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SKP去年銷售265億,中國“店王”背后有哪些秘密?
來源/聯商網
撰文/蔡建楨
北京SKP再次蟬聯中國“店王”的寶座。
1月4日,據時尚媒體時尚商業Daily報道,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SKP銷售額達265億元,較2022年的239億元增長10.8%;西安SKP銷售額達到80億元,略低于上一年的95億元;新開業的成都SKP實現銷售額55億元,三家SKP銷售額總計400億元。
截至發稿,雖然該數據并未獲得北京SKP方面回復確認,但基本上也吻合高端商場持續“向上走”的趨勢,此前,據《聯商網》統計的商場全年業績發現,重奢商業依然堅挺,其核心還是穩定的高凈值客群。這批高端消費人群仍保持著強勁的購買力,購買需求也在不斷被釋放。
1
很長一段時間里,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有錢的時候,建議你去北京SKP逛逛。”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足以可見其在業界的地位。
“SKP”是新光天地Shin Kong Place的英文縮寫。北京SKP(原名新光天地)由臺灣新光三越(臺灣新光集團和日本三越百貨MITSUKOSHI合資)與BHG北京華聯集團兩強合資打造,各自股權比例為50:50,于2007年開業,不過隨后雙方便傳出矛盾糾紛。
2011年,雙方協商一致,華聯收購部分新光股權,成為合資公司的大股東,管理權也轉移到華聯手中。據悉,當時華聯為了控股權,給了新光一大筆錢退出,還同意臺方把新光天地的品牌帶走,只是授權再使用一段時間。當年,新光天地取得65億銷售額,超越杭州大廈成為中國大陸百貨業單店龍頭,至今十余年間,北京SKP穩坐全國銷冠“寶座”。
從2015年5月1日起,新光天地正式全面改名為“北京SKP”,而后,在華聯的主導下,北京SKP一路高歌猛進,成為百貨商場佼佼者。
根據英國建筑師事務所Sybarite與GlobalData共同發布的調研報告,在2019年北京SKP坪效位列全球眾多高端百貨中的第二位,僅次于擁有170年歷史的英國哈羅德百貨。到了2020年,北京SKP以177億元的銷售額,超越了英國哈羅德百貨,問鼎全球“店王”。
北京SKP
據悉,2021年北京SKP銷售額近240億元,同比增長35%;2022年北京SKP銷售額有所下滑,為239億元;2023年銷售額達265億元,同比增長超10%。不過,增速與2021年相比,已經減緩,符合疫情之后高端族群消費跨域轉移特點。
2
北京SKP的成功并非機緣巧合,更多的是其運營團隊對于整個項目的規劃和布局。
在疫情期間,據內部人士透露,繼續保持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海外消費回流減少的同時、國內高端消費繼續擴大,另一方面與集團高層專營業務、不斷創新,加強奢侈品牌經營力分不開。
在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潘玉明看來,不要只羨慕265億,更要看到其背后的四種能力:
明智化的決策。在行政化政績和專業化業績之間,SKP的決策者做出了明智的抉擇。擺正了業務主題和行政化協同的戰略關系,既強化了企業的業績,又很好地維護強化了社會行政關系。
在SKP的早期成長路上,曾經有北京賽特、金源燕莎、翠微大廈、當代商城等一批中高級百貨店陪伴,今天回頭觀望,賽特已經大幅調改,重新捧起飯碗;當代商城1月6日正式閉店改造,期待重生;金源燕莎和翠微大廈還在仰臥起坐和躺平之間猶豫不決。如果要比出高低,SKP決策者高就高在明智地拿捏了政商資源關系。
國際化的視野。國際化合作和采購,是包括北京在內本土商業企業的軟肋,他們更熟悉人情世故的江湖規則,講究大哥幫規、親疏圈層分享,當SKP與日本伊勢丹合作,在國際化平臺尋求采購招商資源并取得大幅進步的時候,其它同城的同業者已經完成內卷自裁、斷絕了合作機會渠道,連競爭的機會也斷送了。
專業化的運營。專業化運營是完成前兩個任務以后才可能實現的目標,近些年來,SKP拓展開店、引入的輕奢品是和國際化同步的,其過程管理需要非常穩定和持續跟進,特別是契約化和預期管控,如果像某些同業者那樣口是心非、滿嘴跑火車,可能也會一同被市場拋棄,事實證明,空洞的說教不能變成業績。
規范化的服務。策劃和維護規范化服務,是一個長期改進的過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商業服務達到比較規范的水平以后,2013年以后又出現逐漸滑坡下降局面。在2018年以后,北京市又策劃推出提升服務質量三年行動,并做出提升規范和評價標準,作為該規范的主筆者,眼看著這項工作策劃、編輯、推動又消沉歸零,但是,SKP卻一直在堅持精細化接待服務,穩定在很高的服務規范質量,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標桿。
所以,與其羨慕265億元,不如學習SKP的四化專業能力,用人性眼光,學習、轉化,體會其本質力量,即:決策者的明智、擔當。
3
作為目前中國最頂級的高端百貨商場,SKP的野心并不止于此。近年來,SKP開始大規模衍生、孵化。
2018年5月11日,SKP中國第二店西安SKP開業,進一步提升了西安商業的國際化水準。上文提到,2023年西安SKP業績達到80億元,成為西北銷售王小寨賽格的強勁對手。2022年12月,成都SKP開業,作為全國首個下沉式高端時尚百貨,一度引發業界的熱議和關注。
成都SKP
此外,武漢SKP、杭州SKP、昆明SKP也在籌備開業或建設中,除了上述項目,北京華聯還有在合肥、廣州等地有建設SKP的計劃,根據此前業內市場消息,SKP的目標是在全國完成10家店的布局。
從長遠來看,高端商業的前景一片光明。以南京德基、杭州大廈、港匯恒隆、廣州太古匯、鄭州丹尼斯大衛城等重奢商業為例,在銷售額接近或突破百億以后,依舊保持了正向穩定增長,這說明以奢侈品為目標的高端消費市場,是中國商業經濟中非常有韌性的族群,背后的支撐力量是具有穩定壟斷能力的經濟階層,其依托的機制力量不改變,成長擴大的態勢就一直存在。
安永博智隆戰略咨詢總監慕文在采訪中表示,得益于奢侈品市場整體向上,未來幾年,持有奢侈品比例較高的商業體可能會迎來下一波春天。另外,二三線市場會有越來越多新興的高凈值和富裕群體產生,現有運營較好的商業體可以嘗試去吸引頂奢,承載潛在的奢侈化消費。
聯商網顧問厲玲也看好高端商業,她曾指出,“當下中國的M型消費將愈發明顯。M型消費的兩端,奢侈品消費和中低端消費繼續拉高,中產消費繼續下降。不管經濟形勢如何變,對于富人們而言,這批人的消費幾乎沒有影響,而且會繼續升高。”
潘玉明認為,由于非市場化機制和階層的特性固化,未來很長時間,國際化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主力始終在中國大陸,只要抓住資源、用心經營,就有機會擠進一流經營行列。
這給了北京SKP們更多的想象空間,加油。
今日互動:
你怎么看北京SKP的成功?
歡迎留言評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