盒玩家小唯則表示,“我對名創優品的認知一直是一些主打性價比的小文創,他們家的盲盒設計我覺得更基礎,和其他品牌的盲盒相比設計風格比較單一,而且偏可愛風格,像我這種男生就不太合適。說它是潮玩,不如說是一個玩具。”
而在IP內容運營能力等方面,如名創優品等盲盒賽道新玩家仍有提升的空間。
盲盒從業者薇薇告訴價值星球,盲盒IP運營主要就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和知名IP合作,例如迪士尼等大IP;另一個就是簽署一些原創的IP工作室。“盲盒運營商都會有自己的量化辦法,來判斷IP形象是否符合消費者喜好,以及故事是否有足夠的延伸性等等。”
圖源:名創優品官方微博
“但是,國內對IP內容運營的力度仍有很多不足。”薇薇說道,像迪士尼這種級別的IP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成本去打造,不止需要豐富的人物形象設計,還需要設計故事線,而且往往是經過游樂園、電影等娛樂、影視主題內容的頻繁露出,直到IP出圈后,盲盒再作為一個周邊去延續IP。“但對于盲盒品牌來說,這樣做的現金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國內大部分原創盲盒IP僅僅停留在系列形象的熱度,要說背后可持續的內容,幾乎都是欠缺的。”
至于盲盒的保值能力,薇薇則表示,這取決于幾個影響保值的關鍵要素:一是IP是否火爆,二是限量發行,三是持續更新。
IP本身的火爆程度對盲盒價值的影響無需贅述,限量發行對推高盲盒價值的原理也很好理解。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一系列特殊號碼盲盒,比如1號、100號等,也會更保值。
此外,保持IP的持續更新也至關重要。“除非這個IP已經大到像‘哈利波特’‘柯南’這種程度,不然想要盲盒保持熱度,那么這個IP至少要有不錯的代表作持續更新,才能把整個系列的價值保住。”薇薇說。
與泡泡瑪特等主業經營盲盒的潮玩品牌不同,名創優品并不是做潮玩起家。雖然強大的供應鏈和觸達能力確實是名創優品的強項,但其在原創IP的挑選和運營上仍缺乏經驗,這也讓名創優品的盲盒始終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略帶尷尬的境地。
潮玩的盡頭是出海嗎?
名創優品也好,泡泡瑪特也罷,盲盒品牌如今面臨著相似的困境——行業內卷。
有盲盒行業從業者告訴價值星球,名創優品盲盒的高頻消費者大概占比三至四成,而大部分消費者還是低頻或首次消費。這里的“高頻”消費者,指的是在名創優品消費盲盒5次及以上的人群。
這也說明,大部分盲盒消費仍是受獵奇需求推動,而這對盲盒品牌本身在創新迭代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薇薇告訴價值星球,現在的盲盒產品,已經開始了“卷性價比、卷材質、卷配件”等各個維度的競爭。
相似的盲盒,品牌為了突出自家產品的性價比,不僅會增加人物周邊配飾、衣物等配件,還會增加盲盒體積。
“例如,過去一個盲盒長寬大約十幾至二十厘米,現在的盲盒就做的更大,從視覺上讓消費者覺得同樣的價錢買到的東西更值。有些品牌也會推出盲盒系列,原本30至50元/個的盲盒,系列組合售價為100至200元,變相增加了產品的性價比。另一方面,Z世代作為盲盒的主要消費群體也非常注重產品的手感和材質,所以也會倒逼盲盒商家使用更貴、更好的材料。”薇薇說。
這樣的行業背景下,盲盒品牌都會遇到繞不開的難題:增長和盈利到底怎么選?
創新、降價、用好的材質和多送配件等方式,可能實現銷量增長,卻難以保證盈利。薇薇分析道:“一般情況盲盒品牌會有自己的毛利率標準。在這個標準上,有一些相對成熟的系列是為了堅守盈利底線,有些推陳出新的系列則主打增量,各有分工。但總體來說,至少不會只賺吆喝不賺買賣。”
即使如此,面對消費降級和增長瓶頸,不同盲盒品牌仍需要交出自己的增收答卷。
名創優品英國盲盒店。圖源:名創優品官方網站
而出海,成為了一個選項。不止名創優品,泡泡瑪特也在東南亞、英國等地開拓海外店鋪。除此以外,泡泡瑪特今年還嘗試開出了首個線下游樂場。
不論是出海,嘗試游樂場等新模式或是推動更多IP簽約,背后核心的意義都是增加盲盒持續的創新以及IP 運營能力。
盲盒這門生意,仿佛是海面上冰山的一角,表面的潮玩只是一環,藏在海面之下的IP經營之道,才是決定盲盒是否能走得長遠的核心。
*封面、頭圖來源名創優品官方網站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